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傢園,報國寺,琉璃廠。你不會是想去琉璃廠吧?”唐易笑問。
“就像你說的,如今的琉璃廠,沒有地攤,沒有露天市場,成瞭一條文化商業街,全是店鋪,你不是不願意逛這樣的地方麼?”林娉婷說道:“我想起在英國的時候,看到一個英國人寫的博客,寫瞭他在燕京淘寶的經歷。”
“嚯!聽你這意思,肯定是比較偏的地方瞭!”
林娉婷得意地笑瞭笑,“嗯,在盧溝橋西邊的一個村子裡。”
唐易想瞭想,“我好想有印象啊,叫盧溝橋古玩舊貨市場,聽說人氣還不錯。”
“那明天就去吧,正好到盧溝橋玩玩,雖然遠點兒,但是好在有一個白天的時間。”林娉婷笑道。
“好。出來這麼久,單獨在一起的時間還不多呢,隻是晚上在一起。”唐易嘿嘿道。
看著唐易那壞樣兒,林娉婷放開瞭唐易的手,“今晚早睡覺啊·;·;·;·;·;·;”
還沒說完,嘴巴就被堵上瞭。
第二天,兩人倒是起得很早,吃瞭早餐便出發瞭。因為打算晃晃悠悠地玩兒一天,而且那地方是個景區,車又多又方便,所以兩人便沒有包車,打瞭一輛車就去瞭,回來的時候再找車也不難。請用小寫字母輸入網址:.觀看最新最快章節
盧溝橋的古玩市場,比起出名的那些個大市場來說,的確算是小兒科,不過,這種小市場也有他的好處,大市場裡不常見的東西,小市場裡說不定就出現瞭,再就是,撿漏的幾率小市場說不定要比大市場大。這正符合唐易喜歡撿漏的習慣。
想的是挺好,結果他倆到瞭之後才知道,原先在盧溝橋西側村子裡的市場,居然搬進瞭盧溝橋景區裡,而且時間不短瞭,這裡面的紀念品越來越多,現在基本都是遊客能買點兒東西,有些老玩傢很少來瞭。
“就當是純粹來玩的吧!”既來之,則安之,唐易倒是很快釋然瞭。
林娉婷點點頭,“這裡的空氣比市中心清新多瞭。”
因為七七事變,盧溝橋這個名字印在瞭很多國人的心裡。這是華北最長的一座古代石橋,其實已經建成八百多年瞭,盧溝曉月在金代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當年馬可·;波羅的遊記裡,就十分推崇盧溝橋,尤其是橋欄柱上的石獅子。
“盧溝橋上的獅子數不清。”走在盧溝橋上,唐易撫摸著一頭石獅子說道:“我小時候常常想,數數有什麼難的,不就是一座橋上刻的石獅子麼?怎麼連大人也數不清?後來才知道,原來這些石獅子形態各異,大獅子身上還有小獅子,小的隻有幾厘米,藏頭露尾的也很多,確實不好數啊!”
林娉婷指著一個石獅子,“你看這個,隻露出瞭一張嘴!”
關於盧溝橋上的石獅子,根據記載說是有600多個,不少人試圖數清,但是到瞭最後還沒數完就已經眼花繚亂。1962年,有關部門專門進行瞭編號清點,據說當時的結果是大小石獅子485個。差點兒就定論瞭,結果,1979年進行復查,又發現瞭17個,誰知道還會不會再發現?確實是很難定論瞭。
盧溝橋背後是宛平城,從橋上走進城裡,整個景區不大,逛完也才用瞭不到兩個小時,看看還不到午飯的時間,兩人還是決定去古玩市場逛逛。
果然,基本都是紀念品和一些一眼就能看透的東西,唐易實在是沒有興趣,所以走得也比較快。
走著走著,林娉婷倒是發現瞭一個賣舊書的攤子,便停看瞭一會兒,這總比一些毫無特點的東西強。
唐易也跟著停瞭來,大體看瞭看,竟意外發現瞭一本用塑料袋封裝的《毛選》,這的確是一本老書,1948年東北書店出版的,是六卷合訂成一冊。這一版書,當時隻印瞭兩萬冊。
“我能打開看看麼?”唐易問攤主道。
攤主是個五十多歲的男子,收拾得倒也幹凈,帶著一副黑框眼鏡。你別說,看看市場裡,還就他的書卷氣最濃,真是適合賣書。
“看吧,手沒出汗就行。”攤主憨厚地笑笑。
唐易打開看瞭,這本書是比較厚的,暗紅色的書皮,硬精裝。不過這本書品相不算上品,前面的封皮暗紅色的表皮有兩三小塊脫落,後面的封皮倒是沒有脫皮,但是上面有一道很重的折痕。
從頭到尾匆匆翻查瞭一遍,剛要合上,唐易突然發現,後面的封皮特別厚,仔細一看,原來是從裡面貼上瞭一張紙殼,紙殼上還寫瞭幾個字:保護圖書,防止破裂。
唐易啞然失笑,這貼上紙殼肯定是為瞭保護圖書,這還用寫上麼?
不過,這幾個字偏偏寫得很好,毛筆行楷,很有幾分風骨,唐易忍不住多盯著看瞭看。
就在凝視的時候,突然,紙殼面,出現瞭青色的光影。這光影是長方形的,不過似乎還有層次,好像是一張紙疊瞭幾。
這裡面藏瞭東西?
藏在《毛選》裡·;·;·;·;·;·;·;看來藏的時候,很可能是比較特殊的那十年,為瞭防止裡面的東西被“破四舊”而藏的。放在這裡面,誰還敢破?隻是不知為何沒有拿出來,反而隨舊書一起被賣瞭。
所幸這個版本的《毛選》並不便宜,所以才會被保護的這麼好。不然要是普通的舊書,被送去廢品收購站,最後打瞭紙漿也有可能。
“老板,這本書怎麼賣啊?”唐易合上書問道。
“什麼書?”林娉婷立即湊上前來,看到是1948版本的《毛選》,心想這東西一般都是明價兒,想撿漏是不太可能瞭,不過書是好書,留在傢裡研讀也是不錯的。
“這個版本不好找瞭,好品的,怎麼也得一萬以上,這樣吧,這本品相一般,最低五千!”攤主說道。
從市場行情上來看,這個價兒還算公道,唐易也沒繞彎子,“還能便宜點兒麼?”
“我做生意實在,這書我是三千收來的,放在傢裡兩年瞭,上個月才拿出來賣,少瞭五千真不行。”攤主指瞭指書:“這書就是封皮稍微差點兒,你看裡面的紙,看看印刷的字,都特別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