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工儀式選在瞭合同簽約之後的第二天。在前一天,各大媒體的記者就聞訊趕來瞭黃曲鎮,小小的黃曲鎮,從來沒有如此多的人過來,以至於最後來的那一批記者,因為沒地方住,不得不住在車裡,勉強湊活一晚上。
這一次來的記者,除瞭中南省本土記者之外,也來瞭不少外省的記者。這些記者,並非趙八兩他們刻意安排的,而是他們主動來的。這說明,上一次鋪天蓋地的宣傳是有效果的。
趙八兩和東城市相關領導的車隊才剛剛抵達黃曲鎮,就被媒體的記者們包圍住瞭。他們在這裡等瞭一晚上,不就是為瞭拿到第一手的資料嗎?
“王市長,請問對於開發神農廟,東城市這邊是什麼態度?”王川秋剛一下車,就被一個記者給攔住提問瞭。
面對著鏡頭,王川秋顯得意氣風發。在東城市當瞭這麼多年排名靠後的副市長,他什麼時候享受過這種待遇啊。以前參加活動,都是其他人被采訪,而他王川秋無人問津。想到這裡,王川秋越發的感激趙八兩瞭。
“對於開發神農廟,我們東城市自然是大力支持的!神農氏是我國原始社會時期一位勤勞勇敢睿智的部落首領,他是中華民族之祖農業之祖醫藥之祖商貿之祖音樂之祖等,對中華文明有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我們有理由,更有義務,開發這座神農廟,讓後人記住神農氏的偉大功績!”面對著鏡頭,王川秋慷慨激昂的說道。
除瞭王川秋之外,趙八兩鄒強以及東城市的幾位主要領導,都被媒體記者圍瞭個水泄不通。面對記者們的長槍短炮,大傢都表現的很激動。畢竟,這也算是國內首次對神農廟的修復與開發,歷史意義重大!
“趙總,我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願意花費如此大的投資,來重建神農廟的呢?”八兩,一個女記者提問道。
沖著那記者微微點頭,趙八兩說道:“正如剛剛王市長說的,神農氏是我國原始社會時期一位勤勞勇敢睿智的部落首領,他是中華民族之祖農業之祖醫藥之祖商貿之祖音樂之祖等,對中華文明有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你說作為一位華夏人,難道沒有修建神農廟的義務嗎?”
趙八兩的回答,引得那記者頻頻點頭,同時也不住的提問。
在黃曲鎮,趙八兩和東城市相關領導以及鄒強接受瞭記者們約莫一個小時的采訪。因為一會兒還有動工儀式,是以王川秋示意工作人員阻止瞭現場記者的提問,“不好意思,我們現在需要趕往神農廟開發的工地,如果各位媒體的朋友們有興趣,可以隨我們一起去……”
在王川秋的邀請下,媒體的記者們自然是欣然前往。一會兒可是神農廟復原的動工儀式,他們當然願意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這一歷史的瞬間。
雖然神農廟在半山腰,但是東城市相關領導鄒強他們,依然選擇和大傢一起步行上山。這是一個很好展示他們自身領導形象的機會,他們當然不會浪費。
在上山的時候,東城市的一些史學專傢也在不住的介紹著神農氏的相關事跡,那些記者們,一邊聽著,一邊快速的記錄著。
“傳說神農氏的肚皮是透明的,可以種植物在肚子裡的反應。這樣能分辨什麼植物可以吃,什麼植物不可以吃,親嘗百草,以辨別藥物作用。並以此撰寫瞭人類最早的著作《神農本草經》教人種植五谷豢養傢畜,使中國漢族農業社會結構完成……”史學專傢講述著神農氏的事跡,讓這些記者不由得發出瞭一聲聲驚嘆。
雖然大傢或多或少聽說過神農氏的名號,但是卻對這位遠古的部落首領不怎麼瞭解。現在聽著史學專傢對神農氏的介紹,不由得引起瞭他們濃厚的興趣。
而另一邊,趙八兩也在跟東城市的相關領導和鄒強聊著開發神農廟的事情。
“關於東城市開發神農廟的事情,省裡的態度是支持的,要不然我也不會過來,所以,你們東城市這邊可以放開手腳的做。”城市的幾位領導,鄒強微笑著說道。
東城市的幾位領導自然是連連點頭,得到瞭省裡的肯定,這就說明他們走的這個路子是正確的。
“趙總,你這邊,省裡答應給你無息貸款一千萬,算是幫助你修建神農廟,二十年內還清就行。”八兩,鄒強又給趙八兩帶來瞭一個好消息。
一千萬的無息貸款,而且還是二十年還清,這跟白送有什麼區別?
八兩那錯愕的眼神,鄒強繼續說道:“不過,省裡對你也是有期待的。省裡希望能夠將東城市這邊打造成神農故裡的形象,我知道,這很難,但是不試一試,你怎麼知道不行呢?畢竟,全國也就咱們這邊發現瞭一座神農廟嘛。”
“請鄒主任放心,我一定盡力完成任務!”強,趙八兩有些激動的說道。他沒想到,省裡的胃口這麼大,如果真的把東城市打造成為瞭神農故裡,那對東城市對中南省來說,都是一筆非常豐厚的資產!
要知道,旅遊一直是我國消費的主力軍。如果真的把東城市打造成為瞭神農故裡,那必然會讓東城市成為一座歷史人文旅遊城市,到時候,必然會帶動東城市乃至中南省的GDP,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這都是一件好事!
不過,這個事情也有很大的麻煩,那就是怎麼塑造這個神農故裡的形象。雖說在東城市發現瞭神農廟,但是不能僅僅因為這個,就宣稱是神農故裡吧,這需要大量的史料來佐證的!
“鄒主任,現在有個比較麻煩的事情,那就是咱們需要一些能夠為東城市是神農故裡提供佐證的史料……”強,趙八兩為難的說道。
其實,趙八兩並不希望讓東城市成為神農故裡,而是希望有幾個主要的地方爭這個神農故裡的稱號,這樣才能引發大傢繼續尋找神農遺跡,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隻有大傢源源不斷的尋找神農遺跡,才符合趙八兩的利益。畢竟,趙八兩希望通過大傢尋找神農遺跡,進而便於他盡快收集齊剩下的四縷神農氏神魂。
“這個事情,省裡的專傢學者,也會積極參與的。最近,省城大學已經專門開設瞭神農研究基金會,專門用於對神農氏的研究,我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的。”八兩和東城市的相關領導,鄒強說道。鄒強的話,算是給瞭他們一顆定心丸。
很快,趙八兩一行人就來到瞭位於半山腰的神農廟舊址,而天藍地產的工人們,已經在此等候多時瞭。各類工程器械也已經準備就緒。隻等動工儀式之後,就正式開工瞭。
東城市的工作人員早就把現場佈置好瞭,等東城市的幾位領導和鄒強講過話之後,動工儀式就正式開始瞭。由趙八兩天藍地產總經理袁敏鄒強東城市的兩位領導以及其他的幾位嘉賓,親自參與瞭奠基儀式。
奠基儀式完成之後,今天的動工儀式也算是正式結束瞭。
而隨著動工儀式的結束,天藍地產的工人們也正式開工瞭。
在場的記者們自然是忙不迭的采訪,而東城市的領導則是陪同鄒強簡單的參觀瞭一下神農廟舊址。
“破壞的比較嚴重,但是東城市這邊有信心,原樣復原神農廟。”東城市市長信誓旦旦的對鄒強說道。現在這項目可是在省裡掛瞭號的,他們敢不重視嗎?
而且,正如鄒強說的那樣,如果能爭取到神農故裡這個名頭,那絕對可以帶動整個東城市的旅遊資源。當然,前提是,在東城市發現更多的跟神農相關的遺跡。這就需要東城市的史學專傢和省裡的專傢學者努力瞭。
東城市的領導帶著鄒強參觀完一圈之後,就準備回東城瞭。趙八兩並沒有跟鄒強他們回去,因為袁敏還在這裡呢。
隨著東城市領導和鄒強的離去,不少采訪結束的媒體記者也紛紛離去瞭,現場隻剩下機器的聲音,以及工人們忙裡的身影。而趙八兩此刻,正陪著袁敏站在施工工地上。袁敏則在向趙八兩講述著手中的規劃圖紙。
“這麼大一片,全部弄成神農廟?”趙八兩有些吃驚的問道:“東城市這是為瞭打造全國最大的神農廟啊!”
“這規模,都快趕上故宮瞭。”袁敏有些無語的說道。當然,袁敏的這話是誇張瞭,別說趕上故宮,連故宮的三分之一都達不到。
但是,即便如此,這規模,也是足夠大瞭。
“沒關系,這神農廟,我有大用處。”趙八兩輕輕攬著袁敏的腰,在她耳邊小聲的說道:“到時候,你就知道我為什麼執意要開發這神農廟瞭!”
“好吧,反正我都聽你的。”袁敏輕輕靠在趙八兩的肩膀上,說道:“再說瞭,劉姐都不反對,我有什麼理由反對。”其實,當初為瞭反對趙八兩開發神農廟,袁敏專程給劉蕓打過電話,但是劉蕓卻表示不反對。
劉蕓可是天藍地產最大的股東,既然劉蕓都不反對,她又有什麼反對的資格呢?
正在兩人濃情蜜意的時候,突然聽到不遠處發出瞭嘈雜的聲音,好像是出瞭什麼事情。趙八兩和袁敏同時一驚,可別出什麼事才好啊!
本書來自//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