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媽媽搖搖頭,笑著說,“不用商量瞭,本來就是我兒媳婦兒自己要買房子,她喜歡就行。”
黃阿姨一臉不解,什麼叫“我兒媳婦自己要買房?”難不成買房子的錢不是周傢出的?
可是周傢兒媳婦不是鄉下來的嗎?她哪來那麼多的錢買房子?
三千塊錢可不是個小數目。
城裡人普通的傢庭,不吃不喝,需要攢三五年才能攢夠三千塊錢。
一個農村來的丫頭,靠下地掙工分就能攢三千塊錢?
黃阿姨覺得不可能。
農村她雖然沒去過,但她聽說過.。傢裡有個親戚傢的孩子下鄉去瞭農村。
據他寄回傢的信,農村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瞭。
攢三千塊錢?太遙不可及瞭!
黃阿姨臉上的懷疑太過明顯,沈夏三人就是想忽視都忽視不瞭。
周媽媽隻好怎麼實話實說,“就是你想的那個意思,這套院子是我兒媳婦自己掏錢買的。”當然,她都做好瞭給兒媳婦出一半房款的打算。
黃阿姨看著沈夏的眼神瞬間就變瞭,周媽媽的為人她還是很相信的。
她說買房的錢是兒媳婦兒出的就一定是兒媳婦出。
原以為跟外人傳言的一樣,周傢孫媳婦是個一無所有,粗俗又無禮的村姑。
粗俗無禮她沒看到,看到的隻有客氣禮貌。
一無所有?神特麼的一無所有。
人傢能憑自己在帝都買一套價值三千塊錢的院子,那些自認為很富有的人能買的起嗎?
所以嘛,什麼事兒都是耳聽為虛,眼睛看到的才是真的。
黃阿姨對那些在外面說沈夏閑話的老娘們嗤之以鼻。
打算下次見到她們的時候,要好好打打她們的臉。
“侄媳婦兒真厲害,年紀輕輕就能自己買的起房瞭,你放心,待會我就跟房子的主人說去,保準周一就把房子的事兒給你辦好。”
沈夏笑著道謝,“麻煩黃阿姨瞭。”
能靠自己買的起房子的沈夏現在在黃阿姨眼裡是高大的,她笑的特別和藹,“不麻煩,我跟你婆婆是好朋友,幫侄媳婦兒忙是應該的。”這會兒連侄媳婦兒都稱呼上瞭,聽的出對沈夏的喜歡。
哪有什麼事是應該的?沈夏嘴上沒再說什麼,心裡卻計劃著待會房子的事兒談好後,要請黃阿姨去國營飯店吃個飯,不能讓人白忙活一場。
她聽周媽媽說瞭,黃阿姨的一個兒子就在房管局上班,以後沒準兒還有要麻煩到人傢的地方。
總之,和黃阿姨搞好關系沒壞處。
等萬國慶從房子裡出來,黃阿姨傳達瞭沈夏的意思,“老萬,你這院子我侄媳婦兒看上瞭,價格……價格就按你說的,三千塊,侄媳婦兒一傢也是心善的,就不講價瞭,你看什麼時候辦手續。”
聽到房子能賣出去瞭,萬國慶第一反應是開心,隨即是滿滿的不舍。
這套院子是他爹留給他的,他一直保護的很好。
就是他沒本事,保不住這套院子瞭。
有一瞬間,萬國慶想著要不這套院子就先不賣瞭吧,兒子治腿的錢,他再想其他的辦法。
不過很快他就清醒過來瞭。
他傢現在這種情況,哪有朋友親戚們肯借錢給他。
就算有些念著往日的交情,願意借錢給他,也隻是杯水車薪,估計連兒子一天的住院費都不夠的。
罷瞭吧,既然已經決定要賣瞭,就賣瞭吧。
賣瞭院子的錢、除去給兒子治病腿的錢,剩下的錢還能在京郊買一塊宅基地,蓋幾間房。
等兒子腿好出院瞭,也有個落腳的地方。
“需要辦什麼手續,我這邊全力配合,不過……
賣房子的錢能不能今天就給一部分,我兒子還等著交住院費呢。”王國慶抹瞭一臉,一臉的無助。
黃阿姨下意識的看向沈夏。
“我可以給你交個定金,不過我們得簽個協議,剩下的房款周一辦理房子過戶手續的時候,我一手拿證,一手給你剩下的房款,讓黃阿姨幫我們做證人。”
萬國慶感激的點頭道謝,“謝謝小同志,需要我簽什麼協議,我現在就簽。”
就是個簡單的定金合同,免得萬國慶出瞭院門反悔瞭,亦或者有人出的價格比她高,他想要賣給別人瞭。
簽個合同,對她是一個保障。
沈夏今天出門的時候就將準備買房的錢都拿上瞭,這會兒身上背的貼身背包裡裝著四千多塊錢。
手塞進包裡掏瞭幾張大團結出來,數瞭十張,交給一旁的黃阿姨。
“黃阿姨,這是一百塊錢,你數數。”
黃阿姨接過錢數瞭數,十張大團結,一百塊錢,“侄媳婦,這是一百塊錢,沒問題。”
江寧點點頭,“我先交一百塊錢的定金,萬大叔,一百塊錢夠你交住院費吧?”
萬國慶趕緊點頭,“夠瞭,夠瞭。”
江寧又從包裡掏出紙和筆,遞給一旁的周知白,“你幫忙寫個定金合同,我說你寫。”
江寧把寫好的定金合同拿給萬國慶,“萬大叔,這是我給你一百塊錢的定金合同,你看看,沒問題的話在下面簽上你的名字。”
萬國慶仔仔細細看瞭一遍,當看到反悔要賠償的金融,剛剛裝進兜裡的一百塊錢瞬間覺得有些燙。
那不僅是給他兒子交住院費的救命稻草,還是拿捏他的三十張大團結。
一百塊錢他反悔瞭要賠人傢三百塊錢。
他哪敢反悔!
萬國慶本就沒有別的心思,這會兒更是嚇得不敢有瞭。
要不是今天周六辦不瞭房產轉移手續,他想立刻就將院子過繼過去。
萬國慶拿著一百塊錢趕緊去瞭醫院。
時間也到瞭吃午飯的時間。
“媽,黃阿姨,我請你們去吃飯,你們可一定要給我這個面子,我買房瞭,今天高興,就當是提前為我慶祝瞭。“
黃阿姨本來想要拒絕的,一聽沈夏這麼說,已經到嘴邊要推辭的話隻能咽瞭下去。
在帝都,去國營飯店吃飯,首選的就是帝都的特產——烤鴨。
一隻烤鴨,配上一份卷餅,再點一個湯,一個素菜,足夠四個人吃瞭。
等上菜的間隙,周媽媽和黃阿姨就房子的事兒又開始討論瞭起來。
沈夏不插嘴,乖乖的坐在凳子上聽她們交流。
不過聽到自己感興趣的事兒,她會默默的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