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怕沈夏繼續找茬,李德華趕緊叫來瞭一位大姐,交代瞭幾句,笑著對沈夏說。
“同志,這位是李曉梅同志,是我們供銷社的老員工瞭,你想買什麼東西給她說。”
叫李曉梅的大姐親熱的拉著沈夏,一口一個大妹子,叫的沈夏都蒙圈瞭。
這位大姐著實有些自來熟。
李德華趁著沈夏愣神之際,朝王青青使瞭個眼色,帶著她趕緊溜瞭。
櫃臺的位置重新換瞭一個售貨員,笑容滿面的組織大傢排隊繼續買東西,完全沒瞭往日的傲氣。
“大妹子,你要買棉佈是吧?”李曉梅拉著沈夏站到離櫃臺比較遠的地方,笑著問道。
沈夏收回思緒,點頭回應,“是的,我要買七尺藍色的棉佈。“
李曉梅眸子閃瞭閃,身子往沈夏身邊湊近瞭幾分,低聲道:
“大妹子,咱供銷社有一批有瑕疵的棉佈,價格要比正常的便宜一半,你要嗎?”
沈夏聞言心裡一喜,供銷社所謂的瑕疵佈其實就是印染的時候顏色不均勻,其他跟正常售賣的佈沒差別。
一般瑕疵佈都被供銷社內部員工自己消化瞭,哪還輪得到外人。
稍微一細想就明白瞭,想來是供銷社對今天的事兒做出的補償。
有這種好事兒,沈夏肯定是不會拒絕的。
她從來都不是一個自視清高的人,她一直秉行的理念就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她可不想做王八蛋。
“要的,李姐,你看能多給我兩尺嗎?”她還想做兩件裡面穿的衣服,今天早上洗澡的時候,發現裡面穿的內衣上有好幾處補丁。
外面穿的衣服有補丁就算瞭,裡面的衣服也有補丁,沈夏就有點兒接受不瞭。
李曉梅大氣的說,“可以,別說多給大妹子兩尺,就是多給大妹子四五尺都可以。
我給你說大妹子,你今天的做法真是太解氣瞭,你不知道王青青那個小姑娘仗著自己舅舅是供銷社的主任,平日裡沒少排擠我們。
我們大夥兒早就看不慣她瞭,奈何我們沒有當主任的舅舅。
大妹子你今兒個可算是為我們出瞭一口氣。
你這個妹子,大姐認瞭。
以後你來供銷社買東西直接找大姐。”
沈夏扯瞭扯嘴角,原來那個目中無人的售貨員是供銷社主任的外甥啊,有這層關系,怪不得會狗眼看人低。
哼,可真是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她看李德華這個供銷社主任也不是什麼好人。
眼睛向前面站的地方看瞭一眼,李德華和王青青早已不見蹤影瞭。
溜的還挺快的!
“看來李姐跟我是一類人,都是直腸子,看不慣那些仗勢欺人的事兒,你這個姐姐妹子我認瞭,以後就要多麻煩姐姐瞭。”
多條朋友多條路,像李姐這種在供銷社上班的朋友,更是不多見。
既然人傢主動示好瞭,沈夏自是不會拒絕。
“說什麼麻煩不麻煩的,你以後可就是我親妹妹瞭,一傢人咱不說兩傢話。”李姐嗔怪的瞪瞭一眼沈夏。
沈夏趕緊笑著賠罪,“姐姐說的是,是妹妹的錯。“
李姐咧著嘴笑瞭笑,話鋒一轉,問道:
“妹子,你叫什麼名字,姐姐還不知道你叫什麼呢。”
沈夏拍瞭拍腦袋,一臉懊惱,可真是失禮,跟人都姐妹相稱瞭,居然忘瞭介紹自己
“瞧我這腦子,居然忘瞭這事兒,李姐,我叫沈夏,傢住大柳樹村。”
李姐禮尚往來也介紹瞭一下自己。
“妹子,我叫林曉梅,傢就在鎮上,以後有機會姐帶你去傢裡吃飯。”
沈夏笑著附和瞭一句,就將話題引到瞭佈上面。
“李姐,我待會還有點兒事兒,你看先給我把佈扯瞭,等下次來鎮上我再找姐好好嘮嘮。”
李姐拍瞭下大腿,懊惱道:
“啊呀,都怪姐,看著妹子親近居然忘瞭看時間,姐現在就去幫你拿佈,妹子,你看姐給你十尺棉佈,可以嗎?”
“可以,不過姐,有沒有白色的棉佈,我想要兩尺,我想做兩件裡面的衣服。”
李姐想瞭一會兒道:
“倉庫裡好像還有一些白色的棉佈,姐先去幫你看看。”
過瞭一會兒,李姐拿著兩卷棉佈過來瞭。
“妹子,倉庫正好還剩一點兒白色的棉佈,我看總共也就三尺左右,姐算你三尺,你全拿走,你看可以嗎?”
“可以姐,麻煩你瞭,你算一下,總共加起來需要多少錢。”多一些白色的棉佈。她可以多做兩件裡面穿的衣服。
內衣這玩意兒還是要勤換洗。
“三尺白棉佈,七尺藍色的棉佈,總共十尺,你給兩塊錢,佈票也給一半就好。”
沈夏掏出佈票和錢,數瞭數,遞給瞭李姐。
便宜娘給的兩塊九毛錢,賣完棉佈還剩九毛錢,給的佈票也剩瞭一半,這可真是意外驚喜。
出瞭供銷社,太陽已經高高掛在半空,火辣辣的照的人眼睛都睜不開。
出供銷社的時候她順便瞄瞭一眼墻上的鐘表,現在已是早上九點鐘瞭,也不知道黑市還營不營業。
好不容易來一趟鎮上,沈夏不想就這麼回去。
猶豫瞭片刻,還是打算去打探一下黑市的情況。
她剛在供銷社和李姐已經打探清楚黑市的位置瞭。
也不需要再找人打探消息,直接按李姐提供的方向走去。
黑市在一條隱蔽的巷子裡,乍一看跟普通的巷子沒區別,仔細觀察的話,巷子四周有巡邏的人,雖說他們藏的很隱蔽,沈夏還是察覺到瞭。
她從小警惕性就很高。
將垂在肩膀兩側的長辮子在後腦勺挽起來,一下子穩重瞭不少,趁著彎腰拍打褲腳的間隙,伸手摸瞭一把墻角處,隨後在自己臉上隨意摸瞭一把。
她來的匆忙,也沒帶個偽裝的東西,隻能想出這個法子。
在黑市還是不要讓人看到自己的真實面貌的好。
雖說她現在的偽裝聊勝於無,但能遮一點兒是一點,心裡也能有個安慰。
直起身,提著籃子走進瞭巷子
巷子很長,走瞭三四分鐘,才看到全貌。
巷子裡面跟外面完全是兩個世界,這裡更像是農村的那種集市,來來往往的人不少,就是沒有集市的那種熱鬧與隨意。
這裡面的人說話做事都很謹慎。
沈夏打量瞭一圈,發現這裡面買的東西不比外面供銷社的少,甚至有些是外面供銷社沒有的。
沈夏最後將目光瞄準瞭不遠處一個買雞的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