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蔣克謙墓葬
兩幅畫當中,其中一幅隻是畫山水風景,雖然也是大傢手筆,不過還是比不上後面這幅。因為,剩下其中一幅確實瞭不得,明四傢之一仇英的真跡。在寬60公分,長度155公分的畫卷上,主要有兩個中年人物,在松林池柳旁邊撫琴談笑,旁邊有侍女侍候,人物形態準確生動,形神畢肖,頗有生活情趣。山石采用“小斧劈”皴法,方硬嶙峋,富有質感。畫面意境清曠,靜中見動。
旁邊的落款上也有仇英的鈐印,而且還有蔣克謙的提拔。文字當中的意思就是‘己巳年七月,蔣克謙與仇英一見如故,雙方談古論今,共同探討琴藝,相互引為知己,最後仇英作此畫以做紀念!’
“沒想到在這裡還能夠得到仇英的真跡!真是難得!”劉東看完畫後,小心的把它重新卷起,抬起頭註意到眼巴巴看著自己的幹瘦年輕人,劉東笑瞭笑道:“放心吧,錢不會少你的!”說著,劉東從旁邊的包裡拿出兩萬塊錢,遞瞭過去。
“大哥,這是兩萬!”幹瘦年輕人結結巴巴的說道,不過眼神中火熱的神色卻不曾弱瞭半分。
“我知道,兩萬塊錢不要跟別人說!”劉東笑道,幹瘦年輕人三件東西按照之前說好的,隻需要一萬五就夠瞭,不過劉東懶得數瞭,五千,一萬的,對現在的他來說已經不看在眼力瞭。
“謝謝老板!謝謝老板!”
看著幹瘦年輕人歡天喜地的出門,劉東笑瞭笑,伸手把三件東西收進瞭芥子空間,車裡沒有太多地方放這些古玩,而且萬一磕瞭碰瞭,這些古玩的價值可就是成倍的下跌。
接下來,在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內,又依次走上來六個人,基本上每個人手中都有兩三件東西,除瞭兩件瓷器。剩下的有三幅畫,五幅書法,瓷器仍然是民窯,畫作和書法都是蔣克謙。應該還有她夫人的手跡,因為其中大部分畫卷中的提拔筆跡娟秀,而且書法中也有兩幅筆跡相同的作品。
當然除瞭瓷器和書畫,剩下的就是琴瞭,除瞭之前劉東得到的兩架唐琴之外。還有一架大名鼎鼎的宋琴,便是北宋斫琴名傢衛中正,奉聖旨所斫,而北宋末期斫琴傢馬希亮於徽宗年間曾奉聖旨重修的名琴‘瓊響琴’!
一架元代斫琴名傢嚴古清所斫的‘鼓龍琴’!和兩架明代四王琴中的益王琴和衡王琴。
現在劉東已經很確定這些人挖到的墓就是明代古琴傢蔣克謙的墓穴,除瞭這些書法中的提拔和落款之外,這六把珍貴無比,而且大部分都經過修整的古琴上都有著蔣克謙的陰刻款印。
“可惜我不懂琴技,否則倒是可以一試這些古琴的音色。”第一次見到這麼珍貴的古琴,劉東自己都有些手癢瞭!
這時候,所有人手中的東西。都已經被劉東收走瞭。
而當他從車上下來的時候,剛開始最先下來的李東來,連忙帶著其餘人迎瞭上來。
“老板,像這種破書本你要嗎?”說著,李東來從懷裡掏出一本卷在一起,古舊發黃,書頁上已經有些蟲蛀的線狀書籍。
“破書?”劉東愣瞭一下,連忙接過來一看,隻見手中書本封面上赫然用工整的楷體字寫著《琴書大全》,翻開之後。扉頁上寫著第七卷的字樣,而後旁邊還有著一方蔣克謙的朱紅鈐印。
“這些書你們還有嗎?”劉東連忙問道。
蔣克謙編著的《琴書大全》規模浩大、文獻眾多,前後總共二十二卷,文字包括“聲律”、“琴制”、“指法”、“曲調”、“彈琴聖賢”等。另有2卷為琴譜。收琴曲62首。是現存收錄古代琴學文獻最多的一部類書,也是中國現存重要古琴文獻之一!
現在流傳的《琴書大全》僅僅是明代刊本,在國內隻有三部,而劉東手中這本第七卷卻是蔣克謙的親筆手跡!無疑更顯珍貴!
“有,有!我已經讓小六子去拿瞭!”剛開始的時候李東來也沒想到這些破書本居然也能賣錢,所以也就沒拿來。
得到確切的消息。劉東便暫時安奈下心中焦急。然後等瞭大概有五分鐘的時間,便見當初第二個上車的幹瘦青年手中抱著一個蛇皮袋,弓著腰,大步跑瞭過來。
“東西拿來瞭嗎?”李東來連忙迎上去問道。
“拿來瞭,都在裡面!”說著,被叫做小六子的幹瘦青年從自己的蛇皮袋裡拿出瞭一個黃花梨剔刻竹林七賢圖案的盒子,盒子高十五公分,長四十公分,寬度三十公分,看著挺有分量。
“老板,給!”李東來接過來後,連忙遞到瞭劉東的手中。
這會心中略顯激動的劉東也不客氣,伸手就把盒子打開瞭,裡面的東西確實猶如劉東希望的,剩下的二十一本《琴書大全》都在裡面,而且都是蔣克謙的手跡。
不過除瞭這一套書之外,還有一方硯臺,兩方墨,一隻白玉做管的毛筆,一些詩詞紙卷,和一隻金釵。
硯臺是四大名硯中有名的端硯,兩方墨中,一方已經用瞭一小半,都是明代制墨大傢程君房的墨品,毛筆也算是名貴,至於詩詞紙卷這些有四五十張,不過劉東之前從沒聽過,看筆跡應該是蔣克謙與妻子的作品,至於這隻金釵,應該是他妻子的貼身之物。
而這些盒子裡的東西,也是蔣克勤常用的東西,所以在他去世之後,全部陪葬地下瞭。
“老板,俺這裡還有件東西!”就在劉東把手中的琴書大全第七卷重新放回去,合上盒子的時候,剛才把這木盒拿過來的小六子連忙說道。
“還有?”愣瞭一下後,劉東笑道,“好吧,你拿出來給我看看!”
“哎!”小六子答應瞭一聲,然後從腳下的蛇皮袋中拿出瞭一個高度超過五十公分的蓋罐。
看到這件蓋罐,劉東眼中閃過一絲喜色,連忙提醒道:“慢點,千萬別摔瞭!”
“來,給我!”
就在劉東雙手接觸到這件蓋罐的一瞬間,腦海中芥子空間舍利之上便出現瞭‘明嘉靖珊瑚紅地黃彩雲龍紋蓋罐’的鑒定結果,不用說但看這蓋罐上的龍紋,以及上面濃鬱刺眼的白色靈光就知道這肯定是明代皇室的禦窯器,價值連城。
原本劉東還在疑惑,按理說蔣克謙,身為明朝的皇親國戚,其祖父更是正德皇後之父,怎麼著陪葬品中全都是民窯,連一件官窯器都沒有,現在看到這件幾乎完美無缺的‘明嘉靖珊瑚紅地黃彩雲龍紋蓋罐’,劉東心裡徹底的滿足瞭。
但就這件瓷器的價值,就不次於任何清三代的禦窯器。
“好瞭,這件瓷器和這件盒子裡所有的東西我都收下瞭!”說著,劉東打開車門把它們全都放到車上,然後從前面的書包裡拿瞭九萬塊錢出來,除瞭董富貴之外,其餘人一人給瞭一萬,隻有小六子因為還有一件瓷器,所以劉東給瞭他兩萬。
“你們現在想一想,看看還有什麼東西落下瞭,沒有拿過來!”劉東再次問道。
“沒瞭!”
“沒有瞭!”……
冥思苦想瞭一番後,九人紛紛搖頭,見此劉東隻能遺憾的嘆瞭口氣,不過轉瞬便消失瞭,這一趟他收獲已經夠豐富的瞭。
不過為瞭以後自己的安全著想,劉東還要給這些人一個警告。
“現在東西交易完瞭,錢你們也拿到手瞭!而且你們每個人手裡都應該有兩三萬塊錢!這些錢足夠你們五六年的勞動所得,很多,也很讓人心動。不過我要告誡你們的是,今天你們已經全都犯法瞭!”
劉東語氣嚴厲的一席話,立即讓原本正興高采烈的九人愣住瞭。
“犯法?老板,俺們犯什麼法瞭?”李東來底氣不足的小聲問道。
“是啊,俺們又沒偷沒搶,就是賣瞭點從墳裡刨出來的東西,以前在老傢的時候村裡人都這麼幹,也沒見警察上門,這怎麼能算是犯法?”……
看著眾人紛紛搖頭的樣子,劉東就知道農村消息閉塞,法律意識淡薄,以前從地裡刨出點瓷器、金銀什麼的都是自己帶回傢,也從沒有人說什麼,當然這也是因為他們得到的東西太少,而且文物價值太低的原因。之前劉東所在的山村也是這種情況。
不過這次不一樣,但是從蔣克謙墓裡挖出來的六架古琴,每一件都是難得之物,價值上千萬,堪稱一級文物。而且仇英的《松林論琴圖》和‘明嘉靖珊瑚紅地黃彩雲龍紋蓋罐’,也屬於這個級別,剩下的蔣克謙的畫作和書法也是難得之物,雖比不上仇英這樣的大傢,但水平卻很高明,史書中就曾經記載著他極善書法和繪畫。
另外再加上史料價值更高的《古琴大全》二十二卷蔣克謙手跡,以及端硯、程君房兩方墨品等等也都是難得之物。就算是價值最低的金釵,價值也在一兩萬以上。
這些東西的價值加在一起,如果判刑的話,恐怕把牢底坐穿都夠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