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怨侶

作者:海宴 字數:5949

關於景睿容貌象生父這一情節,我所考慮的設定是這樣的:大楚質子在梁,居於宮城內某側院,基本上不見外人。蒞陽公主當年不是乖乖女,先皇的性格也比目前這個皇帝寬慈,所以她有機會認識瞭質子,發展出一段故事。但是宮城外的人,見過這位質子的很少。二十多年過去,舊人也有些零落。所以盡管景睿長大越來越象當年的質子,但發現的人一來並不算多,二來這些人大多是宮城內的,知道什麼是禁言。梁帝心裡明白是勿庸置疑的,不過他發現時已經很喜歡景睿瞭,再說反正是妹妹的孩子,謝玉都沒說,他說什麼?有人想翻這醜聞他還要壓呢,當然不會對此主動采取什麼行動,皇傢的體面啊~~

對於當年的質子宇文霖目前在大楚的情況,我的設定是這樣的:他性情溫厚(景睿象他),是個深居簡出的閑散王爺,女兒雖與堂兄宇文暄要好,但他本人卻很少與外界交往,基本上是影子一樣的宗室存在。

這些設定會在以後的情節裡出現,但因為預想到有很多聰明的讀者會問:“為什麼沒有人發現景睿跟大楚一個王爺長得象啊?”所以事先透露一下。

另外,在古代背景下,沒有可以記錄下來的影像資料。景睿再象他爹,那也隻是象他年輕時候。一個不瞭解當年舊事的人,就算他既見過景睿,又見過那個目前一定胡子飄飄皺紋堆堆的大楚王爺,隻怕也不會把他們聯系起來。即使是念念,如果她當時不是跟蕭景睿面對面站在一起,也未必會造成那種讓人驚訝的效果。

也許有人會說:就算因為古代背景國與國之間長途人員流動有限,導致人們很難發現這父子二人之間的關聯,但他們畢竟長得很象,遲早會有人發現的。這個推論說的對。本文所呈現的就是這樣一個結果,他們被小蘇這邊的人發現瞭,**曝光啦~~

我想,這裡應該沒有象我傢表姐那樣死鉆牛角尖的人,非追著我問:“為什麼是小蘇他們先發現的?為什麼小蘇之前沒有人發現?”淚奔……情節就是這樣設定的啊,我好想抓著她的肩膀反問回去:“陳世美的同鄉那麼多,為什麼秦香蓮不來告狀的時候沒人發現他有老婆?”

可惜,她對於我,就象是夏冬對於小言那樣的存在,反抗不瞭……

這是再次淚奔的分割線

霖鈴閣所臨的這個人工湖湖岸彎曲,跟眾人目前所處的這個小亭的距離也不一致。有些地方植著楊柳,有些地方則隻有低矮花草,在這深夜之中望過去,隻覺得是或黑或灰的塊塊色斑,中間有些形影亂動,目力稍次一點的人,根本看不清到底是什麼。

“是援兵到瞭吧,他們跑來跑去的……”言豫津努力瞇著眼,想要看得更清楚些。

亭子間裡一片沉默。良久之後,蒙摯咳嗽瞭一聲,道:“照我看來,那更象是……謝玉從巡防營調來瞭些弓箭裝備……”

夏冬擰著言豫津的臉,後者想躲,卻因為亭子間太窄小,根本無處可去。

“小津,我居然還不知道你有夜盲癥?白天眼神兒不是挺好嗎?”女懸鏡使高挑著眉毛嘲笑道。

“你才有……”言豫津剛想反擊,臉上突然加深的痛感提醒瞭他這位是夏冬姐姐,反抗不得,隻好委屈地道,“我隻是到瞭晚上視力稍稍差那麼一點而已,離夜盲還遠著呢。”

“謝玉已經快黔驢技窮瞭,看來侯府門外他壓力很重。不過困獸猶鬥,雖然此地離岸上有些距離,但在某些地方架弓的話,射程還是夠的,各位不要大意瞭。”梅長蘇勸道。

“蘇先生放心,”蒙摯長聲笑道,“這大概也就是謝玉的最後一擊瞭。這種距離放箭,到這裡已經軟瞭不少,傷病者和女眷都靠後,有我們幾個,撐上一時半刻的沒問題……呃,夏大人,你去哪裡?”

“你不是讓女眷靠後嗎?”夏冬斜斜地飛過來一個眼波,“難道我不算女眷?”

不過她雖然話是這麼說,但也隻是玩笑瞭一下,便又重新站瞭出來,護在亭子的東南側。言津豫小小聲地咕噥瞭一句“本來就不象女人嘛”,也站到瞭前方。很快亭子間裡就圍成瞭兩層半扇形,內側是無武功護身的梅長蘇、俱都帶傷的卓氏全傢,外側則是蒙摯、夏冬、嶽秀澤、言豫津、蕭景睿和飛流,宇文念和宮羽本來也想擠到外側來,因為實在站不下瞭,又被男人們推瞭回去。夏冬不由咯咯笑道:“你們還真是憐香惜玉……”

話音未落,第一波利箭已經襲到,來勢比估計的更猛更密,格檔的眾人凝神以待,不敢大意,出手時俱運瞭真氣。岸上的弩手們也皆訓練有素,換隊交接幾無縫隙,那漫天箭雨一輪接著一輪,竟似沒有中途停頓過。到後來內息較弱的言豫津已是汗透錦衣,一個岔氣,漏擋瞭兩箭,幸有蕭景睿在旁閃過劍光卷住,順手把他推到後面,宮羽隨即從他手裡奪瞭兵器補位。

梅長蘇扶瞭言豫津在自己身邊坐下,叮囑道,“你快調一下氣息,運過兩個小周天,再沉於丹田凝住,切不可馬上散開,你的體質先天並不強,這一岔氣不好好調順,在五腑內會凝結成傷的。”

言豫津依言閉瞭眼睛,摒棄雜念靜靜調平氣息,一開始還有些神思渙散,後來漸漸集中精神,外界的嘈雜被擋於耳外,專心運轉一股暖息,浸潤發僵的身體筋脈,最後沉於丹田,一絲絲消去內腑間的疼痛之感。

等他調息已畢,再次睜開眼睛時,不禁嚇瞭一跳。隻見四周箭雨攻擊已停,大傢都神情凝重地看著岸上某一個方向,可他跟著去看時,又根本什麼都看不清,於是習慣性地拉住瞭蕭景睿的袖子問道:“景睿,岸上怎麼瞭?”

話剛出口,突然想起蕭景睿目前的情緒並不正常,忙轉頭看他,果然面白如紙,正想要找句話來安慰,蕭景睿突然甩開他的手,縱身一躍入湖,快速地向岸邊遊去。

“喂……”言豫津一把沒拉住,著急地跺跺腳。夏冬在旁嘆著氣道:“我們也過去吧。”

她這句話剛說到一半時,宇文念已經下瞭水,追著蕭景睿鳧遊的水痕而去,餘下的人相互扶持照應著,也結隊遊到彼岸。四月天的湖水雖已無寒氣,但終究並不溫暖,濕漉漉地上來被風一吹,皆是周身肅寒。蒙摯頻頻回頭看向梅長蘇,後者知道他關切之意,輕聲說瞭句:“不妨,我服瞭藥。”

其實此時聚於湖岸邊的人並不算太多。寧國侯與譽王的府兵們相互僵持著,都遠遠退於花徑的另一側。夏春和言闕果然都已趕來,眾人自小亭子間下水時他們倆就已迎到岸邊。隻不過兩人俱都性情內斂,夏春打量瞭師妹一眼,什麼話也沒說,言闕也僅僅問瞭一句:“沒事吧?”

“沒事沒事。”言豫津並不在意父親問得簡單,何況此時他已看清瞭岸上情形,整個註意力都已被那邊吸瞭過去。

湖畔假山邊,立著面色鐵青唇色慘白的謝玉,平日裡黑深的眼珠此刻竟有些發灰的感覺,譽王負手站在離他七八步遠的地方,雖然表情煞是嚴肅,面無笑紋,但不知怎麼的,骨子裡卻掩不住地透瞭股幸災樂禍的得意之情出來。

這兩人目前視線的焦點,都在同一個地方。

在沾滿夜露的草地正中,蒞陽長公主坐在那裡,高挽的鬢發散落兩肩,衣衫有些折皺和零亂。一柄寒若秋水的長劍握在她白如蠟雕的手中,斜斜拖在身側。那張淚痕縱橫的臉上仍殘留著一些激動的痕跡,兩頰潮紅,氣息微喘,脖頸中時時青筋隱現。蕭景睿就坐在她身邊,扶著母親的身體,讓她的頭靠在自己肩上,一隻手慢慢拍撫著她的背心,另一隻手捏著袖子,輕柔地給她擦拭被淚水浸潤得殘亂的妝容,口中喃喃地安慰著:“好瞭……我在這裡……好瞭……會好的……”

“他……他們呢……”蒞陽公主閉著眼睛,輕聲問道。

“有些傷……但都還活著……”

長公主緊緊咬著幹裂的下唇,深而急促地呼吸著,卻仍然沒有睜開雙眼。

夏冬壓低瞭嗓音問自己的師兄:“怎麼回事?”

夏春以同樣的音調回答道:“我接瞭你的訊號趕來時,看到譽王已殿下在門外,後來言侯也到瞭。謝侯爺說隻是小小失火,一直擋著不讓我們進去,本來都快要打起來瞭,長公主突然執劍而出,壓住雙方沒有起沖突,把我們帶到這裡……今晚到底出瞭什麼事?怎麼鬧成這樣?”

“唉……此地不便,回去再跟春兄說吧。”夏冬想到今夜瞬息之間命運迥異的這些人,不由得不心生感慨,搖頭嘆息。

這時梅長蘇發現蒞陽公主握著長劍的手突然收緊用力,抬瞭起來,忙提醒地叫瞭一聲:“景睿!”

蕭景睿微驚之下,立即按住瞭母親的手,輕聲道:“娘……這個劍,我來替您拿……”

蒞陽長公主搖瞭搖頭,仿佛終於恢復瞭些許力氣似的,將身子撐直瞭些,緩緩抬起眼簾:“你別擔心,千古艱難唯一死,娘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不會自盡的……”她一面說著,一面扶著蕭景睿站瞭起來,深吸一口氣,微微昂起瞭頭,執劍在手,語聲寒洌地問道,“那個大楚的小姑娘呢?”

宇文念沒想到她會叫到自己,愣瞭片刻才反應過來,“我、我在這裡……”

蒞陽公主將視線投到她臉上,定定地看瞭許久:“聽嬤嬤說,你給我磕瞭三個頭?”

“是……”

“他讓你給我叩頭的意思,是想要從我這裡帶走景睿嗎?”

“我……”宇文念畢竟年輕,囁嚅著道,“晚輩本來也應該……”

“你聽著,”蒞陽公主冷冷打斷瞭她的話,“當年他逃走後,我就曾經說過,我們之間情生自願,事過無悔,既然抗不過天命,又何必怨天尤人。你叩的頭,我受得起,可是景睿早已成年,何去何從,他自己決定,我不允許任何人強求於他。”

宇文念一時被她氣勢所攝,隻能低低地應瞭一句:“是……”這次她離開楚都前,父親曾徹夜不眠向她講述記憶中的蒞陽公主,桃花馬,石榴裙,飛揚颯爽,性如烈火。但見瞭真人後她一直覺得跟父親所敘述的大不一樣,直到此刻,才依稀感受到瞭一些她當年的風采。

這一番話後,蒞陽公主顯然已經完全穩住瞭自己的情緒,神色也愈發的堅定,慢慢推開瞭兒子的攙扶,向前走瞭一步,靜靜道:“景桓,你過來。”

譽王怔瞭怔,見大傢都看著他,也隻好依言過去,剛施瞭個禮,叫瞭聲“姑姑”,面前便寒光一閃,雪亮劍尖直指胸前。

“長公主……”夏春一驚,正想上前阻隔,蒞陽公主已開口道:“景桓,你今天來,是準備帶走卓傢人,對不對?”

譽王面對眼前的劍鋒,倒還算是鎮定,點瞭點頭道:“謝玉雖是皇親,但國法在上,不容他如此為惡,卓傢……”

“這種虛言就不必說瞭,你為的什麼我自然清楚。”蒞陽公主冷冷道,“我現在想讓你答應我兩件事,如果你應瞭,皇上那裡、太皇太後那裡,皇後那裡,我都可以不去說話,免你以後許多麻煩。”

譽王權衡瞭一下,躬身道:“姑姑請吩咐。”

“第一,絕不株連。”

譽王想瞭想,謝傢除瞭謝玉外,都有皇傢血脈,也都不是朝中有實職的人,本就不好株連,何況謝玉才是太子最有力的臂膀,折瞭他已達目的,其他的都無所謂,當下立即點頭,很幹脆地道:“好。”

“第二,善待卓傢。”

她這一條提得奇怪,除瞭某幾個人面無表情外,大部分人都有些困惑。

譽王用眼尾瞟見瞭卓鼎風的神色,怕他疑心,趕緊表白道:“卓氏一門是人證,首告有功,我一定會禮遇有加。哦,有些恩赦嘛,由我負責去向陛下求取。”

“我不是指的現在。我是指永遠。你可願以皇族之名為誓,無論以後卓傢是否還對你有用,你都不得對他們有任何不利的行動?”

譽王現在正是要拉擾卓鼎風以圖扳倒謝玉的時候,忙趁勢道:“本王敬卓莊主大義,又不是隻為利用他,姑姑若信不過我,發個誓又何妨?本王以皇族之血為誓,日後若有為難卓傢之處,人神共棄。”

蒞陽公主手中的劍慢慢垂落,這才徐徐轉身,強迫自己抬眼面對卓氏夫婦,眸中淚水盈盈,勉力忍住,低聲道:“我是自私的人,為瞭自己的孩子,瞞你們這些年,並無一言可以為自己申辯。但小女綺兒卻是無辜,她已歸卓門,縱然兩位對我夫婦沒什麼舊情可念,但請看在孩子份上,善待於她。”

卓氏夫婦默然片刻,最後還是由卓夫人出面答道:“卓傢是江湖人,隻知恩怨分明,不牽連後輩。綺兒是我卓傢的媳婦,若她攜子來歸,自有她應得的待遇,不須勞公主說情。”

蒞陽公主低頭福瞭一禮,淚水跌落草間,抬袖拭瞭,又環視四周一圈,道:“我有話要跟謝玉說,各位可願稍待?”

四周一片靜寂,似乎都已默許。蒞陽公主拍拍蕭景睿的手,將他留在原地,自己緩步走到謝玉身邊,示意他跟隨自己。兩人一起轉到假山另一側,避開瞭眾人的眼光後,蒞陽公主方直視著丈夫的眼睛,低聲問道:“謝玉,你恨我嗎?”

謝玉回視著妻子,似乎認真地想瞭想,道:“你今夜不來,他們遲早也能沖進來。何況我的確起瞭把所有人都殺掉的心思,也難怪你信不過我。”

“我不是指這個……”

“如果是指當年,我覺得……”

“我更不是指當年。就算景睿的事我對不起你,但在那之前,你對得起我嗎?”

謝玉眼中閃動瞭一下微小的亮光,沒有說話。

“你果然從來都不知道,我心裡想的是什麼……”蒞陽公主輕嘆搖頭,苦笑瞭一下,“我問的意思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妻之間本該相互扶持,可是今夜我護瞭自己三個孩子,護瞭卓傢,間接也護瞭你意圖滅口的人,卻唯獨沒有護你。而你……卻明明是我最應該回護的那個人……你不恨嗎?”

謝玉立即搖瞭搖頭,“如果你指這個的話,倒沒恨過。”

“為什麼?”

“因為你護也護不住。”

蒞陽長公主點著頭,慢慢道:“果然是這樣。我看到你居然如此大動周章,幹冒奇險也要滅口殺人,就猜到你犯下的事,已決非我這個長公主所能挽回的瞭。我能不能問一句,一旦你罪名坐實,會怎樣?”

“人死名滅。謝氏的世襲封爵隻怕也沒瞭。”

蒞陽長公主凝望著他,輕嘆一聲:“如果事情到瞭這一步,公公婆婆靈下有知,謝氏列祖列宗有知,他們會怎麼想……”

謝玉冷笑一聲:“成王敗寇,自古通理,先人們豈能不知?”

“難道你就沒有想過,要拼力保住謝氏門楣不致蒙塵嗎?”

這一次謝玉快速地領會到瞭她的意思,心頭一絞,暗暗咬緊瞭牙根。

“謝氏世傢功勛,歷代清名,豈可毀於一旦?”蒞陽長公主目色凜然,將手中長劍遞向丈夫,“我能為你,能為謝傢做的事隻剩這一件瞭。既然你今夜事敗,已無生路,那不如就死個幹脆,方不失謝氏男兒豪氣。”

謝玉神色木然,喃喃問道:“隻要我死,一切就可以風平浪靜嗎?”

“至少,我不會讓它翻到湖面上來。譽王隻是政敵,不是仇敵,他隻想要你倒,並不是非要拔掉謝氏全門。我會求見皇兄,請他準我出傢,帶著孩子們離開京城回采邑隱居。這樣譽王就不會再浪費心思在我們身上瞭。”蒞陽公主神情黯淡,眸中一片淒涼迷離,“我護不住你的命,但起碼可以護住你的名聲。你若嫌泉下孤獨,那麼等我安頓好孩子們,我就過來陪你,好不好?”

她的臉微微仰著,朦朦月色下可以看見她眼角的淚水,順著已帶星斑的鬢角滲下來,一直滴到耳邊。謝玉突然伸出手臂將她拉進懷裡緊緊抱住,吻著她的耳側,低聲道:“蒞陽,不管你怎麼想,我是真喜歡你的……”

蒞陽公主緊緊閉著眼睛,卻止不住奔流的淚水。二十多年來,她未曾有一次回應過丈夫的溫存,然而此刻,她卻將雙手環上瞭他的腰身。

可惜短暫的擁抱後,謝玉慢慢推開瞭她,也推開瞭她手中的長劍。

“謝玉……”

“對不起,蒞陽,”謝玉的臉隱在暗影處,模模糊糊看不清楚,“我現在還不想死,我還沒有到山窮水盡走投無路的時候……就讓該翻上湖面的風浪都翻上來吧,不鬥到最後一刻,誰知道勝負是怎麼樣的?大不瞭輸個幹凈,輸掉謝氏門楣又當如何?人死瞭,才真是什麼都沒有瞭……就算我要死,最起碼,我也要讓自己死的甘心!”

------------------------------

今天被人提醒,突然發現自己的收藏低得要死,吐血奔出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