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麗倩憋住笑,這個小劉教授還真的很特別,面對這位老藝人,一點沒有身為高官的覺悟。//百度搜索:番茄.//【葉*】【*】居然和一個六七十歲的老爺玩起瞭心眼,這讓女市長大開眼界。
想想前兩天,這位面對肅州市和湯山縣的幹部,可是異常的直接,直接的讓領導幹部掛不住臉,甚至讓農雲埔書記落荒而逃!
可是偏偏的,面對這位老藝人,劉教授似乎變成瞭小孩心性,居然和老爺在鬥心機。甘麗倩微笑著看向這幾位,看看兩個海歸族、一位淮陽大學的高材生,是怎麼樣忽的。
黃路皺緊眉頭:“大伯,物以稀為貴那是說的真正的藝術品,像你這種年畫、鐘馗畫、農民畫,其實在楊柳青都是用木版印刷,批量生產的。這東西說白瞭就是一次性消耗品,沒有太高的藝術價值,更多的是那種民俗味。”
老爺登時急瞭,吹胡瞪眼的罵道“胡說!這要是誰都會瞭,我我還拿什麼賺錢!”
小老頭心急之下似乎忘記瞭,面前這幾位都是父母官,劉楓不以為意,繼續笑道:“老爺,你這手藝說值錢也值錢,值錢就值錢在是純手工的,是文化傳承的。
但是想要在本鄉本土售賣高價,這個可能性不大,您想,誰會花幾百塊錢買一張年畫貼墻上?別忘瞭,您面對的市場是哪裡?
是劉傢樓鄉的新春大集,充其量也就是拿到縣裡去賣,面對的顧客都是什麼人?這些人誰會有錢,花高價買您這一幅畫?”
蘭苑海在一邊幫腔:“老爺,其實隻要買您一張畫,回頭就可以請人仿版,隨後就可以批量印制瞭。這也是現在最有效的辦法,我們來找您,沒別的意思,就是尊重民間老藝人。
想要讓您牽頭,組織起來一幫人,進行工廠化生產。(·~)到時候,您就可以充任技術指導,不用太辛苦,就可以賺取廠裡最高的薪水!”
甘麗倩也忍不住幫腔:“老人傢,這是可以讓老鄉們一起收益的大好事,而且,到時候您收上幾位徒弟,也可以把您的手藝傳承下去不是嗎?
難道您就不怕,百年以後,您的手藝失傳?那樣的話,您怎麼對得起那些前輩大師?怎麼對得起把手藝傳授給你的人?”
老藝人終於動心瞭,最打動老爺的,不是高薪,恰恰是甘麗倩的一番話。像老藝人的手藝,現在已經很難找到傳承者,那些年輕人對這種手藝不屑一顧。
試想一下,誰會學那種不值一文的手藝?現在的人都是現實的,更是急功近利的。像這種每年隻能在年關將近的時候,才能賺取一點年貨錢的手藝,很難對年輕人有吸引力。
老藝人一直在犯愁,愁自己的手藝就要絕後瞭,此刻聽瞭女市長的說法,登時來瞭精神:“啊?這這是真的?那那怎麼樣才能工廠化生產?”
黃路信誓旦旦的承諾:“當然是真的!我們公司現在最需要這些商品打入大中城市的市場,我們願意為您聯系市裡的廠傢,給您的畫制版。當然,這個工廠一開始規模可能有點小,也就是十幾個人的樣。”
老藝人有點暈,十幾個人還小?眼下整個湯山縣的老藝人,也不過那麼十幾位,民間工藝品後繼乏人,這是華夏很普遍的一種現象。越是貧困地區,就越是忽視這些傳承瞭幾千年的東西。
很多人會認為,這些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糟粕,尤其是經歷過紅色年代的洗禮,很多人甚至對這些東西有一種恐懼癥。當年砸四舊的時候,砸掉的可不僅僅是東西,很多老藝人也成為砸的對象!
那是一個民俗藝術最黑暗的年代,諸多的民俗藝術傳承,被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最讓人痛心的是,這些幾千年的東西,是在短短的幾年間被丟棄的。
如今想要撿起這些民俗瑰寶,還真的需要一點功夫。老藝人仿佛看到瞭自己的手藝興旺發達的那一天,眼中含著淚水,嘴唇有點顫抖的問:“那那十幾人一天可以畫幾幅畫?”
蘭苑海笑瞭:“老爺,一天不是幾幅畫,而是幾百幅畫上千幅畫,到時候您隻要嚴把質量關,讓每一幅畫都成為精品,您就擎等著收錢吧!”
“那麼多?”老爺驚得張大瞭嘴巴,這一刻老爺終於有點擔心,“那那賣給誰呀?”
這個也是甘麗倩等人最關心的一件事,如果劉傢樓鄉生產的這些民俗產品,不能及時轉化成商品,銷售回籠資金,那麼對於當地老百姓來說,無疑是災難性的結果。
這種擔心絕對不是杞人憂天,很多企業,都是因為產品沒有銷路,才一步步從輝煌走向滅亡。這樣的例,全世界處處都有,肅州市本地有幾傢企業,就是面臨這種困境。
這也是農雲埔一幫人擔心所在,隻不過這在劉楓看來,絕對不是可以逃避責任的理由。任何一次創業,都是有風險的,沒有輕而易舉的成功,遇到難題解決它,超越它,才是一個地方官應該帶領老百姓所做的。
黃路認真的回答:“老爺,這些畫會向全國推廣,向那些大中城市銷售,那裡才是最具有潛力的市場!”
在這些民俗產品生產中,最難形成批量的大概要算藥物佈鞋制的制作,那種佈鞋底的制作是最難的,這東西需要專門的設備。
為瞭這個,陳宇民、陳峰和幾位手藝人特意趕赴肅州市,甘麗倩市長特意為他們介紹瞭肅州市機械制造廠。別看如今機械制造廠面臨揭不開鍋的窘境,但是國有企業的底還在。
那些老牌大學生工程師,想要解決這種工藝上的難題,不比喝一頓酒難多少。民間藝術品供銷公司,一下定制瞭二十幾臺縫制鞋底的機器,在最短時間內運回劉傢樓鄉。
有瞭這個寶貝,可是解決的最關鍵的問題,原本一個婦人每天隻能做一雙佈鞋,一下可以生產十五雙佈鞋!這一下,村裡的農婦們高興瞭,十五雙佈鞋是什麼樣的概念?
一雙佈鞋廠給付兩元錢手工,也就是說,一個婦人坐在傢裡,經管著娃和老人,伺候那些傢禽牲畜之外,每天還可以賺到二十多元,遠比在外鄉打工的男人還賺錢。
12月8日,劉楓一行來到劉傢樓鄉不到一個月,民間藝術品供銷公司正式掛牌成立。不但肅州市市長甘麗倩出席這個掛牌儀式,就連省委組織部部長蘭廣芬也千裡迢迢趕來出席。
硬著頭皮前來的縣委縣政府一班人,沒想到居然會和省委常委組織部長一起出席這個儀式,真的是意外的驚喜。對於這些人來說,得以見到省委組織部長,那是比任何事都重要的。
在省委組織部長面前混個臉熟,那可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在以後的提拔任命中,最起碼自己就和那些沒有出席的人,不是在一個起跑線上。
隨後,遠在肅州市的農雲埔得知瞭這個消息,可惜他身在市裡,臨時趕過來已經來不及。這讓農書記懊惱不已,多麼好的一次機會,可以和省委組織部部長親密接觸,這樣的機會絕對不多!
慶祝公司開業的慶典酒席,是在鄉裡的小食堂舉辦的,菜式很豐盛。蒞臨招待宴的,不僅有各級幹部,還有第一批參與生產的民間藝術品藝人,這些普普通通的民間藝人,還是第一次和這些高官一起用餐。
蘭廣芬看著豐盛的菜品,臉色有點不好看,劉楓笑著解釋:“這頓飯不是公款消費,是蘭鄉長為瞭慶祝今天收獲第一批工藝品,私人掏腰包,安排的這頓飯,蘭部長盡管隨便吃好瞭。”
蘭廣芬這才露出笑臉:“哈,蘭苑海這麼大方,這頓飯可要好好享受瞭,不知道蘭鄉長供應的酒是什麼?”
蘭苑海還是很怕這位姑姑的,蘭傢的女人,打小就強勢,甚至比蘭廣勝還要強勢。如果不是先天上的弱勢,蘭廣芬的仕途絕對要比兩位兄長走的更順。
在蘭傢,不光是蘭苑海怕姑姑,就連一向我行我素的蘭苑軍對這位姑姑,都敬而遠之。幸好蘭廣芬對伊麗莎白足夠好,又有劉楓擔保,這讓他才放心來這裡。
說實話,他很少見到姑姑的笑臉,今兒算是借劉某人的光:“今天是以民俗為主題,酒以這裡民間釀制的糯米酒為主,也有地方名酒口窖。”
今天的賓客和劉楓的接風宴不同,有很多的村上幹部,這些人一旦沒有瞭對官員的忌諱,那是勸酒成風。劉楓第一次見識到淮北人的熱情好酒,甚至比關東人還要講究。
這裡畢竟是華夏古文明傳承瞭數千年的地方,作為華夏文化傳承中重要一員的酒文化,也在這裡得以發揚光大。尤其是酒桌上的講究,讓劉楓這個燕京黨校的教授,都應接不暇。
第一道菜才上桌,“酒司令”開始敬酒,龔海等人趕緊制止。開玩笑,這裡可不是鄉間的婚宴酒席,如果一個不好,惹惱瞭大佬,可不是他們可以承受的。
沒想到蘭廣芬笑著開口瞭:“今天就是喜慶的日,大傢都不要拘束,不過喝酒可是要適可而止,千萬不要喝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