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致勝法寶

作者:十八木聽風 字數:2249

隨著成品一根接著一根的掉落,一股玉米面特有的清香彌漫開來,被熱氣一烘,聞著還挺香。

“可以吃嗎?”貓蛋流口水瞭。

“讓你爸先嘗嘗。”姥姥疼兒子,但是更疼孫子,萬一有機油味呢?

四舅舅掰瞭一小塊扔嘴裡,嚼吧嚼吧,“挺香甜的,好像沒啥味兒。”

“到底有沒有味兒啊?”四舅母嘗瞭一塊,她是女人,嘴更靈一點,當即就點評說還帶點味兒。

“膨化機是燒柴油的,有可能是你聞著瞭,所以覺得有味兒。”元妮分析道。

大傢想一想,竟然覺得很有道理。

這個時候,已經接瞭一盆玉米拐棍瞭。

姥姥想瞭想,就指揮貓蛋和狗蛋,“拿上手電,給你小兵哥哥送幾根過去,問問他啥味兒?”

“給王大爺傢也拿幾根。”

之前一直在王大爺傢看電視,人傢沒嫌棄過陳傢人是從鄉下來的,一直好聲好氣招待著,還提供熱水。

除瞭這兩個人,四舅舅又說瞭幾個人,都是巷子裡關系好的人傢,反正玉米拐棍不值錢,就讓大傢評價一下口味,也算是打軟廣告瞭。

這下子不光是貓蛋狗蛋,連小雯小雨都出動瞭,幾個孩子一起跑,不大會兒功夫就把東西送完瞭。

“丁小兵說挺好吃的,他隻品出瞭甜味和玉米味兒,沒嘗出有機油。”

其他幾戶人傢帶回的反響也挺好。

“那就是咱們離得太近,被柴油味熏的,這東西應該是沒問題,可以大量做。”四舅舅很高興,又多瞭一條發財的路子。

“這個怎麼定價?”

“以前在供銷社有人賣,大概是三分錢,這地方啥都貴,咱就定個五分吧。”

元妮想瞭想,加上瞭一條,“兩毛錢五根。”

眾人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薄利多銷啊。

“這東西放在小人書店裡賣,怎麼算成本,怎麼給老四分成?”在商言商,姥爺也能說出專業術語瞭。

四舅舅急忙搖頭,“分啥成啊?就當我給爹的孝敬錢。”

四舅母笑著說道,“膨化機是當破爛收的,根本沒幾個錢,能做玉米棒棒,算是物盡其用,我們咋好意思要分成?”

小人書店裡賣餅幹,賣玉米拐棍都合適,孩子們喜歡。

自行車修理鋪隻能順帶賣車筐,修車軲轆,留下膨化機也沒用。

元妮拿個小本子寫寫畫畫,已經把成本和利潤算出來,“玉米拐棍制作很簡單,隻需要玉米面和糖,原材料消耗很小。

不過膨化機容易損壞,以後維修什麼的,還得靠四舅舅,我建議把利潤的10%給四舅舅。”

原材料和零售都交給姥姥姥爺,掙的錢都算是他們的。

姥爺搖頭,“妮兒,你給少算瞭一份,小人書店是你的,還得給你分成。”

最終商定的結果是,元妮和四舅舅各拿10%的利潤,其他的都歸姥姥姥爺,畢竟老兩口歲數大瞭。

當天晚上又做瞭一鍋玉米拐棍,準備第二天拿去賣。這東西剛出鍋的時候最好吃,放時間長就皮瞭,不酥脆。

第二天依舊是大雪,丁老太太動員瞭好些個住戶,一大清早就拿著鐵鍬出來鏟雪,不然胡同裡的道路就該堵塞瞭。

現如今就是這樣,隻要一下雪,大傢就拿著鐵鍬掃帚集體出動,不說掃多的,至少把門口那塊掃幹凈瞭。

如果誰傢門口滑哧溜,又是冰又是雪,那一準遭人罵。

清理完瞭積雪,大傢才說說笑笑的去上班。

兩個店面的生意比昨天還紅火。

不出意料,玉米拐棍受到瞭小朋友們的熱捧。

這玩意兒不像糖果那麼甜,也沒有面包餅幹帶來的飽腹感,但是它蓬松酥脆,別有一番口感,關鍵是很耐吃,買一個玉米拐棍能嚼半天。

在下著大雪的天氣裡,坐在溫暖的火爐邊上,看著小人書,嚼著玉米拐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不過半天時間,一鍋玉米拐棍兒就賣完瞭。

姥姥中午加班,又做瞭一鍋玉米拐棍,送玉米拐棍的時候,元妮兒也跟著去瞭,她還拎過去兩臺收錄機並幾盒磁帶。

一看收錄機,姥爺的頭頓時大瞭,“可千萬別在這兒放。”

什麼愛嫖才會贏,小孩子們會學壞的。

元妮笑瞭笑,“姥爺,你放心吧,放的是單田芳評書。”

畢竟小人書店是公共場所,元妮不會沒事兒找事。

“評書?這個好。”姥爺立刻高興瞭,他也有愛聽的,一個是評書,另外一個就是秦腔。

秦腔的唱腔高亢淒厲,不太符合當地的審美觀,並不適合在小人書店播放,但評書可不一樣瞭,這玩意兒老少咸宜,誰都愛聽,有些人還能說兩段。

給姥爺這邊播上評書之後,元妮就拎著另一臺收錄機去瞭隔壁,給四舅舅配的歌曲是太陽島上,還有流行的電影金曲。

“唉呀,妮兒,你給爹那邊拎一臺就行瞭,我不要,這玩意兒太金貴瞭。”四舅舅兩隻手都沾滿瞭機油,想攔又不敢攔。

“這臺是送給你們的,先放在鋪子裡邊聽著,等你們搬新傢瞭之後,再把收錄機拎回去。”

一共買瞭十臺收錄機,元妮兒早就做瞭規劃,主要以送人和自用為主。

四舅舅推辭不過,隻好紅著臉收下。

有瞭收錄機和玉米拐棍之後,兩傢店鋪的生意明顯好瞭。

有些人不住附近,為瞭聽會兒音樂,還會特地繞路過來修車。

至於小人書店,簡直是人滿為患,以前隻有孩子,現在還多瞭不少老年人。

這些老年人都是評書愛好者,雖說收音機裡頭也有評書連播,可那每天隻播一集,聽著不過癮,而小人書店則是無限播放。

於是這些愛聽評書的老頭老太太,都以帶孫子為借口,成天坐在小人書店不走。

姥爺嘗到瞭甜頭,再也不提把收錄機拿走的事情瞭。

就在一個平常而又熱熱鬧鬧的午後,老隊長領著陳大勇找到小人書店來瞭。

不過幾天不見,兩人又憔悴瞭許多,老隊長手裡還拎著個油紙包,“老傢寄來的柿餅,掛霜的,給娃嘗嘗。”

姥爺知道他傢經濟困難,趕緊拿板凳讓他們坐下,又給他們倒茶,“拿東西幹啥?你們太見外瞭。”

陳大勇是個病人,一出門就被凍透瞭,坐在火爐邊上紮紮實實打瞭個噴嚏,才緩過來。

老隊長羨慕的看瞭看小人書店,又瞧瞭瞧兒子,眼中現過掙紮,他猶豫瞭一刻,這才說道,

“兄弟,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日子太難,你得拉一把……”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