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天皇彈過的琴

作者:十八木聽風 字數:1717

小本子抱瞭個錦緞包裹走上前來,他當著眾人的面打開包裹,裡面赫然是一張古琴。

看小本子一臉得意的神色,這張古琴應該是他的收藏瞭。

元妮隻瞥瞭小本子一眼,就集中精力觀察起瞭古琴。

這張琴為七弦五十三徽,差不多有一米來長,材質是桐木,保養得益,似乎隻要隨手彈奏,就會有優美的音樂響起。

看完瞭外形,接下來就該看底款瞭。

花瓶陶罐瓷碗等等瓷器,款式皆刻於碗底。

古琴的款式則刻在龍池處。

所謂龍池,是指古琴底部的孔眼,一共有兩個孔眼兒,一個叫做龍池,另一個叫做鳳沼,這兩個孔眼主要起和聲共振的作用。

元妮兒雙手輕撫過琴面,觸手灼熱,說明這張琴年代久遠,且為真品。

她將古琴翻起來,就看到在龍池處刻有辛醜長安四個字。

辛醜長安,表明這把琴是中唐時期制作,這幾個字兒恰恰跟手心灼熱感對應上瞭,表明這就是一把中唐時期制作的七弦琴。

就這麼簡單嗎?

元妮兒看瞭看古琴,又看瞭看小本子,隻見對方一臉得意,似乎穩操勝券。

這說明問題沒那麼簡單。

首先,小本子為什麼會拿著龍國的古琴來對賭?

雖然對於真正的古董收藏傢來說,收藏無國界,再加上龍本文化本就相近,所以小本子收藏一張龍國的古琴來說並不奇怪。

怪就怪在這琴太容易斷代瞭。

拿著這麼一個有底款,毫無爭議的古琴來參加對賭,跟送人頭有什麼區別?

元妮相信,小本子絕不會如此愚蠢。

她閉上眼思索起來,突然一個念頭如同流星般劃過她的腦海,龍國的中唐,正是本子國的平安時期。

本子過的平安時代,算得上是他們歷史上比較輝煌的一個時期,正處在文化大融合的階段,也出瞭好些個愛好風雅的天皇……

想到瞭這一點,元妮猛然睜開眼睛,她知道這是什麼琴瞭。

又把古琴從頭到尾檢查瞭一遍,元妮才拿起紙筆,在紙上寫下瞭自己的答案。

這紙下面還墊著復寫紙,寫出來答案之後,一共有三張,分別交給瞭三位公證人。

因為都是復寫出來的答案,想作弊也是不可能的。

就在此刻,名叫約翰的外國人,也完成瞭鑒定工作。

等他寫答案時,大傢才發現,約翰也是個龍國通,他的龍國話,甚至比小本子講的還要流利。

收到瞭兩人的鑒定答案,幾位公證人宣佈瞭次序,先核對元妮的答案,再看約翰的答案。

跟這小本子一起過來的幹部有些偏心眼,為瞭讓他心服口服,齊向陽幹脆請他宣佈答案。

這位幹部姓李,他倒也不傻,先問瞭比賽的規則之後,這才讀出瞭紙條上的答案,“文德天皇用過的七弦琴,名鳳音,為唐中期雷傢所制。”

李幹部讀完瞭之後,另外兩名公證人也跟著點瞭點頭,“紙上寫的是這個,沒錯。”

一聽這個答案,小本子的臉色唰的一下就變瞭,“你,你怎麼知道?”

文德天皇為本子國平安時期一位天皇,他風流成性,酷愛風雅,據說彈的一手好琴。

大部分人都以為,文德天皇喜歡彈的琴,為他們本國的和琴,其實不然,他喜歡唐琴。

無論從制作工藝還是音色來說,唐琴都遠超和琴。

這就跟現在的人喜歡用洋貨一樣,文德天皇也喜歡用外國貨。

但是,元妮兒怎麼會知道?

據小本子所知,並沒有任何史料記載過這張琴的歷史。

元妮笑瞭笑,“你不知道,並不代表我不知道。文德天皇喜歡彈琴,但具體彈的是哪一把琴,的確沒有史料提過。

然而他的侄子,曾經寫過一首詩來贊揚文德天皇的琴技,裡邊提到瞭鳳音。

這首詩的大概意思是,用鳳音彈出來的琴瑟,就好像真鳳凰在鳴叫一樣。

而這張唐琴的琴首,刻的恰恰是鳳音,這應該就是琴的名字。

再聯想到源氏公子的那首詩,我就猜到這是天皇用過的琴瞭。”元妮笑瞇瞇的說道。

這下子,所有人都對元妮投來瞭敬佩的目光。

幹賭的條件很苛刻,鑒定的結果越詳細越好,不僅要說出文物的年代來歷出身背景,最好是連歷代主人都能說出來,這樣才能確保穩贏。

見元妮說的如此清楚,明白且答案正確,約翰的臉色有點發白,但還強制鎮定,保持著笑容。

看到約翰的表情,小本子已經心中有數,他臉上陰轉多雲,兩隻手緊緊攥成瞭拳頭,這張琴可是他最珍貴的藏品,他不想就這麼輸掉啊。

“約翰,你答案上,到底寫的是什麼?有沒有把握?”小本子小聲問道。

“你看這青石雕刻像什麼?”約翰反問瞭一句。

“應該是守門的石獅子,這隻爪下沒有小崽子,應該是公獅子。”小本子猜測道。

約翰抿瞭抿嘴唇,說道,“你別想那麼多,別亂猜瞭,等裁判亮答案吧。”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