151 肅清輿論

作者:給您添蘑菇啦 字數:2118

莫長愉不可思議地看著呂健:“婦女擁抱會?誰會蠢到做這種節目。”

“好氣啊。”呂健暗暗捶桌子。

莫長愉對這個話題毫無感覺,緊接著說道:“我有必要說明一下,最高的廣告代言,一年期,已經開到300萬瞭。”

“衛生巾麼?”

“衛生巾隻有180萬,300萬是剛來聯系的,一個日系汽車品牌,找夏歌。”

“???”呂健驚道,“這才幾個小時?夏歌身價提的這麼快?”

“要相信那些中介公司的專業性,他們一定認為夏歌要不瞭多久就能到千萬身價。”

“300萬……同級別的都有誰?”

莫長愉聲音忽然轉柔:“小健,我才幹一個月,不可能什麼都懂的。”

呂健身子一軟:“不要突然叫我小健。”

“好的小健。”莫長愉又說道,“看著點惜君,別讓她跟夏歌走得太近。”

“嗯?她在暗戀他?”

“沒有,隻是提前預防。”莫長愉搖頭道,“夏歌那種男人,沾不得。”

“他很好啊,你是不是太嚴格瞭。”

莫長愉看著呂健抿嘴搖頭:“比如你,可以說是桃花命,雖然事業尚可,會有女人簇擁,但是你性格讓人討厭,而且相貌平平,這種程度就可以勉強接受。但是夏歌,他簡直就是桃花災,天知道多少女人惦記著他。”

“……你說話的時候,能不能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呂健惶恐地揉瞭揉自己的臉,委屈的想哭,“我也是個人啊。”

莫長愉難以理解地看著他:“天啊,我明明在誇你,你沒聽出來麼?”

“有一個字是在誇我麼?”

“笨。”莫長愉這便拂袖離去。

呂健無辜地看著自己的雙手:“有麼?有在誇我?”

想著想著,一股寒意蕩上瞭脊梁。

這會兒方糖終於來瞭,見呂健滿臉懷疑人生的樣子,小心問道:“被拒絕瞭麼?”

“什麼?”

“你這個表情,是表白被拒的表情啊。”方糖沖門外努瞭努嘴,“大傢都傳你好那口。”

“說清楚!”呂健拍案大怒,“誰他媽這麼黑我?亂七八糟的看多瞭吧。”

方糖吐瞭下舌頭,不再多言。

“你幫我肅清一下輿論。”呂健一本正經的說道,“我是一個性向非常大眾的男人,喜歡18歲以上的少女,少——女——,少女!”

“哦。”方糖漫不經心的點頭。

“給我認真點,這是工作!”

“哦!”方糖嚴肅認真的點頭。

“呼……”呂健這才伸手到,“名單。”

“哈?”

“你在做瞭吧?”

“啊……”方糖愣瞭一下,這才從文件夾裡拿出一張表單遞給呂健,“本來想等你下令,再假裝臨時去做的。”

呂健接過名單掃瞭一圈,名單並沒有標題,但誰都知道這是什麼。

很大一批人,將無法通過試用期。

寬松自由的工作環境,固然是呂健的追求,但毫無疑問,會有相當多數的人隻會享受寬松和自由,忘記工作,惰性將擊垮他們的責任感。

呂健此前的放任化管理,違背所有MBA課程,但這同時,也可以最快的篩選出混子,比任何人事考察制度都要高效。

方糖的名單比莫長愉縮水瞭很多,隻有12個人,這12個人也無一例外在莫長愉的名單內,單看這一點,他們就已經糟透瞭。

呂健看過之後,也把名單塞進抽屜裡,雙臂撐在桌上,不知不覺露出漩渦眼神:“怎麼猜到的?”

方糖滿臉欽佩:“還是健哥厲害,都猜到我猜到瞭。健哥是怎麼猜到的?”

“可笑,用問題回答問題是對付外行的。”呂健身體微微前傾,“怎麼猜到的?”

呂健在向莫長愉囑托名單工作的時候特意吩咐過——不要告訴任何人。他相信莫長愉的人格和品質,可如果她透露出去,或者暗地裡拉幫結派,這就需要重新審視一些事瞭。

威壓突至,方糖避無可避,僵瞭片刻後隻好說道:“風氣散漫不是一天兩天瞭,很多人一天到晚都在玩手機,推諉工作,我把大傢的表現反應給過你,你卻一句話也沒說,這實在不符合你的作風。隻有兩種可能,你要麼在放任公司完蛋,要麼在搞一些套路。”

方糖說到這裡,微微抬頭,小心地看著呂健。

“繼續。”

“此外,你也不怎麼去辦公區巡視,也不要求我們去巡視,去督促,之前說的KPI也遲遲未定,反而拖拖拉拉,坐視不管,有些人的工位臟亂差,你路過都隻是皺眉,沒有出手。”方糖不覺間道出瞭最重要的褃節兒,“健哥你可是處女座,這實在太反常瞭。”

呂健不得不點頭:“這個分析……很有說服力。”

“那就隻有一種可能瞭,你在誘導員工身上的惰性,要淘汰掉那些隨波逐流的人,隻為找出真正敬業的員工。”方糖見呂健十分信服,這才不好意思地撓瞭撓頭,“我本來打算你吩咐後,再假裝去出名單,顯示出自己很全面的瞭解公司,很有工作效率的……結果被識破啦。”

呂健頗為疑慮地望向方糖:“你才剛畢業,怎麼能摸到這一步?”

“我每年假期都有在大公司實習,國際銀行、咨詢公司、電視臺、網站,都做過,見過一些。”

呂健疑慮更深:“既然這樣,為什麼不選更賺錢的行業?金融IT房地產。”

方糖為難道:“這個……隻是個人判斷,很愚淺,健哥真的要聽麼?”

呂健擺手道:“當然,我自己都想不通的事,需要你來解答。”

方糖長舒瞭一口氣:“以職場為奮鬥環境,收獲期是35到55歲,對於我來說,也就是十年後,房地產再過兩年可能就不行瞭,金融要麼需要極端聰明的頭腦,要麼需要極端強大的手腕,我不具備。至於IT,淘汰率太高,我不確信我能幸運到挺過中年危機。”

“那又為什麼選這裡呢?”

“我相信文化需求會越來越旺盛,行業會一天比一天更好,而且這個行業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格外密切,積累的人脈和輩分都是保值資源。”.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