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拜托抓點兒緊。”一名搬運工人有些不耐煩。
唐易給兩名搬運工人一人上瞭一根煙,“五分鐘,五分鐘就夠。”
說完,唐易幹脆爬上瞭小貨車的車鬥看瞭起來。文佳心想,好嘛,這都是什麼運氣,刮陣風也能看到寶貝。
唐易直接在樟木箱子裡扒拉起來,兩本大開本字帖,果然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出版的,一本魏碑,一本柳公權,都是八開,確實不小。為瞭避免懷疑,唐易並沒有著急打開,而是先看瞭看下面的舊書。
下面的舊書主要是書畫方面的,字帖,畫冊,還有幾本文集,不過基本都是近幾十年的出版的東西,除瞭兩本八開的字帖,開本都比較小,唐易大體翻瞭翻,也沒看到什麼夾帶。
那幾件小傢具唐易瞟一眼就知道底子,根本就不用看瞭。
翻開這兩本字帖,唐易不由更加驚喜。因為每一本裡面,都夾著一張扇面狀的畫片。
紙張很厚很韌,正面很白,反面微微發黃,似乎還有粘貼過的痕跡,但一看就不是粘在扇子上的,因為粘貼的痕跡不對。
這兩張畫片尺幅一般大小,唐易查看瞭一下,應該是明代的東西,年代也一致。
一張畫片上畫的是高山密林,碣石滄海,伴著一輪旭日東升,海波蕩漾,山間林木欣欣向榮。
而另一張畫片上,則幾乎是同樣的場景,不過變成瞭夕陽西下,黃昏浸染,一片暮靄之下,卻是波瀾壯闊。
見唐易盯著兩本字帖,強子在車鬥邊說道,“我說,你不會就看中瞭那一箱子書吧。我可不單賣啊。”
“那我連箱子也買下來,如何。”唐易將兩本夾有畫片的字帖抓在手裡,笑著說道。
“不行不行,那我還不夠麻煩的,一個樟木箱子加幾本舊書能值幾個錢。”強子看起來很倔,否則也不能要把拉來的東西再拉回去。
“那我買你這些東西,一共多少錢。”唐易想瞭想問道。
“本來,還有一對燈架,一共三萬要賣的,但是木石居的老板太不地道瞭。這樣,這些東西便宜你,兩萬拿走。”強子看瞭一眼兩個正在等待的搬運工人。
唐易心想,明明是你沒按人傢的要求來,還說人傢不地道。說不定就那一對燈架值錢呢。
看看眼前的這些東西,雖說都是紅木和硬木的,但這裡面講究多瞭去瞭,紅木和紅木不一樣,硬木也有很多種類,這一些小件,都很普通,打包一萬塊撐死瞭,要不人傢木石居的老板怎麼不要呢。
見唐易在猶豫,強子一揮手,“算瞭算瞭,我再讓兩千,一萬八,願意要就要,不要我走瞭。”說罷就沖兩個搬運工人點瞭點頭。
“慢著。”唐易伸手攔住瞭強子,“這樣吧,我可以一萬八買,但是那一對燈架能不能也賣給我。”
“嗐,你這人。能賣我不就運來瞭嗎。這些東西,都是我爺爺留下的,那一對燈架,爺爺奶奶結婚時用過,我奶奶死活不讓賣,我今天偷著運,結果被發現瞭,再想運出傢門口,那可就難瞭。”強子搖搖頭。
唐易卻笑道,“這樣吧,不能賣我不為難你,但是你讓我欣賞一下總沒問題吧。”
“那當然沒問題,我就說你是我的朋友,喜歡老東西,到傢裡看看燈架,隻要不運出去,我奶奶還是不會反對的。”強子很高興,“我答應你。那怎麼,現金還是轉帳。”
唐易掏出手機,“轉賬吧。你讓人把東西先搬下來。”
交易完畢,留瞭聯系方式,強子樂呵呵地走瞭。
一名搬運工人上前問唐易,“老板,要不要給您運回去。給你打個折。”
唐易笑瞭笑,“不用,你們走吧,謝瞭哥們。”搬運工人一見如此,也不再多問,開著小貨車走瞭。
那一堆小傢具就這麼堆在木石居一側的路邊,文佳看著攥著兩本大開本字帖的唐易,苦笑道,“這些傢具你就準備這麼扔瞭。”
唐易揚瞭揚手裡的兩本字帖,“既然好東西在這裡面,那這些小東西確實沒有留的必要瞭,不過扔瞭太浪費瞭。”
說完,唐易走進瞭木石居。
剛才唐易花瞭一萬八買這些東西,已經有耳聰目明的活計告訴瞭老板。結果,唐易進來,竟然要轉手賣這些東西。
“兄弟,你花一萬八買瞭,我連半數都出不瞭,你這要賣,我怎麼開價啊。”木石居的老板話說得婉轉,其實心裡早就嘀咕上瞭,你犯傻,我也跟著犯傻啊。
“老板你誤會瞭,其實我隻看中瞭兩本字帖,剩下的東西不好運,正好在你店門口,就地處理瞭。”唐易應道。
“這些東西我早看瞭,最多出三千,你看看吧。”老板也不含糊,直接往死裡殺。一邊說,一邊還看瞭看唐易手裡的兩本字帖,心想這種字帖,前面那條街上的舊書攤上按斤賣,這人是個呆子啊還是有錢任性啊。
“老板你挺狠啊。再加點兒。六千怎麼樣。”唐易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是其實很明白,這種生意就是這樣,但價兒還是要回的。
“加不瞭,一口價兒,這些東西其實我本來不想要的。”老板說完,做出瞭一副送客的架勢。
“好瞭,我這著急有事兒,你自己找人運走吧。”最終,唐易點瞭點頭。老板點出瞭三千現金,遞給瞭唐易。
老板指揮夥計忙裡忙外,唐易和文佳走出瞭潘傢園,走向瞭停車場。
“賺瞭三千,我請客啊。”唐易笑嘻嘻說道。
文佳道,“敢情你就當一萬八買瞭兩張畫片啊。行瞭,趕緊說說,這兩張畫片怎麼回事兒。”
“光是這兩張明代的高麗貢紙,也不止一萬八。”唐易直接說道。
“高麗貢紙。”文佳道,“古時候有名的紙我也知道一些,什麼澄心堂紙之類的,你說的這個,似乎是古代高麗國產的,難不成比咱們華夏的那些有名頭的宣紙還牛逼。”
“這個,各有特點。但是,古代華夏是沒有的,而且現在也找不到瞭。清乾隆時候有仿制,但是終不如原產。”唐易道,“當然瞭,如果隻是兩張白紙,我也沒必要費這麼大勁兒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