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聽瞭蔣英年這句話,老態的身子居然一下子繃直瞭,眼睛瞪大如銅鈴,擠得皺紋更深瞭,“什麼?!”
實際上,雖然他對“國之重寶”調查過,但是確實沒想到這“國之重寶”,居然就是和氏璧傳國玉璽!
別祖上有關,而且還有這一張便箋佐證。請大傢搜索!更新最快的甚至,他查而無果,也曾反復設想過,這到底是什麼?但是,能稱為國之重寶的東西,並不是一件兩件,甚至如果從廣義上來說,很多重器也都可以這麼稱呼。
和氏璧失傳千年,名頭又太大,結果竟導致他一點兒都不曾關聯起來。
還有,如果真的是和氏璧,他也想不到蔣英年居然會告訴他!
蔣英年估摸著白老是有可能不知道的,之所以會告訴他,原因是很復雜的。包括老相識的情分,包括白老曾有的地位,包括這東西經過白傢祖上之手,甚至還包括這線索太渺茫,找到的可能性很低。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想從白老這裡問出點兒什麼,上來表達誠意先告訴白老點兒什麼,既是一種策略,也是一種鋪墊。
白老著實震驚瞭很長一段時間。
蔣英年抽完瞭一支煙,他才開口。
“這個羅贊,我調查瞭很長時間,但是隻知道確實清末有這麼一個人,到倭國留學,後來參加清政府的進士考試被除名,此後再也沒有消息。”白老緩緩說道。
這些蔣英年都知道,而且他得到的資料內容,比白老說的要多。
“除瞭這張便箋,難道沒有留下其他線索?比如你們傢口口相傳的一些東西?”
白老勉強笑瞭笑,“我可是半點兒光也沒沾著我這個曾祖父的。聽說我祖父生活還可以,但是到瞭我父親這一代,傢道中落,他又抽上瞭鴉片,弄瞭個傢徒四壁,卻撒手死瞭,我十幾歲就到古玩鋪子當學徒。如果你不說是和氏璧,我都不知道。”
“他到倭國十幾年,細算將近二十年,隻寄回瞭這一張便箋?而且托付給羅贊這麼重要的東西,就隻留瞭一個名字?”
“那倒不是。雖然隻有這一次,但除瞭書信中的這張便箋,還有一些錢。加上原來的底子,所以我的祖父生活還可以。而且不是寄回來的,是托人捎回來的。當然瞭,不是羅贊,是另一個人。”
“而且,這個人不是我曾祖父去世當年就從倭國回來把錢和東西給我曾祖母,而是隔瞭幾年。至於為什麼隔瞭幾年,我就不知道瞭。”
蔣英年一聽,立即問道:“噢?托的什麼人?”
“因為當時我祖父年紀小,他給瞭我曾祖母錢和信件,還給瞭我祖父一些糖果。我祖父興沖沖問他叫什麼名字,他說瞭,我祖父就一直記得,老瞭還給我念叨過。”白老蔣英年,露出瞭一個很奇怪的表情,“這個人的名字叫王國維。”
“什麼?!”這下子輪到蔣英年吃驚瞭,“你說的這個王國維,可是大學者王國維?”
清末,王國維的確到倭國留學過,清亡後還曾到倭國僑居。不過,這麼一個大師級的人物,一下子勾連到這件事兒上,不能不令人吃驚。雖然單從他的行為來助人的好事。
白老笑瞭,這次笑得很自然,“這正是難以調查的地方,因為我隻知道一個名字。王是個大姓,‘國維’兩字又不怎麼生僻。而且,這隻是發音,可能是這倆字兒,還有可能是其他的,所以很可能重名。我也調查過,沒有任何線索證明王國維先生接觸過這件事。
頓瞭頓,白老又道:“我是很崇敬王國維先生的,尤其是成事致學的三大境界。這件事兒,我得感謝你,沒有人可以訴說,你都知道這麼多瞭,現在我總算有人可以說說瞭。”
的確,一般人瞭解王國維,正是那本《人間詞話》,這“三大境界”,也出自《人間詞話》。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第一種: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種: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詞中信手拈來,卻又是層層思索後的至深哲理。這種闡釋,似乎可以印證俗世間所有的輪回。
蔣英年皺瞭皺眉。不管這個“王國維”是誰,都很可能和羅贊相識。
不過,這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瞭,就算真是那個“王國維”,這種事兒如果他自己不提,誰也不可能知道,這麼多年過去,早就悄然隱沒。更可況,這個“王國維”另有其人的可能性最大。
“我能告訴你的都告訴瞭。”白老輕輕搖瞭搖頭,“突然感覺很累,我想休息瞭。”
蔣英年立即起身,“好,那我就此告辭瞭。”
白老也跟著起身,“我就不送瞭。不過有句話送給你。和氏璧千古之謎,哪能這麼容易搞清楚?就算我的曾祖父轉交羅贊這條線索,都未必是真的。人哪,隻要免不瞭一死,所有的東西都會變成身外之物,除非長生。你也別太勞神瞭。”
“謝謝老哥的關心。”蔣英年道,“你說的有道理,但正因為一死免不瞭,所以活著的時候不能得過且過啊!”
白老面無表情地轉身走瞭,“結案瞭告訴我一聲,我得再去安。”
蔣英年離開別墅,上瞭車。
“有什麼收獲麼?”曾士銀問道。
“有一個,王國維。”
“什麼?”曾士銀差點沒踩剎車,“王國維和這個羅贊有關系?”
“隻是個人名,不一定是名人。”蔣英年拿起電話,調出一個號碼撥瞭出去,電話很快接通瞭,“還沒睡?羅贊的事兒查得挺快,再查一個人,王國維,發音是這三個字,重點查查清末有沒有這麼一個人去倭國留學。”
蔣英年掛瞭電話,曾士銀也明白過來,“蔣主任,你們征集辦這情報部門夠牛的啊。”
“查現在的事兒肯定不如你們,但是查過去的事兒,主要靠核對史料資料,你們當然不行瞭。”蔣英年將頭靠在椅背上,“既然唐易也知道瞭這件事兒,明兒我和他聊聊,有什麼想法。”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