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她當初就覺得謝叔婆說的許長風跟傢裡鬧翻,多年不回傢的理由有些牽強。
總覺得裡頭還有什麼故事,感情原來背後還有這麼一盆狗血啊!
通過許長風的講述,別人也就罷瞭,這位伍紅芹,這具身體的親媽,有點意思。
那病是說發就發,該發的時候從來沒落下,不該發的時候也從來沒有不請自來。
可真是巧病啊!
這裡頭肯定有貓膩,不是她有偏見,好吧,她就是有偏見!
她總覺得伍紅芹這說發瘋神智不清尋死覓活的病,七八成是裝的。
不然哪個受瞭刺激,腦子不清楚的神經病,能次次發病都發得這麼恰到好處?
隻怕也有人看出來瞭,不過是礙於各種原因沒說罷瞭。
就是許長風,未必沒有看出來。
不過之前看在許解放的份上,要照顧伍紅芹。
後來娶瞭伍紅芹,一傢人瞭,伍紅芹還給他生瞭幾個孩子,就是看在孩子的面上,也隻能裝不知道瞭。
還有謝叔婆之前對她的態度,許寧言甚至懷疑,隻怕謝叔婆已經猜到瞭幾分,自己是許解放的孩子。
不然為啥這大隊裡,也有不少跟原主一樣被傢裡奴役欺負的女孩子,謝叔婆怎麼沒對她們好?
這麼一想,真替原主悲哀和心疼。
親爹死得早,死之前隻怕都不知道自己有瞭孩子。
親娘裝瘋賣傻,為瞭保住好日子也罷,還是將無力感都化作瞭對親閨女的怨恨也罷,反正是對她沒半點親情的。
本是烈士之女,就算是養在部隊的孤兒院裡,恐怕也不會受這樣的苦。
偏生機緣巧合,各人的私心算計中,她永遠是被放棄的那個,所以才活得那樣苦。
原主之前十幾年吃的苦,除瞭早死的親爹,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加害者,是那推手。
想明白後,再看許長風一臉的愧疚,許寧言隻覺得諷刺和可笑。
這裡頭或許有別的原因,有眾多的不得已,可許長風為瞭保住伍紅芹和肚子裡自己的孩子,放棄瞭她,毋庸置疑。
雖然後來他每個月給沈月娥十塊錢生活費,給沈月娥安排工作,好像盡力盡心。
可若真是盡心盡力瞭,又怎麼會不知道原主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呢?
他這些年就沒跟謝叔婆透露一句?讓謝叔婆幫忙照看一下,或者監督一下許傢?
這裡頭肯定還有些什麼,隻是許長風肯定不會說出來罷瞭。
因此許寧言隻一笑:“許叔跟我說這些,是想要我做什麼嗎?”
許長風一怔,立刻回過神來,連忙擺手:“沒有,我絕對沒有別的意思!我,我就是回來才知道這一切,覺得對不住你,也想讓你知道你真正的身世——”
“然後呢?”許寧言打斷瞭許長風的話:“知道瞭以後呢?許叔希望我去上趕著認親媽後爸嗎?”
這句話充滿瞭嘲諷意味。
許長風一噎,訕訕然地道:“其實你媽她這兩年好些瞭,也沒怎麼發病瞭!偶爾還想起你來,她不知道你被寄養在許傢,還以為當初自己丟瞭你,你已經不在世上瞭,想起你就哭,也是後悔的不行——”
“呵呵——”對於許長風的這番話,許寧言隻短促地笑瞭一聲。
許長風不知道怎麼的,臉上火辣辣的,剩下的話說不出口瞭。
咬咬牙:“我知道,我跟你媽對不住你,對不住你親爸!之前我不知道,如今我知道瞭,自然要好好彌補你一番——”
“不用瞭!”許寧言斷然拒絕。
起身,將背簍背在身上,淡淡地道:“之前我生不如死年紀還小的時候,也曾經想過,若是我不是許銀來和沈月娥的女兒,而是有自己的親爹媽,他們要是能來救救我,該多好。可是我盼啊盼啊,沒有盼到人來拉我一把!”
“如今我已經長大瞭,能養活自己瞭,日子也好起來瞭,也不需要這份遲來的關心和彌補瞭!”
“我許寧言不缺爹媽,好不容易擺脫瞭許銀來和沈月娥,我可沒有再給自己認個親媽後爹的愛好!”
“所以,不管許叔你說的是真,還是假!在我這裡,都不管用,我誰都不認!聽明白瞭嗎?若真是想彌補什麼,那就以後不要出現在我面前!謝謝!”
說完背著背簍,晃晃悠悠地往山下走去。
許長風悵然地看著許寧言的背影遠去,整個人有幾分失魂落魄,好半天才舉起手來,往自己臉上狠狠地扇瞭兩個巴掌。
臉頰一下子就腫瞭起來,他卻恍若未覺,好半天,有兩點水滴落在瞭衣服上……
許寧言下瞭山,回到院子裡,忍不住先灌瞭兩口水,壓住瞭心底的惡心。
真是惡心!
心情不好,許寧言打算做點好吃的,從空間裡翻出一隻之前囤的農傢小母雞,煮一鍋雞樅菌雞湯正正好,吃瞭去去晦氣。
還可以清炒一個雞樅菌。
就做個全雞樅菌宴,雖然隻有兩道菜。
許寧言這邊忙活著,就聽到瞭人敲門,“許同志,在傢嗎?”
是陳芳芳的聲音。
許寧言扭頭:“門沒關,自己進來吧。”
陳芳芳笑盈盈的拎著一個小籃子進來,裡頭也是滿滿的一籃子雞樅菌:“我今天偷空去采瞭點雞樅菌,拿來給你嘗嘗鮮,咿,你也上山瞭?”
進來就看到瞭許寧言身邊背簍裡的雞樅菌,頓時樂瞭:“我這可是送多餘瞭——”
許寧言也不跟她客氣:“不多餘,今天吃不完,留下給我曬幹瞭帶著回縣城吃!”
一面就留陳芳芳吃午飯。
陳芳芳跟許寧言時常打交道,又有利益牽扯,兩人的關系很是不錯瞭。
雖然兩人沒有說明,可都有默契,陳芳芳就是許寧言留在團結大隊的一雙眼睛。
有什麼風吹草動,或者事關她的,陳芳芳都會留心。
今天陳芳芳來,肯定有什麼事。
陳芳芳也就順勢留瞭下來,一邊幫著許寧言摘洗菌子,一邊小聲地說著牛棚那些人的情況。
她是知青,加上又嫁給瞭大隊裡的人,也算是團結大隊的人瞭。
在知青那邊,也覺得她還是知青,算得上是左右逢源瞭。
所以消息來源有時候比大隊長他們還廣一些。
牛棚的那些人,也都是從京城來的。
聽說裡頭有京城的大資本傢,有臭老九,也就是大學的教授,還有部隊以前的高級軍官和京城有名的醫生。
其中那個年紀最小的孩子,是某個大學教授的孫子,傢裡人都沒瞭,就他們祖孫相依為命,所以下放也就跟著來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