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這可比咱在縣城的房子好多瞭!”小五嘉孝他們也一臉稀奇,幾個小的忍不住想在別墅裡探險。
宋晴嵐笑著看著這些孩子們,“走吧,先上樓。”
她看向老頭老太太說:“爹,娘,你看你們想住哪兒,一樓還是三樓?”
“那肯定得是三樓啊!”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兒,“以前住平房,沒爬過樓梯,我這會兒一看見樓梯就想爬。”
大夥兒都笑瞭,被這老太太逗得不行。
別墅裡房間挺多的,而且還賊寬敞,大人們住在三樓,孩子們住二樓,一樓倒是空置下來,裡面傢具電器一應俱全,就隻差買些被褥就能入住瞭。
而當看見客廳那臺小彩電時,嘉孝他們眼珠兒都瞪圓瞭。
“小姑小姑!看,有電視!!”
這時候的電視都不大,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才十幾寸而已。
宋晴嵐以過來人的眼光來看,這電視真是太小瞭,但傢裡從前沒電視,這可把孩子們新奇個夠嗆,就連宋老頭宋老太都躍躍欲試,圍著那個小電視嘖嘖稱奇。
“媽媽,媽媽!”
小丫頭已經爬上瞭二樓,二樓總共十個房間,七個哥哥再加上一個小幼幼,總共也才八個人而已,“我可以住這裡不?可以不可以不?”
小丫頭也興奮瞭。
她挑瞭一個帶窗戶,隔壁還有個小書房的地方,她真是太喜歡這個居住環境瞭。
臥室裡有張一米二的床,還有寫字臺等等,簡直是她的夢中情房。
宋晴嵐立馬上瞭樓,“不想跟媽媽一起睡瞭?想要有自己的房間瞭?”
“啊?”小丫頭一呆,剛想說點什麼,就被媽媽抱瞭起來:“可以,媽媽相信我們幼幼一個人睡也沒問題,能照顧好自己。”
不知何時大舅他們也跟瞭上來,大舅媽有點猶豫:“晴嵐……幼幼才三歲,一個人住是不是太早瞭?”
臭小子們也就罷瞭,但就算是宋傢這些小子們,五歲以前也全是跟大人一起住的,像是小七嘉信,今年都六歲瞭,還跟他爹宋老三在一張床上咕嚕呢。
宋晴嵐笑著摸摸孩子的小腦瓜兒,“孩子想有自己的空間,這個得滿足,幼幼很乖,一個人睡也沒什麼問題。”
實則是自傢人知曉自傢事,她知道閨女和一般孩子不大一樣。
宋幼眠則是看瞭看媽媽,她喜歡這種松弛感,仿佛活得很自由,無論她想做什麼,都可以,不會被限制,不會被管教,被媽媽信任著。
小孩兒歪瞭歪頭,然後靠著媽媽的肩膀輕輕蹭瞭蹭,“媽媽真好。”
宋晴嵐又是一笑:“當然,我是你媽,不對你好對誰好?”
“嘿嘿。”
從縣城搬到荔城,但被褥什麼的沒有帶過來,所以大夥兒看完房子後,馬上又去瞭一趟商場,一番大采購,花錢像流水。
老兩口之前過慣瞭窮日子,哪怕如今有錢瞭,但尚未適應,瞧著大夥兒那花錢不眨眼的架勢,買瞭一車又一車東西,嚇得老兩口心驚肉跳。
不過,也沒說什麼,畢竟……
“這不是有錢瞭嗎。”
“晴嵐的存折我幫她留著呢,就算以後發生點啥,咱也不必為錢犯愁。”
“況且掙錢不就是為瞭花的!”
哪怕自個兒攥著一顆心,但瞧孩子們一個個樂哈哈的,老太太也想得挺開明。
除此之外,宋晴嵐還帶著宋三舅去瞭一趟汽車廠,從那邊買瞭幾輛小轎車。
這年頭流行開捷達和桑塔納,清一色的黑捷達,嶄新嶄新的擺在一起倒是挺漂亮的。
宋晴嵐說:“我和三哥會開車,大嫂之前跟我去香江時也學過開車,另外就是二哥和二嫂……”
她看瞭看坐在輪椅上的宋二舅。
宋二舅這腿傷其實已經恢復挺多瞭,其實要不是他之前經常神龍見首不見尾,小幼幼早就把他治好瞭,但哪怕延誤瞭治療進度,如今雙腿也已有瞭起色。
宋晴嵐說:“二哥,你明天讓鄭老幫你看看,等你好瞭之後,也能開車,我已經給你預備出來瞭。”
宋二舅恍惚瞭一下,看瞭看車庫裡的那些黑捷達:“以前開慣瞭運輸隊的裝卸車,看這些小轎車還有點不適應。”
宋晴嵐笑瞭笑,而二舅媽葛慶霞則是用力地握瞭一下宋二舅的手,“咱傢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嗯,我相信。”
宋二舅這麼說著。
雖說大夥兒都住在一起,但宋震華也沒想一直讓晴嵐養活他們,事實上,不管大房、二房,還是三房,都有自己的事業。
比如宋大舅在當兵,大舅媽最近正打算做點什麼買賣,不願意當個閑人,宋二舅以前在運輸隊幹過,如今打算弄個自己的運輸隊,類似物流公司這種,宋三舅去香江見過世面,也拿下過幾個源頭廠傢的代理經銷權,他這陣子沒少往荔城這邊跑,他倒是成瞭幾個舅舅中發展最快的。
新傢新環境,這感覺完全不一樣。
晚上宋幼眠穿著一條白色小睡裙鉆進自個兒的小被窩,可美得很,床頭留瞭一盞燈,宋晴嵐給小傢夥端來一杯牛奶,然後俯首輕輕親親孩子的雪白的額頭。
“想不想聽故事?不如媽媽給你講格林童話?”
“真噠?”
“嗯!”
於是宋晴嵐坐在床頭,小丫頭靠在她懷裡。
宋幼眠以前從沒聽過睡前故事,長大後倒是聽說過什麼賣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等……但那種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今聽著媽媽講,“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城堡……”
她感覺心裡暖呼呼的。
小手摟著媽媽的腰,就覺得自己幸福的不要不要的,好像上輩子那些缺憾,以另一種形式全部慢慢地補回來瞭。
直至孩子睡著後,宋晴嵐幫孩子蓋好瞭小被子,又輕輕親瞭她一下,憐惜地輕摸一下她的小腦瓜兒……
“幼幼隻需要做幼幼就好,別的還有媽媽在。”
她這麼說,但轉念一想……
刁傢,還有袁文紹,也該加快進程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