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運營、品牌化經營、規范化管理,這些詞在山民們的眼裡,很是陌生。
程赫費瞭不少的力氣,終於將他的意思給村民們說明白瞭。
其實道理很好懂,就好比實物代售一樣,經銷商也是要抽成占傭金的,這也是費用。
隻不過現在,這筆費用以別的方式支出而已,網絡方面也有各種花費。
山民們半懂不懂,知道大概是要出錢請人的意思。
雖然不懂,但他們很幹脆的就同意瞭。
為什麼?因為這是程赫向他們提出來的。
程赫與村長不同,村長愛占便宜,提到錢就喜歡往自己口袋裡兜。但程赫很實在,前面替大夥幫瞭多少忙,出瞭多少力,從來沒有提半個錢的事情,大夥心裡都有數。
這會兒他提到瞭錢,那肯定是為瞭大夥的長遠考慮,不是要占便宜,這當然要贊同瞭。
道理也懂,錢少一點,但能接的活多一點,可以幹久一點。
他們不懂什麼網絡運營,反正一切事情都交給程赫去辦,到時候花費多少扣多少,剩下的再算他們的工錢就行。
程赫同大夥商量過,大夥都同意,以後的事情,他就可以自己作主瞭。
正事說完,大傢繼續吹牛侃段子,唱唱山歌,不亦樂乎。
現在他們是心滿意足瞭。田地裡的收成,可以顧日常生活開銷。竹編要是能一直紅火下去,傢裡就有活絡錢用瞭。
以前不敢供孩子上高中、上大學的,現在傢裡都有底氣瞭。
甚至有些人還想著,趁現在還不算太老,多編織幾年,說不定還能蓋上新房子,傢裡的孩子好說媳婦。
一個個憧憬著明天,都笑得樂開瞭懷。
這一切,都是程赫回來後,帶給他們的。
程赫不是村長,卻做瞭連村長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們對他心懷感激。
程心心被爸爸抱著,起初聽他和別人說話,還能忍一會兒。可他總是不停的說啊說,說啊說,好像永遠說不完一樣,都不看她。
她快不耐煩瞭。
“爸爸,爸爸,我要回傢……”她開始撒嬌。
程赫的事情已經說完,笑問道:“這不是還早嗎?回傢幹嘛?”
程心心開始動腦筋找理由:“回傢……回……回傢看吧啦吧啦小魔仙。”
那是她百看不厭的動畫片。
當然,程赫也知道,她隻是在找吵鬧的借口,她不喜歡爸爸總是和別人說話,而不理她。
一句話,在找存在感而已。
現在的小孩子,都鬼精靈一樣。
程赫說道:“好好好,回傢,回傢,咱們回傢看電視嘍……”
程心心立即笑嘻嘻地附和:“回傢,回傢,咱們回傢看電視嘍……”
父女倆說話的樣子,幾乎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這一刻的溫馨,讓程赫對生活很滿意。
老天或許曾虧待過他,但這一刻,他是幸福而滿足的。這就夠瞭。
程心心忽然摟著他的脖子,沒頭沒尾的說一句:“爸爸,我愛你。”然後在他臉上親一下。
那麼認真,那麼真誠。
程赫心頭一暖,感覺什麼都值瞭。
……
回到傢,程赫打開電視,給女兒播放動畫片。
不知道為什麼,像這樣的動畫片,她哪怕是第一百次看,都能看得哈哈大笑。程赫有時候想,別傢的孩子是不是也這樣?
她甚至能一邊看,一邊跟著念臺詞,然後看到笑點還跟著笑起來。
孩子的世界,真是不可思議。
程赫坐在旁邊,刷刷手機,看看新聞。
最近以來,他一直比較關註藝術類、收藏類的新聞熱點。因為村裡竹編產業,和他手上持有的隕石。
隨手劃拉間,他看到瞭一個熟悉的身影,江謙江老藝術傢,被國傢雕刻藝術中心授予終身成就獎。
新聞裡說,自從上次在香*港國際會展中心,他的黃楊木雕刻作品“飛天”亮相而獲得一致好評後,就接到瞭國內許多大型雕刻展的邀約。
凡是他所到之處,展會必定爆滿,這既體現瞭人們對藝術的追求有所提升,也反映瞭老藝術傢的卓越精湛的藝術水平。
總之,因為那一次的成功,江謙這個老藝術傢的聲望又著實升瞭一步。
現在被國傢雕刻藝術中心授予“終身成就獎”,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
可以說,在雕刻界,江謙這個老藝術傢算是一時風頭無兩。
而附著連帶的話題,自然也逃不開在香*港國際展會上,他將一件民間藝術品帶上展會後,立即帶火瞭一個民間藝術的事情。
這無疑是一件雙贏的舉動。
誰都知道,現在到瞭復興老藝術的關鍵時期。很多人都有心致力於此,但是有心而無力的人太多瞭。
很多民間藝術薈萃,將要消亡在歷史的長河裡。
如果能為此做些什麼,那不是功德一件?
所以,江謙隻要在新聞上出現一次,對桃花村竹編藝術的話題,就會帶來一次流量。
所以,現在桃花村每天仍然有訂單新增。
程赫非常激動。
一手好牌啊,可千萬要打好瞭。不然這一切毀在他的手裡,豈不是可惜?
……
時間悄悄的溜瞭兩天走。
程赫傢裡依舊是桃花村竹編的臨時辦公基地,小院子裡依舊堆滿瞭待發的貨品,趙思在和溫雪依舊奮戰在客服第一線。
而程赫,繼續在網絡上蕩著,為桃花村竹編產業規模化發展,尋找新的商機。
溫雪安安靜靜的做事,而趙思在一邊運指如飛,一邊嘀咕道:“誒,我跟你說啊,客服的事情你得加緊考慮瞭。你們村長找到我,說周邊幾個村有孩子想到咱們學校報名上學,我有我的事情要處理瞭。”
現在,她已將桃花村小學直接說成“咱們學校”,她沒把自己當外人。
程赫不由得看瞭她一眼,笑著說道:“好的,要不我先在網上招聘得瞭。對瞭,別的村報名的孩子多嗎?”
桃花村小學修繕得高級而現代的事情,早就傳遍瞭附近的村莊。那些來看過新學校的孩子們,早就回去跟傢長們繪聲繪色的描述。
超級現代化的學校,其設施甚至已經超過瞭市級小學的標準,沒有人不動心。
而更關鍵的,是桃花村離附近幾個村莊近,至少比他們去鎮上近,這是個更大的優勢。
趙思在是小學現代化設施的捐贈者,又是唯一會操作這些器材的老師,所以,小學內的大小事務,基本上都少不瞭要過問她。
鄰村的人想把孩子送到桃花村小學,他們隻是找到瞭村長程紅源,但村長最終也是先問問趙思在的意思。
她當然滿口同意瞭。
村小學建得這麼好,當然是希望讓更多孩子受益瞭。她不清楚各村子間的矛盾,但孩子隻是孩子而已,不應該被大人的恩怨牽扯上。
說不定,孩子們混在一個學校讀書,有瞭感情基礎,也有利於將來的團結呢。
趙思在一邊操作電腦,一邊回答:“具體數目還不清楚,目前三四十個總是有的吧。”
現在離開學還早,一些人聽說可以報名後,會帶來更多人的報名。
桃花村小學會越來越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