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少呀,你這次急匆匆讓我趕回來,是不是又有什麼大動作?”解決完陳雅欣的事情,朱建軍滿臉輕松,不過又有些按捺不住心頭的疑惑,急切問道。
按照慣例,都是冷冰寒有瞭大動作,許多細節問題在電話裡面說不清楚,這才讓他飛回昌府詳細交代。而朱建軍每次也都樂此不疲,他想看看冷冰寒還會再創造出怎樣的神話,其次,自己也有公司5%的股份,每次收獲之後,自己的資產也在不斷增加中,雖然比不瞭冷冰寒,但就算放在全世界也是相當可觀的瞭,想必沒有人會和錢過不去。
冷冰寒的身傢超過瞭四十億,而朱建軍自己,也隨之水漲船高,有瞭兩個多億美元的資產,折合成人民幣也將近十個億瞭,僅僅四年時間,自己就從不名一文的窮小子,到瞭資產近十億的大亨,這近乎天方夜譚的事情,也隻有跟著寒少才能變成現實。
“大動作當然有,”冷冰寒不緊不慢問道:“目前公司可以調動的資金有多少?”
朱建軍聞言心頭一喜,這絕對是大動作呀,原來不管做什麼,冷冰寒可從來沒有這樣問過。他默想瞭一下,很快說道:“現在美國期貨市場上的三十多個億已經套現,其他地方最多再能抽調出幾個億,湊夠四十個億應該沒問題。要想再多,就必須要拋售現在持有的三大公司公司的股票瞭。”
憑借著冷冰寒的先知先覺,飛遠公司不僅投資瞭思科公司和戴爾公司,還於1988年3月微軟股票在NASDAQ市場首次公開上市時,冷冰寒就指示朱建軍全力購買微軟的股票。這些股票今後十年裡要翻好幾十倍,要賣,也應該是十年以後瞭,到時候,這10%的股份能給飛遠公司帶來超過200億美元的收獲。而千禧年以後的微軟,官司纏身,輝煌不在瞭。
這三傢公司的股份是冷冰寒心頭的寶,怎能現在就進行拋售呢?
“那些股票可都是聚寶盆,大金礦,以後的收益,將以百倍計,現在決計不能動。”冷冰寒斷然否決瞭朱建軍的提議,毅然道:“有四十個億也足夠瞭,你回去準備一下,下個月帶人去R本。”
“去R本?太好瞭,我早就想去小R本幹一場瞭。”朱建軍一聽,頓時來瞭興趣,連忙道:“這狗日的小R本,當年在我們國傢幹瞭那麼多滔天大罪,老子也要去為國爭光。”
他們這個年齡的人,基本上都是看地雷戰、地道戰長大的,對R本的仇恨,那是到瞭骨子裡。其實別說是朱建軍瞭,就連冷冰寒,前世也是一個十足的憤青,對於小R本,除瞭舉世聞名的AV之外,就沒有任何好感,這次有個千載難逢的良機,又怎能錯過呢?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R本對外投資快速增長。1985年9月M國、R本、聯邦D國、F國、Y國5個發達國傢的財長及央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決定5國政府聯合幹預外匯市場,使M元對主要貨幣有序地下跌,以增加M國產品的出口競爭能力,解決M國巨額的貿易赤字,史稱“廣場協議”。從此,在M國的壓力下,日元一路升值,在幾個月內由當初的250日元兌1美元驟增至120日元兌1美元。
當時,整個R本島都沉迷在空前的繁榮和瘋狂之中。人們甚至堅信股價隻漲不落、地價隻升不降的大和神話永不破裂。1990年1月3日,《R本經濟新聞》在對20位著名企業傢進行股市預測時,大傢一致樂觀地認為1990年的股價將繼續上沖至42000-48000點。
但是事與願違,1990年4月2日,日經平均指數暴跌至28002.07點,比1989年末的最高值下降瞭28.05%,1990年10月1日,又降至20221.86點,股市總市值消失瞭270萬億日元以上。股票的下跌也引起國內債券市場的恐慌,拋售股票、債券的資金迅速流向海外,R本金融市場出現瞭股票、債券與日元三重貶值的混亂之中。1990年秋季,房地產開始暴跌。
從廣場協議前的1美元兌250日元到1995年的1美元兌80日元,日元長達10年的升值之路給R本制造業以近乎毀滅性的打擊。用M國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巴古斯登的話來說,M國就是要通過逼日元不斷升值“讓R本用自己的鍋烹煮自己”。
R本政府為抵抗泡沫崩潰帶來的經濟災難,刺激經濟增長,實施瞭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擴張的財政政策。如1992年8月投入110000億日元的財政資金以刺激經濟增長,1993年4月投入瞭130000億日元,1994年投入瞭150000億日元。財政投入逐年增加,使政府債務急劇增長。但每次的努力都以失敗告終。
R本的經濟沫泡能膨脹到這一步,與當時R本人的狂妄心態是直接相關的。因為在股市和房市投機炒作的基礎都是信心。沒有超一流的信心怎麼會有超一流的泡沫?從二戰之後,R本一直在M國的管理之下,M國是R本的保護人,所以R本在一切事務上都要聽從M國的安排,M國人說什麼,R本人隻能說“是”。現在R本已成為M國最大的債主瞭,所以R本人有理由對M國人說“不”。整個R本都深深的沉浸在一片可以對M國說“不”的快感之中。
40億美元對整個R本經濟來說是九牛一毛,換句話說,這點錢在東京也隻夠買6萬多平米的地,但要想佈個局,在R本經濟泡沫破滅時趁火打劫,撈上一筆,則是足夠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