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主一聽,立即傻瞭眼,連忙找瞭一個強光手電過來,準備再看看。
“不用手電。”唐易將葵口洗的一條魚對著窗戶,迎著陽光,指著對攤主說道:“這件葵口洗原先不是素器,而是脫彩瞭,你看這條魚,是可能是唯一剩下的原彩,你再看其他的魚,是後掛彩。”
各行各業都有高手。有時候高手的一兩句指點,勝過你琢磨十天半個月。
仔仔細細對比瞭半天,攤主終於一屁股坐到瞭凳子上,頹然道,“這可是三十萬收來的,難不成要打瞭水漂?”
唐易安慰道:“怎麼是打瞭水漂呢?萬歷官窯,就算是脫彩嚴重,也能值個十萬二十萬的。”
此時,攤主卻突然眼前一亮,“對啊,既然我都看不出來;;;;;;”
唐易一聽,就知道攤主這是突然想到,既然自己打眼瞭,肯定還會有人看不出來,這物件完全可以不按脫彩瓷器處理,而是可以繼續當萬歷五彩完整器賣出去,賣好瞭不僅不賠,還有的賺!
想到這裡,唐易無奈地搖瞭搖頭。東西是人傢的,他說什麼,人傢未必會聽。這件東西,又不知道最後是哪個冤大頭來買單瞭。
“唉,本想到讓您看個好玩意,結果這是讓您來給掌眼來瞭。那就算瞭吧!”攤主顯然不想在怎麼處理這件葵口洗方面多說,立即轉移瞭話題,這是準備送客瞭。
“客氣瞭。箱子裡另一件青花纏枝紋出戟花觚,也是明代的款兒吧,正德的?”這時,唐易很是時機地問道。
花觚,說白瞭就是花瓶。外形和尊類似,其實就是從尊演化而來的。為什麼叫觚不叫瓶?也正是因為這個,不管是尊還是觚,都是從仿青銅器開始的,所以這名字也是從青銅器上來的。
“出戟”可以象形地理解一下,就是這花觚的觚身上,出來兩塊,像是方天畫戟的兩邊一樣,不過一般都是很簡單的一塊瓷條狀突出,肯定不會有方天畫戟的兩邊那麼復雜。
出戟花觚看起來是很漂亮的,有的是兩側各出來一塊,有的是周圍出來四塊,這麼一來,就使得瓷器顯得很有質感,更有青銅器的古意,裝飾效果很好。
這皮箱裡的另一件,就是一件正德青花纏枝紋出戟花觚。高30多厘米,口徑十幾厘米,足徑小,十厘米左右。長頸,圓腹。花觚嘛,口大脖子長,放花枝方便哪,肚子也得圓,蓄水方便哪。
這件花觚,頸部、腹部、足部的兩側,都出戟瞭。頸部腹部,畫的是纏枝牡丹,足部分兩層紋飾,上面是如意雲紋,下面是蕉葉紋。整個造型和畫片,那真叫一個漂亮!
“您可真是行傢,大行傢!這件,我也是打瞭眼瞭!”攤主看著這件出戟花觚,叫苦不迭地說道。唐易的眼力他算是徹徹底底服瞭,所以他幹脆實話實話瞭。
“您看這麼一個花觚,多漂亮!正德的款兒,釉色光亮,青花亮麗,保存得真是完整,跟特麼新的一樣!這是我從一個老農手裡收來的,他說是傢裡挖井挖出來的,結果一點兒都沒磕碰。且不說他是不是講故事吧,這東西我一上手,就覺得是真的!”
“要不是我一時太興奮,那老農也不會咬著兩千塊錢的價兒不松口。但是,要真是正德官窯,兩千算什麼啊!我當時那心裡啊,跟抹瞭蜜似的。結果呢!拎到這市場上,不管是送到店裡,還是擺在攤上,大大小小的專傢起碼也有十幾個人看過來,都一水兒地說是高仿!還有人說,看著新就新吧,上面一點兒痕跡和包漿都沒有,怎麼也蒙不出去!”
“最後,我幹脆放傢裡瞭,別拿出去添堵瞭。慢慢地,我也覺得是打眼瞭,哪有這麼好的運氣,兩千塊錢撿到一件明正德的官窯器呢!”說到最後,攤主竟然嘆瞭一口氣,點上火,抽起瞭悶煙。
抽瞭兩口,才想起沒遞給唐易和文佳,連忙又抽出兩根。
“不會。”文佳伸手擋瞭一下,而後小心拿起這件出戟花觚看瞭起來。
唐易在這個空當自己掏出一根煙點上瞭,“你不是也在圈子裡混瞭十幾年瞭嘛,有句話叫‘真賽假’,看著新,不一定是假的!”
“我當然知道瞭。但是這花觚釉面乍一看挺對,但仔細一看,就跟玉一樣,還真是一點兒痕跡和包漿都沒有,這個我真是沒底瞭。當時我就是看收來便宜,也沒太仔細看。”攤主說道。
“兩千塊錢,就算買個這麼漂亮的工藝品也值瞭!”唐易吐瞭一口煙霧,笑嘻嘻地看著攤主。
攤主一聽,這是要買?忙不迭地說道:“您要是買,我兩千轉給您,一分錢不賺。我這風裡來雨裡去的,做小本生意不容易,不像您一看就是做大生意的人!”
“呵呵,你一開始還拿我當棒槌呢。”唐易依然帶著笑臉,“要是真的,你不後悔?”
“真的?難道是真的?”攤主盯著唐易,眼珠子又轉瞭起來。
“哈哈哈哈!”唐易笑瞭起來,順手掐滅瞭隻抽瞭一半的煙,“我出三千,你賺一千,賣的話我拿走,不賣,你就等著,沒準兒有人當真的買。”
這一會兒功夫,攤主心裡早就轉悠瞭個七七八八。要是真的,你還會告訴我?真買傢隻會找毛病,哪會拍巴掌喝彩?更別說還喊著是真的瞭。
而且之前那麼多人看瞭,瓷都圈裡不少人都知道我這有一個高仿的出戟花觚瞭,我怎麼當真的賣?
“行,您仁義,這一千塊錢的利我收下瞭,我記您個人情,下次有好東西,第一個想著您。三千,您拿走吧!”攤主也把煙掐滅瞭。
“不帶反悔的啊!”唐易從手包裡點出三千塊,遞給瞭店主。
店主從傢裡找出一個錦盒,將出戟花觚裝上,又套進瞭一個結實的塑料袋裡,“出瞭這門,您就把東西賣幾百上千萬,我也隻在傢裡咽口水!我雖然做的是小生意,找後賬的事兒從來不幹!您看,我這東西寧可放床底下,也不去找那老農的麻煩不是?”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