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瓷器競拍

作者:東人 字數:3094

第二百九十三章瓷器競拍

“好,想必這套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大傢也都已經鑒賞過瞭,現在本次拍賣會的第一件拍品正是開拍。”

“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低價一萬,每次加價不得小於兩千,現在請出價!”

“一萬二!”

“一萬六!”

“兩萬!”……

盡管大傢認定這套十二花神杯是咸豐時期的仿品,不過再怎麼說,它也是咸豐官窯五彩,所以價格很容易便沖上瞭六萬。

但等到價格到瞭六萬六的時候,出價的已經沒有幾個瞭。而這個價格雖然不是真正的咸豐官窯五彩的價格,但是在地下拍賣會,又不是什麼珍惜之物,能夠拍出正常價的沒幾件。畢竟大傢都不是傻子,再喜歡收藏,但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瞭的。

“好,現在9號藏傢已經出到瞭六萬八千,還有更高的嗎?”

在拍賣師落下後,劉東舉起瞭手中的牌子。

“好,24好藏傢出價七萬!還有更高的嗎?”

隨著拍賣師的喊聲,拿著9號牌的人回頭看瞭一眼劉東,猶豫瞭一下後,便再次舉瞭一下牌子。

不過劉東緊跟著便把價格提升到瞭七萬四!

隨後兩人一路競爭,等劉東加到八萬八的時候,拿著九號牌,臉上同樣帶著面具的傢夥才選擇放棄。

等到拍賣師三次落錘,十二花神杯真正落袋之後,劉東心中才算是松瞭口氣。

手中攥著競價牌往後面的靠背一靠,劉東知道這次又撿漏瞭。

十個咸豐五彩花神杯先不說,單單是兩個真正的康熙五彩花神杯價值就不下兩百萬。

看著他的樣子,馬老坐在一邊笑問道:“感覺怎麼樣?”

“挺刺激的!”這確實是挺刺激,比起之前他在泉城賭石大會上競拍的感受有些不太一樣。

“刺激!這才隻是開胃小菜,後面還有更刺激的呢!”

……

“恭喜24號藏傢獲得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現在請看第二件藏品,北宋磁州窯剔刻牡丹花梅瓶,現在請有意的藏傢上臺鑒賞!”

“馬老。您還去嗎?”

“你去吧,我就不去瞭,我傢裡有一件磁州窯的梅瓶!”

聽到馬老的話,劉東點瞭點頭。從老爺子讓開的過道中走瞭出去。

磁州窯不是宋代五大名窯,從宋中期創燒一直到清代為止,一千多年沒有斷絕,是整個北方最大的民窯體系,磁州窯瓷器因為大多是為百姓日常生活而作的器皿。再加上產量又大,所以流傳到今天的磁州窯的瓷器很多,就算是宋代的磁州窯也不少。

不過也不是說磁州窯不值錢,根據瓷器的品相價值各有高低,比如,藏於日本兵庫縣白鶴美術館一件,紋飾為龍紋的宋代磁州窯精品,就被日本政府及民間視為國寶級器物,估價將近6000萬元人民幣。

當然此刻被擺放在展臺上的宋代磁州窯梅瓶,雖然也是磁州窯的白底黑彩梅瓶中的精品。不過正常價值在80萬左右。也算比較難得的一件作品瞭。當時在李老的藏寶庫中劉東見過兩件磁州窯的瓷器。比眼前這件梅瓶要大不少。

鑒定過之後,劉東心中也挺喜歡這件高三十多公分的磁州窯精品瓷器,所以花瞭64萬,把它買瞭下來。

一連把兩件拍品收入囊中後,劉東引起瞭一些人的註意,所以接下來的競拍中他沒有再出手。

倒是馬老競標把一件嘉慶精品青花官窯器,以35萬的價格收入囊中。

隨著時間一點點的過去,總共十八件瓷器全都拍出去後,一件青花刻龍紋折邊盤子出現在瞭中間的桌子上,而且這次送拍賣品上來的大漢並沒有離開。而是直接站在瞭桌子旁邊,顯然這青花盤子並不是凡品。

而且,在這青花盤子露出來的時候,劉東發現一直表現的非常安靜的馬老呼吸陡然急促瞭幾分。而且身體情不自禁的微微前傾。

“看來像馬老這樣經常光顧地下拍賣會的人,應該會提前一段時間得到拍賣品的一些消息!”劉東猜測道。

“相信大傢也註意到瞭我們對十九號拍品的重視,沒錯,它是一件真正的宮廷重寶,‘明永樂青花內外底龍紋棱口洗’,現在請有意的藏傢上臺鑒賞。”

等拍賣師話音一落。聽到明代永樂官窯器的名字,周圍的人全都‘呼啦’一下全都湧瞭上去,長隊都排到瞭後墻根。

見到這種情況,原本還打算上去親眼見識一番的劉東幹脆打消瞭這個註意。

不過他的舍利元光籠罩范圍,已經達到瞭半徑100米,如果全部指向一個方向的話,那麼兩百米意外的東西也逃不過他的舍利元光。

“咦,怎麼會這樣?”

“怎麼瞭,小東?”因為,人太多而馬老爺子年紀大瞭,不耐久站,所以老爺子也坐在坐位上,並沒有去站過去排隊,很顯然他是打算留到最後瞭。也正因此,他才聽到剛才劉東的驚呼。

“沒什麼!沒什麼!”劉東連忙擺瞭擺手,臉色也恢復過來,不過眼中的驚訝之色卻仍然還在。

因為在他的舍利元光之下,那件所謂的明永樂青花內外底龍紋棱口洗,雖然有著非常濃鬱的白色光華,但是這濃鬱的白色靈光都集中在筆洗上,這也就是說這東西連百年都沒有,就更別說是永樂官窯瞭。

“我說明明是冒牌貨,怎麼白色靈光還這麼濃鬱,原來是老胎新塑,而且還是大名鼎鼎的‘朱仿’!”看著舍利上的鑒定結果,劉東心中暗暗想道。

所謂的老胎新塑,就是利用以前燒窯留下來的老瓷土,重新進行燒制。比如大名鼎鼎的毛瓷,在進入新世紀後,便曾經利用原本封存的毛瓷瓷土,進行瞭兩次燒造。

至於‘朱仿’,在整個古玩收藏圈內大名鼎鼎,朱仿的原主人朱伯勤曾經是景德鎮建-國瓷廠的制瓷大師,國傢級的工藝美術大師。燒窯制瓷的技術達到瞭時代的巔峰,隻可惜此人雖然制瓷技藝高超,但卻德行有缺。

改革開放之後,為瞭牟利曾經燒紙瞭不少明清珍品官窯仿品。而且因為他高超的制瓷技藝,這些仿品幾乎跟真品無異,除非是德高望重的陶瓷鑒定大師,一般人根本無法鑒定出來,而這樣的大師級人物,全國不少過五人。

而這也就造成瞭‘朱仿’的流行。要不是後來一個買瞭朱仿的藏傢,失手打碎瞭瓷器,然後從中找到瞭‘朱仿’的暗記的話,恐怕也沒人能夠發現這種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的精品瓷器。

當時朱仿的發現可以說是給瞭當時,剛剛走出文-革浩劫的收藏界一劑重擊,拍賣場上的官窯瓷器幾乎件件流派,瓷器交易陷入低谷,隻要是在建國之後收藏明清官窯重器的人,幾乎人人自危。最後還是當時故宮博物院裡的幾位鑒定大師聯手,花瞭近三年的時間,才把全國的朱仿清理瞭一遍。進入九十年代後,這件事的影響才逐漸消弭。

也正因為這件事,雖然朱伯勤已經被槍斃,但他建國之後第一瓷器造假高手的名號卻絲毫無損。

隻是讓劉東想不到的是,在這裡居然讓他見到瞭大名鼎鼎的‘朱仿’。

“這下好瞭,古玩街內聲明赫赫的‘朱仿’和‘程仿’這下也都見識過瞭!”想起上次在趙德發的別墅鑒定‘成化鬥彩雞缸杯’的情形,劉東心中暗道。

而就在劉東沉浸在自己內心世界的時候,馬老已經看完東西回來瞭。

“好東西啊,真正的好東西!永樂官窯器,好長時間沒見到這麼精美的明代精品瓷器瞭!”

看著馬老神色激動的在自己身邊重新坐下,劉東心中閃過一絲不好的預感,當下連忙小心問道:“馬老,您老是打算買下它?”

“當然瞭,現這種永樂官窯重器,沒遇到也就罷瞭,如果遇到瞭,斷然沒有放過的道理!”馬老說完後,轉頭看瞭劉東一眼後,問道:“對瞭,小東,剛才你怎麼沒上去看啊,這可不像你啊!”

“呵呵,上去看的人那麼多,想來這瓷器的競爭也會格外的激烈,價格也不會低,所以我就不去湊這個熱鬧瞭!”

聽完劉東的話,馬老點瞭點頭,隨即轉頭雙眼直直的盯著放在前面桌子上的青花筆洗,再不動搖半分。

看著老爺子一副拿不下來便誓不罷休的樣子,劉東心中暗感焦急,想要勸阻,卻找不到理由。

“早知道剛才就應該是上去看看瞭,否則也就不會像現在這麼糾結瞭!”

就在劉東正為找不到借口讓馬老放棄而頭疼的時候,周圍關於‘明永樂青花內外底龍紋棱口洗’的鑒賞已經完成,下面也到瞭讓人熱血沸騰的競拍環節。

看著臺下眾人摩拳擦掌,興奮不已的樣子,拍賣師嘴角悄悄勾瞭起來。不過,因為面具的遮掩,倒是沒人發現他臉上的表情變化。

至於劉東,他此刻正在為規勸馬老而頭疼呢!(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