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戌時開車送幾人來到一個四合院,這地方是一傢私房菜館,就連當地的一些老北京都不太瞭解,不過住在附近的卻偶爾能看見一些大人物乘車過來。
私密性很好,並且還得提前預定,每天隻接一桌。
此刻四合院內,一個年輕人胡子拉碴,但長得挺俊,鼻梁上架著一副近視鏡,眼底佈滿瞭疲倦的紅血絲。
看起來雖然沒什麼精神,但此刻正激動地搓著手來回踱步:“老所長,您說晴嵐她到底什麼時候過來?這都快到點瞭!”
這人叫陸泓晏。
宋晴嵐以前在洪平縣郵寄論文,以及後來每次和紅科所聯系時,都是直接打陸泓晏辦公室的座機電話。
至於這紅科所的老所長,正是楊教授,楊國濤,也是宋晴嵐的授業恩師。
楊國濤捧著一杯熱茶吹瞭幾口熱氣,十分淡定地說:“再等等,不是還差半個多小時嗎,說來是咱來早瞭。”
陸泓晏不禁翻瞭個白眼:“您老倒是穩得住,可您要是穩得住,您別一直眼巴巴地盯著房門看啊,那門板子都快叫您盯出一個窟窿來瞭。”
“咳!”楊國濤不禁幹咳,瞪瞭陸泓晏一眼,“瞎說什麼大實話。”
兩人身份不一般,主要還是因為這紅科所全名叫做紅星科研基地,也叫紅科基地。
二人平時很少離開紅科所,每次出行時必定有士兵真槍實彈地隨行保護,好比此刻,門外便有兩名持槍士兵警惕站崗,這四合院暗處也埋伏瞭不少暗哨。
直至韓戌時開車抵達時,陸泓晏聽見瞭動靜,忍不住想出來看看情況,就連楊國濤都有些坐不住瞭。
可兩人剛出門,便有人立即跟上貼身保護。
陸泓晏說:“準是晴嵐來瞭!我聽見腳步聲瞭。”
楊國濤也眼眶一紅,“對,老徐那個大嗓門我離老遠都能聽得清清楚楚的……”
正欲往外迎,就聽徐校長不幹瞭:“誰大嗓門瞭?老子咋就大嗓門瞭?你這個老楊,盡是背著我說我壞話……”
這兩位老人傢也許久沒見瞭,一見面彼此說說笑笑,也是不禁眼眶一紅。
徐校長上前一步,一把抱住瞭楊國濤,重重地拍瞭拍楊國濤的後背:“這些年你是真不容易啊,咱倆這約酒約瞭好幾年,一直沒約上,今兒可得多喝點!”
楊國濤笑著點頭,然後殷切地看向前方,眼神裡夾雜著幾分渴盼。
“老師……”
宋晴嵐疾步上前,她很少會有這麼情緒外露的一面,那眼底好似染上瞭一抹紅。
對於她來講,楊國濤不但是她的授業恩師,更像是她的親爺爺一樣。
“好,好,來瞭就好!”
楊國濤笑瞭笑,重重拍拍宋晴嵐肩膀,和宋晴嵐抱瞭一下,不禁摘下瞭老花鏡蹭掉瞭眼邊淚,然後又看向瞭宋晴嵐身後:“這是??”
“那是嘉仁,我外甥,我大哥傢的,旁邊那個是我們幼幼。”
宋晴嵐沖著孩子笑瞭起來。
小孩兒不知怎的有點緊張,“爺爺好。”
“好,好好好,”楊國濤滿口全是好,連連點頭。
陸泓晏則一步上前:“小丫蛋,可算是見著你瞭,晴嵐可把你藏得夠嚴實的。”
宋幼眠眨瞭眨眼,好奇地看瞭看陸泓晏。
楊國濤則是說:“走走走,別在外面杵著瞭,先進去再說。”
……
房間是真挺寬敞的。
宋幼眠乖乖地跟嘉仁坐在一起,嘉仁看起來不卑不亢但謙和有度,全程負責帶妹妹,並沒有插嘴。
不過楊國濤幾人跟宋晴嵐閑聊時,隱晦地提起瞭一些事,這卻叫傢人不禁思忖瞭起來……
楊國濤說:“你當初回鄉時,我就跟你說過,所裡那個職務永遠為你保留。”
“況且……你人在所裡,也能安全點。”
嘉仁瞳孔一縮,但低下瞭頭,他知道小姑一向聰明,但其實小姑上學時,在校期間懷孕生子的可不少,甚至一些大學有夫妻宿舍,可以帶著孩子一起過去。
可當時小姑懷孕後卻立即休學。
原本傢裡覺得是因為小姑當時胎相不穩,懷孕太艱苦,況且還跟袁文紹結瞭婚,身為妻子和母親,考慮的東西也就不一樣瞭。
但如今聽著,怎麼好似另有隱情?
宋晴嵐思忖著,“老師,所裡的事情倒是不急,況且已經這麼久瞭……”
“久什麼久?當初……就是你提出來的,你要是想回去,沒人敢反對!!”
楊國濤臉色一沉擺出態度。
嘉仁無聲地輕嘆瞭一聲,然後低頭對小丫頭說:“幼幼,我們出去參觀一下好不好?”
“嗯!!”宋幼眠也知道,估計是因為自己跟仁哥在場,所以有些事媽媽和楊爺爺他們不能直接說。
“媽媽,楊爺爺、徐爺爺,陸叔叔,我跟哥哥出去堆雪人兒~~~”
幾人立即回過頭來。
令人意外的是徐校長也趕緊站瞭起來:“堆雪人是吧?成,我也一起!這大把歲數可好些年沒堆過雪人瞭。”
他笑呵呵地跟著一起往外走。
這趟他過來主要是為瞭跟老朋友聚一聚,至於紅科所那些事?得瞭吧得瞭吧,他一大把年紀還想再多活幾年呢。
嘉仁神色微凜,不動聲色地看瞭徐校長一眼,又有些擔憂地看瞭看宋晴嵐,到底是沒說什麼,抱著妹妹一起出去瞭……
而等人走後,徹底沒瞭估計,楊國濤壓低瞭聲音說:“你要是真想對國鋼那個高漢源動手,外頭沒人能護得住你。你那些事情別人查不出來,可高傢卻未必查不出來。”
“前陣子上頭發現高傢有境外關系,你懂這意味著什麼嗎?”
“當初你在華清的時候,咱們這些人好不容易才把你那些事情給瞞下,但國鋼這事太大瞭……”
“之前你撰寫的那篇論文已經呈上去瞭,名字也寫上去瞭,畢竟事關重大,你就算不來京城,我過陣子也得讓泓晏過去把你接過來……”
楊國濤十分擔心,他這個學生當年考上華清大學時,起初是理科全部滿分使人驚艷,不但是那一年林省的省狀元,更是個全國狀元,隻有文科被象征性地扣瞭一分而已,又才十六歲。
所以一入校就被視作重點人才。
楊國濤常年負責紅星科研基地那邊的事情,知道有一回聽徐校長提起華清有個好苗子,於是心血來潮去華清那邊辦瞭幾次演講,也是那時宋晴嵐聽過他的課。
事後二人湊在一起,楊國濤本是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自持長輩,身為師長,想考校考校,結果卻被折服瞭。
宋晴嵐當時提出的許多觀點以及理論至今一些已經兌現,還有一些卻還停留在臨床階段。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