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麗chūn顯然沒有秋韻那麼天真,以為一個條件就會打動所有人,那不科學,多年的工作經驗讓杭麗chūn明白,想要解決此類事件,首先就要充分瞭解對方的需求。
縱然不是每一個人的需求,也要瞭解每一類人的需求,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心理上的角sè置換,是最有效理解對方訴求,提出針對xìng解決方案的途徑。
此時杭市長心裡已經有瞭腹案,她微微一笑,好整以暇的繼續說:“很遺憾組建施工隊也沒有獲得各位的贊同,那麼我們就隻好按照規定辦事。
首先,鑒於是各位違約,市裡面作為合同違約受害方,將會按照當初的協議懲罰條款,向法院起訴,追究違約者的法律責任,同時,各位不對該項工程承擔一點責任,也就沒有必要享有權利。”
聽到追究違約者的法律責任,村民又出現一些sāo動,對於這些老百姓來說,抱團抗法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但是今天這位女幹部似乎和昨天的那位完全不同,居然說什麼追究違約者的法律責任。
以往的zhèngfǔ官員遇到這種群體xìng事件,都會以安撫為主,很少會有人提到什麼追究法律責任,這些村民也沒在乎過,不知道為什麼,今天這個女人,帶給村民很大的壓力,似乎對方太平靜瞭。
“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杭麗chūn一字一頓的說,“珠江市所有的重點項目都將拒絕貴村的務工人員,包括各種運營車輛,另外,以後一些市裡面制定的一些福利xìng措施,貴村也將沒有資格享有。”
杭麗chūn的話音一落,登時引起一片抗議聲:“我們不答應,憑什麼要拒絕我們務工人員,打工賺錢是我們的權利,市裡面沒資格取締我們打工權,更沒有資格禁止我們的車輛正常運營。”
“不錯,就是這話,我們上省裡面告他去,就不信這天下還沒有一個說理的地方瞭。”
······杭麗chūn不動聲sè,秋韻可是有點緊張,小女人下意識的向杭市長身邊靠瞭靠,看著面前村民一個個紅頭漲臉的,兇神惡煞一般,真的是嚇壞瞭小女人,從前真的沒有經歷過這些,太可怕瞭。
秋韻有點懷疑,這難道就是劉市長所說的有著豐富的經驗,難得的好老師,這樣的情形,和女區長想象中的大不一樣,原以為杭市長一來,就會動用什麼高招,登時降服現場的村民,沒想到居然是這樣的,似乎是在激化矛盾。
良久,村民們似乎喊得累瞭,或者見官員們一直保持沉默有點意外,一個個停止瞭叫喊,他們很納悶,這兩個女官如此的篤定,莫非有什麼嚴苛的後手不成。
杭麗chūn歪著頭,掃視一眼現場的老百姓:“想必各位父老鄉親都經歷過蓋房請幫工吧,如果有些人沒有幫忙,甚至妨礙你們蓋房,吃飯的時候卻來蹭飯,你們會答應嗎。”
“那誰敢吶,誰敢擋著老子不讓蓋房,砸碎他的狗頭。”
在鄉下,蓋房可是很多人一輩子的大事,可以和結婚生子相提並論的,很多村裡的矛盾,都是由土地糾紛引起的,其中絕大部分涉及到宅基地。
實際上通常也沒多大的事,很多也就是墻裡墻外的事情,甚至很多糾紛不過是滴水簷過界,把雨水淌進自傢院子裡,這些在村民眼中,那就是天大的事瞭。
杭麗chūn是從基層一點點幹起來的幹部,對這個自然是熟稔的很:“一樣的道理,市裡面不會砸碎誰的頭,但是想要妨礙重點項目進行,還妄想在項目中賺錢,天底下哪有這等好事,如果哪裡有,你們和我說說,我也去占個便宜。”
這一下村民沒話可說瞭,這個女幹部沒有講什麼大道理,偏偏的每一句話都說到他們的心坎上,這種大實話,都是村民切身利益相關的,這些身邊的小事才是村民認可的東西。
至於說什麼國傢利益集體利益,那些距離老百姓太遠,誰也不會聽得進去,更不會當回事,村民中間開始響起一陣嗡嗡聲,秋韻的呼吸有點急促,似乎有門。
遇上群體xìng事件,就怕當事人同仇敵愾一致對外,那樣抱團的團體,誰遇上瞭誰頭疼,不是每一個幹部都有劉楓那樣的虎勁,珠江市很多官員對劉楓當初處理的群體xìng事件,都頗有些不以為然。
一個前程遠大的市長,居然會采取那樣激烈的方式解決群眾鬧事,縱然是其中有緣由,也不值得去冒險,很多人都認為,為瞭節省一點拆遷補償和對方發生沖突,萬一導致自己下課怎麼辦。
劉市長太虎瞭。
沒有官員願意,為瞭給國傢節省一筆補償金,就拿自己的前程做賭註,這個不符合他們自身利益訴求,在很多官員看來,官員官員,首先要保住頭上的官帽子,才是官場中一員,否則就啥也不是。
有瞭官帽子,他們才可以事先自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理念,才會有服務大眾的機會,因此,保全自己,一向是官場第一要務,這一點是唯一必要優先條件。
秋韻明白,隻要村民開始理xìng分析事情的利弊,盤算鬧事對自己有什麼樣的好處或者損失,這就是一個好兆頭,事情明擺著,鬧下去,首先是適齡學生的免試入學沒瞭,這個可是關系到孩子終身的大事情,絕對輕忽不得。
相比之下,一點點的補償似乎不那麼重要瞭,何況現在大傢發現,市裡面給的補償款也不少瞭,再者,那些傢裡有人在工地上賺錢的傢庭有點遭不住瞭,重點工程項目部給付的薪水很足,一個壯勞力在裡面打工,賺取的比地裡一年的收成還要多。
如果失去這筆收入,那些傢庭的生活水平,登時就會降下一大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個是人之常情,現在看來,地裡多要的那點補償,顯然無法彌補打工的損失,何況人傢不給增加補償,甚至還要追究責任。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秋韻有點沉不住氣瞭,杭麗chūn居然悠閑的蹲下身子,和一個小傢夥聊天,不過現場緊張的氣氛總算是消失瞭,秋韻松瞭一口氣,隻是解決問題到底要到什麼時候。
女區長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有人說話瞭:“請問,那個什麼初高中畢業生免試入學的事情,什麼時候可以兌現,如果能現在就簽署協議,我我傢願意遵守之前的拆遷補償協議。”
杭麗chūn抬起頭鄭重的回答:“我身後這位,就是珠江市職業教育學校招生辦主任,如果你傢的學生手續齊全,馬上就可以填寫招生簡章,國慶節以後,簽約的學生就可以到職業教育學校就學瞭。”
很多人以為,免試入學最快也要明年,因此才會現在才問,怕的是zhèngfǔ畫瞭一個大大的餡餅,一年過後卻不兌現,那才叫願望呢。
這種事zhèngfǔ不是沒幹過,當初說隻生一個娃,未來zhèngfǔ給養老,這話聽瞭三十年,到現在也沒見到zhèngfǔ養老的希望,反倒是各種稅費越來越多,讓很多老人賺取棺材本都成瞭一種奢望。
沒想到這位女幹部會現場兌現承諾,這個絕對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幾個人異口同聲的問:“真的。”
人群裡有人不願意瞭,是一位老爺子:“老趙傢的,你不能這樣子,大傢說好瞭的,一起討要補償款,你這私下裡變卦,算是怎麼一回事。”
隻是身為母親,如果說別的事情她都會讓步,甚至委屈求全,但是涉及到兒子那位婦人毫不示弱:“我傢孩子畢業幾年瞭,一直沒個好營生,我和他爸都愁著呢。
要是上瞭職校,就等於邁進瞭工廠的大門,這個機會我傢萬萬不會放棄,市裡邊給的占地補償不少瞭,我傢知足瞭,誰願意繼續鬧我傢不擋著,可是誰也別想擋著我傢孩子的前程。”
又有一個聲音說:“可也是呢,多要那萬八千的又如何,孩子要是進瞭工廠,一年的薪水就萬多塊,那可是一輩子的大事,絕對不能耽擱,趙三兒他媽,我支持你,孩子才是傢裡的希望。”
趙三兒他媽有瞭同盟軍,心下更篤定:“小三兒,快點回去叫你哥哥來,別忘瞭帶畢業證和戶口本。”
剛剛說話那聲音也喊道:“三兒呀,麻煩你給我傢捎個話,我傢丫頭也去報名。”
·····轉眼間,二十幾戶村民站在瞭珠江市職業教育學校招生辦主任面前,規規矩矩的排隊,等待孩子填寫招生簡章,如果說這些村民還有什麼事可以讓他們如此的守規矩,無疑就是孩子的事情瞭。
群體xìng事件最難的就是尋找一個突破口,隻要這一群當中有瞭第一批接受條件的,剩下就好辦得多,秋韻臉上佈滿喜sè,還別說,杭市長的辦法真有門。
女區長的心中充滿瞭期待,第一扇門打開,就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人走出來,這是一個好兆頭,果然,那些剩餘的村民躊躇著,終於有一個村民試探的問:“那個那個市長同志,組建施工隊的事情,誰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