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裡回來後,程赫就再也無法清閑瞭。
無數的生物制藥公司、美容品研發公司、保健品研制公司等,都派瞭代表過來找他洽談。
每天都有流水一樣的汽車,從外面開進桃花村,山路太窄,有時候還堵車。
他們肯定沒有蘇有月消息靈通瞭,晚瞭這兩三天後,才陸續找到桃花村來。
程赫一傢連著一傢的談著。
他漸漸想著,自己那一片蘇蘭可得保護好瞭,覬覦的人太多瞭。
總有那一兩個心思壞的,生意談不成要急眼,這個應該提防一下。
其實他也知道,別人偷走瞭也沒用,偷走瞭,這蘇蘭大概就變成瞭普通的蘭花。雖然可能還是稀有品種,但元素含量可能就不一樣瞭。
程赫傢裡來這麼多人拜訪,也引起瞭村裡其它人的關註。
通常開車而來的客人,至少表明他有錢。桃花村很少有這麼有錢的客人來。
所以這樣的現象,可以說是桃花村少有的大場面瞭。村裡人都非常驚訝,甚至還帶著點羨慕。
程赫傢怎麼有這麼多有錢的客人?
其實村裡人還是非常認同程赫的。
他看著和別的很多年輕人都不同。
他不大吹牛,性格也很溫和淡定,沒看到他跟誰鬧過什麼意見,為人處事也很妥當,挑不出毛病。
他不像別人鋒芒畢露,但就這麼溫和的過著,卻給桃花村悄悄帶來變化。
桃花村的竹編產業,由原來的無人問津,到現在新聞上、電視節目上、網絡上都被人稱贊,到現在傢傢都能憑這個賺點錢,甚至還建成瞭定點的辦公室,村裡還開瞭兩傢快遞點,這不都是他帶來的?
村小學荒廢多少年瞭,他回來後,立即說要出錢修繕小學,沒過兩個月,村小學就發展得這麼繁華瞭,這不都是由他開的頭?
表面看他性格不突出,不愛吹牛,不油腔滑調,但悄悄辦的這些事情,卻不是別人輕易能辦到的。
對他這樣的人,無疑是最讓人敬佩的。
然後看到他傢突然來這麼多客人,一些人便想著,不知道來的這些都是什麼人。
程實爸看到這樣,立即想起程赫前些天找他說的事。
他說他在拉投資,拉到錢後可能會給全村來一個大重建,建一個旅遊村。
見到這個場景,他就知道,這事有眉目瞭。
那可是全村的大事啊!
程赫這人真是有辦法,說一是一。看著他平時動作不大,不聲不響就辦成瞭這麼大的事!
他記著程赫說過的話,事成之前先不聲張,於是便私下找程赫,問有什麼要幫忙的,可以跟他說。
不能光他一個人忙著,別人都不出力。做人不能這樣。
程赫還正想找人幫忙來著。
於是便說道:“叔,我先前在你們傢地裡種的那些蘭花,您知道吧?現在很值錢瞭,怕人偷,要照看著。”
程實爸頓時明白。
就是這些蘭花,可以拉到大額投資。
他沒什麼不肯相信的。程赫這人是言而有信的人,他說什麼必定是什麼。
前面他說村裡的竹編可以賣錢,就真的賣到錢瞭;他說竹編可以出國,就真的接到國外的生意瞭。
現在,他說這些蘭花值錢,那就必然是值錢的。
哪怕現在程赫說,這蘭花是金子做的,他也願意信。
值錢的東西,要好好保護起來,這道理誰都懂。
於是,他悄悄和幾個嘴巴嚴實的人透露瞭一點點,大傢輪流把這些蘭花給看著,日夜都不能離開人。
反正嘛,白天大傢除瞭種田外,也是做些竹編,在傢編也行,坐在田地旁邊不也能編?
晚上搭個篷,各傢派一個人,輪流在田地守一夜。
對瞭,傢裡養瞭狗的,把狗也牽來。
從今天起,凡是看到來桃花村的陌生人,都警醒一點。
……
轉眼之間,到瞭程赫傢裡上梁的日子。
有的地方為瞭省事,直接把房子完全建好後,也稱“上梁”。
但程赫還是遵循著傳統,上梁就是真正的上梁,是房子建好瞭框架後,上最後那道主梁。上梁時房頂是沒有瓦的。
上梁是大事,要選個吉時,要祭神,要貼上梁對聯,要掛上紅綢,要宴賓客等等。
一應事務請村裡一位長輩替程赫操持,這些舊禮,程赫懂得沒那麼全,一不小心鬧瞭笑話,那就不好看瞭。
這一次宴賓客,程赫幾乎把全村的人都請遍瞭。
桃花村裡其餘人傢做什麼喜慶事也是一樣,基本上全村人都會去,恭賀一番,送送人情,禮尚往來。
而這樣的大型酒席宴,程赫一個人肯定完不成,少不得又是要請農傢樂的人幫著代辦瞭。
程赫提前幾天跟人說好,給錢讓他們代去采購菜品,準備酒宴用。
村裡人進瞭程赫傢,第一時間自然是看看他傢房子建得怎麼樣,是否氣派等等。
新房子嘛,肯定要是一番新氣象。
但是一跨進院門甚至就連那院門,都是那樣與眾不同。
陸文鵬為瞭應對今天的“上梁”,專程做瞭很多準備工作。
他知道,今天村裡大部分的人,都將會來觀看程赫的新傢。而他們看過後的感覺,將會直接影響到桃花村全部改建的工程。
如果他想盡快完成桃花村改建的目標,就要好好利用今天這個機會。
如同先前他對程赫說的話一樣:他不喜歡征求顧客的意見,他要用自己的作品征服顧客。
所以,為瞭今天,他可以說把全部的本事都拿出來瞭。
除瞭沒有“上梁”外,其餘該完成的地方、該展示的地方,他全部都建好瞭。
從院門開始,到小院內部,到正屋的兩層樓,都精心的展示瞭出來。
他很清楚,現在他的顧客是桃花村人,而他的作品,正是要征服這些土生土長的山村人。
事實上,村裡人進到程赫傢,就已經感受到瞭他的精心設計。
他們感覺,這房子好像真的不一樣瞭。
比如院墻,樣式還是那種樣式,但是前門加上瞭與正屋風格匹配的飛簷,非常適合他們的審美,覺得就應該那樣!
一些人感慨道:“我小的時候,院門就是這樣建的,就是後來建的房子為瞭省錢,能省則省,把這些用處不大的地方都給省掉瞭。其實就應該這樣,好看!”
“是的是的,像這樣的還是好看些,看看現在鎮上建的新樓房,都沒有這種樣式好看。”
“黑子請的師傅,有點本事啊!他怎麼知道我們這裡的老樣式?”
“說良心話,咱們村裡的水泥匠,怕是整不出這麼好看的東西。老根啊,我這麼說,你別心裡不舒服啊!”
“叔,您別這麼說,我有幾把刷子,我還不清楚嗎?別人是大城市裡來的大師傅,我心裡還能連這點數都沒有?人傢弄的好,我心服口服。”
“誒,這院子這樣一弄,的確是好看,也不耽擱事情。要曬臺有曬臺,要歇涼有歇涼,看著好像比原來大瞭啊!”
一些人走進瞭院子,又開始七嘴八舌的議論著。
院子還是原來那麼大,但經過合理的規劃後,確實就是看著舒服瞭。
而且它還不耽誤平時的農活需要,該幹嘛幹嘛,能用,還好看。沒人不服氣。
大城市請來的設計師,就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