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雪中問答

作者:九年塵 字數:2069

“我們是朋友啊。”唐易有點兒餓瞭,接連夾瞭幾口菜,沒太註意許一琳的表情。

許一琳臉上微微泛起幾分失望,將一片炒年糕送入口中,“朋友也分好多種,”

唐易突然停瞭筷子,仔細看瞭幾眼許一琳。這時候,他突然想起瞭林娉婷告訴過他說,許一琳喜歡他。

許一琳有些不好意思,慌亂道:“看什麼看。”

“我知道瞭,你是不是想突破普通朋友這層關系。”唐易嘿嘿笑道。

“啊。”許一琳也沒想到唐易居然突然來瞭這麼一句,猛地吃瞭一驚,心卻沒來由地跳瞭起來,連忙拿起瞭水杯,送到瞭嘴邊。

“你想拜我為師,學習古玩,”唐易又跟瞭一句。

“咳咳,”許一琳猛地被水嗆瞭一口,劇烈咳嗽起來,好在喝的水不多,喘瞭幾口氣,就平穩瞭下來。

“被我說中瞭吧。你老是采訪收藏界和文化界,但是不懂古玩啊,所以有瞭這個想法。你還真是個工作狂啊,”唐易表情得意。

許一琳哭笑不得,“你還真是有創意,”

唐易臉上得意,心裡卻暗叫一聲好險,幸虧娉婷給我說過,不然說錯什麼讓人誤會就不好瞭。順帶還給自己的機智默默點瞭個贊。

“對瞭,你不是想寫寫這次古玉展麼。我給你介紹一下。”唐易隨即引開瞭話題。

“好。”許一琳表情微露尷尬,但很快調整瞭過來。

吃完瞭飯,兩人各懷心事,各自回去瞭。

唐易最近千頭萬緒,其實本來沒多想這件事兒,但是這頓飯吃的他有些心猿意馬。他不是個聖人,美人青睞的誘惑也自是有些心旌搖曳。

不過,莫說腳踩兩隻船的事兒唐易幹不出來,他心裡隻有林娉婷一個人。就是他想幹,許一琳要的也肯定不是這樣。所以,這事兒,唐易能做的就是拒絕。

雖然這個拒絕很隱晦,但是許一琳如何能看不出來。

人的感情有時候很微妙,或許,今後的朋友之路也會因此有些尷尬,甚或是,接觸越來越少,漸漸疏遠。

唐易當然不想這樣。古玩圈裡,人心沉浮,爭名逐利,爾虞我詐的事太多。唐易身處圈中,在圈裡圈外難得有幾個意氣相投的好朋友,不管是男是女,都是值得珍惜的。

“走一步看一步吧,”唐易自言自語道,忽而又笑瞭,這句話他說過太多次瞭。這世上,又有多少事能謀後而定,不是走一步看一步呢。

唐易默默走回瞭省博。思緒,也因為這一件事,慢慢蔓延開來。

快要走到大門口的時候,他才覺得天色好像已經暗瞭很久。

寒風驟起,緊接著,細碎的雪花飄落下來。

雪越下越大,等到唐易站在省博大樓的門廊下,回首望時,已白茫茫覆瞭薄薄一層。

想起那個酷暑之日,唐易站在閣寶多的門前,空空的可樂瓶子撞擊玻璃門的聲音,鄒巴巴的紅塔山煙盒,被汗水濕透的衣衫,發紅欲淚的雙眼。小富之傢突然陷入困頓,老爸住進瞭醫院,他自己,還逃瞭論文答辯,前程未卜。

一個落拓的少年郎,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子,卻因為一塊神秘莫測的龜甲改變瞭命運。

看著漫天的雪花,唐易輕輕搖瞭搖頭。

“瑞雪兆豐年,”旁邊傳來一聲欣喜的感嘆。

唐易一扭頭,原來是老譚。

“老譚,你為瞭收藏,手裡幾乎沒有過餘錢,守著金山銀山,卻甘心受窮,那你收藏,到底是為瞭什麼。”唐易沉默瞭一會兒,掏出瞭煙盒,遞給老譚一支煙。

“省博不讓抽煙。”老譚笑瞭笑。

“噢,我倒忘瞭。”唐易收起瞭煙盒。

“這個世界上,有人為名,有人為利,有人為瞭理想,有人為瞭道義。而我,都不是,”老譚前趨幾步,伸手接瞭幾片雪花,“我為的東西,就和雪花在掌心消融的瞬間一樣。”

唐易楞住瞭,“老譚,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情調。”

“譚傢的人,幾乎沒有不喜歡玉器的。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雖然也有我兒子這麼敗德的。但是我的心裡,玉器所帶給我心靈的那種浸潤和喜悅,是什麼東西都不能比的。”老譚走回到唐易面前,“小夥子,就像你,雖然眼力過人,但是對古玩,還沒到癡迷的境地,不是麼。”

“那你覺得,我是為瞭什麼呢。”唐易認真地看著老譚。

“你。你站在我的面前,我卻看不透你。你有年輕人的朝氣與沖動,有時候卻又給人感覺深不可測,你不為名利所動,卻又想把控古玩圈。”

“把控。我隻不過是一個小老板,何談把控。”

“朱元璋當年還是個要飯的小和尚呢,我總覺得,你的身上,冥冥中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很奇怪,說是與生俱來的,但又好像是從天而降的。說是強加的,卻又好像是激發瞭你原有的血氣根底。”老譚花白的頭發在風中微微抖動。

唐易看瞭看老譚。看來,這譚傢的血脈不是白流的。誰能想到,一個在古玩街上擺攤,抖抖索索和人為瞭百八十塊討價還價的老頭子,居然能意味深長地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那我應該怎麼辦。”唐易接著問道。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你自己能掌控的,可能就是讀書瞭吧。你的學識我見識過瞭,讀的書已經夠瞭。”老譚露出瞭一個微笑。

這樣的話,在論及與古玩的機緣的時候,秦老也曾對唐易講過。

“那我什麼都不用做瞭。”

“以無法為有法。當年,唐掌門也曾迷茫過。”老譚的身體突然變得筆直,朗聲說道。

“什麼。,”唐易猛地抓住瞭老譚的胳膊,“你也知道唐掌門。”

“豈止是知道,我的古玉鑒賞水平,若沒有唐掌門的指點,又如何能到今日的地步。”老譚看著唐易,“我總覺得,你和他很像。”

“你不是從小就從燕京跟著令堂來到山州瞭麼。如何見到的唐掌門。”唐易急道。

...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