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著幾個人走出門,王省長的心情更惡劣瞭,居然沒有人反對自己的提議,這讓王省長感覺好像全力一拳打在棉花上,空落落的不受力,把自己閃瞭一下,好難過,
這不是王省長想要的結果,他恨不得此時劉某人就在面前,讓他劈頭蓋臉一通訓斥,也難消心頭抑鬱,現在是眼球經濟,更是眼球政績,沒有一定的曝光率,即便是省長大人,也難以出人頭地,
華夏有多少個省,省部級高官又有多少,王省長是有追求的人,尤其是這一次執掌一省資源,更是讓王清省長自信心爆棚,
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研究局幾年局長生涯,幾乎消磨瞭王省長當年的書生意氣,他知道,這是在膠東省執政期間,政績太過慘淡造成的結果,
偏偏就在他把仕途當作是熬資歷混日子的時候,天上掉下一個大餡餅,堂堂的桂江省省長落到他的頭上,他知道,這是傢族和眾多世傢利益交換的結果,也是他今生最後的機會,
隻是手下這個劉某人,似乎很不給王省長面子,每每做出驚艷之舉,唯一的後果,就是吸引無數的眼球,讓王省長被所有人忽視,這個絕對不能忍受,
三天後,王清省長帶領著省政府大隊人馬,前往方城市,看著前呼後擁的車隊,聽著前面呼嘯的警笛,王省長這才有瞭一種封疆大吏的感覺,
這種感覺久違瞭,隻有當年執政膠東省一市的時候,才有過相似的經歷,隻不過那中感覺太低級,面對的都是縣處級領導的恭維逢迎,沒有絲毫的成就感,
還好,方城市的一班人傾巢出動,早早的等在距離市區八十公裡的市界處,那路邊長長的一溜小轎車,蔚為壯觀,這才是掌控一方的享受,之前到珠江市給王省長一種偷偷摸摸的味道,十分的不爽,
王省長下車,對方城市的王通書記和海啟安市長批評道:“如此大張旗鼓的,很不好嘛,要堅決杜絕這種形而上的東西,馬上讓那幾輛警車關燈,這不是擾民嗎,成何體統。//.歡迎來到番茄閱讀//”
方城市的王通書記和海啟安市長唯唯諾諾,兩個人都是官場老油條,之前王省長在珠江市享受的待遇,兩個人早就探聽明明白白,王省長把劉某人晾在市政界,更是已經傳遍瞭桂江省的官場,
如果這樣都不能讓兩個人警醒,他們也不可能混到這個級別,王通書記一邊虛心的聽取王省長的殷殷教導,一邊殷勤的給王省長介紹身邊的幹部,王省長親切的和大傢握手,甚至還饒有興致的和大傢在路邊合影留念,
僅僅是這些小動作,已經很說明問題,在珠江市王省長可是沒有這麼的親民,跟隨采訪的媒體記者,被趙大秘面授機宜,有些會報道,諸如那段反對“形而上”,還有一些,沒有瞭,
在方城市,王省長逗留瞭三天,每天都要批評書記市長,搞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每天都享受前呼後擁的行走在方城市的大街小巷,王省長還是很親民的,他甚至和菜農到地裡摘菜,幫著菜農澆水灌溉,
實際上摘的菜不足三斤,但是摘菜的動作,已經永遠定格在膠片上,澆水不過是幫著推上水泵的電閘,同樣,這個動作王省長面含微笑,足足站在電閘跟前五分鐘,
那隻沉穩的大手,一直做著合閘的動作,僅僅是這樣,就謀殺瞭無數的膠卷菲林,在場的菜農有點看不下去瞭,萬一省長大人倒黴,遇上自傢的電閘跑電,可是壞菜瞭,
這種可能性註定不存在,王省長出現的地方,都是精心策劃過的,更是被警方和地方幹部一次次的梳理,所有王省長的行為,都有一個詳盡的腳本,王清省長隻是按照這個腳本在表演,
沒錯,就是在表演,就是在作秀,作秀如此的**裸,讓人嘆為觀止,短短的三天時間時間調研,居然被拍成專題片,還是上中下三級,的確是有夠三級的,
旁邊無數的官員一臉崇敬的看著王省長的所作所為,每一個人都被王省長的作秀感動瞭,原來可以這樣做官的,原來可以這樣作秀的,原來可以這樣······
王省長在菜農的小園子裡有感而發,鄭重批評瞭某些同志:“······某些同志把國傢重點工程當成瞭什麼,自傢菜園子裡面的黃瓜嗎,想摘就摘,沒有一點組織紀律性,沒有大局觀,隻盯著自己的小圈子,
這樣的幹部,靠著國傢豐富的資源堆積出來的政績,算得瞭什麼,桂江省是一個整體,發展經濟不能靠一個城市的崛起,而是要統籌兼顧,絕對不能在某一地重新吹起一個大大的肥皂泡······”
在方城市碼頭,更是心有感觸:“一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是需要時間,需要過程的,華夏沒有幾個僑州市,不要總是妄想著一蹴而就,搞建設,發展地方經濟要循序漸進,
像方城市這樣的城市,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有著足以提供發展速度的人口和基礎,這樣的城市,將會是未來幾年,桂江省省委省政府扶持的重點。(請使用本站的訪問我們.)”
在方城市市委黨校,王清省長做瞭長篇發言,足足兩個小時的發言,歸結起來很簡單:“培養黨員幹部,要按部就班,不要拔苗助長,那樣做是不科學的,
執政一方的領導幹部,需要經歷各種各樣的經歷來鍛煉自己,需要各種各樣的知識來豐富自己,沒有人是生而知之,地方經濟建設不是靠小聰明可以達到的,必須要腳踏實地······”
這些講話被登載在桂江省黨報上,更是出現在省市各級電視臺中,幾乎所有瞭解一點政治常識的人,都看出來,省長大人對珠江市不滿瞭,而且是相當的不滿,
通常省裡面的高層很少會這樣提出尖銳的批評,如今似乎珠江市犯瞭十惡不赦之罪,這已經是比點名批評更**裸,王通書記和海啟安市長都暗自慶幸,幸好兩個人足夠“形而上”,
接下來王省長對方城市的恩典,更是讓兩個人大喜過望:“方城市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在桂江省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力,絕對不是嘩眾取寵的新興城市可以相提並論的,
未來的桂江省,要花大力氣打造方城市這個優質的港口城市,會有足夠的資源傾斜和政策扶持,對於桂江省來說,腳踏實地搞建設的幹部,才是有利於國傢,有利於人民,有利於······”
樹大招風固然弊端多多,可也不是沒有好處,珠江市再一次因為劉某人的存在,成為熱點,很多公司都想來珠江市發展,不是為瞭結識劉某人,而是想在未來的珠江市發展藍圖中,占據一席之地,
一個可以和國際金融大鱷叫板的存在,他起到的號召力無疑是巨大的,這裡將會擁有怎樣的未來,當初的僑州市崛起,一共動用的資源有多少,
固然那是國傢的投入,可是當時國傢一共有多少資本,此刻,最為迫切的,無疑是那些華商,此時大傢才意識到,自己踟躇之間,錯過瞭也許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
周、魏、常三傢來自泰國華商同時出現在珠江市,這三傢華商並沒有帶來項目,是來珠江市尋找機會的,實際上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基礎不是很超前,充其量也就是一些產業底層的項目,
這些項目,是發達國傢的企業,為瞭躲避本國的高額稅收和昂貴的生產力,遷移到這裡的,本身都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這個並不是珠江市和劉某人看重的東西,
劉楓熱情的接待三傢代表,和對方開誠佈公的洽談:“我建議各位就在三墩島建造一座泰國東南亞風情園,這是一個一本萬利的投資項目。”
周傢傢主周洋遲疑道:“劉市長,三墩島距離市中心足有二十餘公裡,這樣的距離,發展旅遊業,豈不是······”
周洋沒有繼續說下去,劉楓指著墻面上的珠江市地圖笑道:“三位請看,三墩島和珠江老城隔海相望,未來發展海上旅遊有著獨特的優勢,
三墩島還是珠江海灣的另外一極,未來的珠江市旅遊業,註定會沿海開發,現在的市區已經發展到這裡,這裡距離三墩島不足八公裡,再往前一點,將會建成亞熱帶風情園,成為影視基地,
如果三墩島的東南亞風情園發展起來,就會在珠江海灣形成一條黃金旅遊帶,而三墩島則是這個旅遊帶上不可或缺的一個節點。”
九月十六日晚,徐霆和幾個人一身便裝,出現在劉楓的辦公室:“大哥,來這裡怎麼不打個電話。”
許霆嘿嘿一笑:“見到活人豈不是更好。”
劉楓一怔,看向幾位一起出現的便裝軍人:“大哥,你們這是回來多久瞭。”
許霆搖搖頭:“我們兄弟不談這個,走好容易來一趟你這裡,一定要好好打打牙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