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6:20分。
離龍華寺閉寺,僅剩10分鐘。
誠如申張正義對洛冉作出的保證,到達現場後,劉隊立刻開啟隨身警用擴音喇叭,疏散人群:
“各位信徒、遊客朋友們,馬上就到龍華寺閉寺時間瞭,還請大傢現在有序退場,過程中不要推搡、避免發生踩踏事故,龍華寺每天早上8點都會對外開放,歡迎大傢日後常來!”
話落。
隻有零星少部分人邁開雙腿,往寺門外退場,其餘大部分人就跟木頭一樣,還杵在原地不動。
很明顯,他們不想錯過接下來的重頭戲!
見狀,劉隊眉頭頓時皺瞭起來,既然好話勸不動的話,那他便不準備繼續“客氣”瞭。
“好瞭,接下來是我們警方辦案時間,無關人等一律退場,否則的話,我可不介意請你們到分局喝杯茶!”
話音落下,緊接再起。
“大傢夥都散瞭吧,趁現在還沒到晚高峰時間,路上不堵車早點回去,要是再磨蹭磨嘰,等到瞭晚高峰時間,大傢夥晚飯可就得在路上吃瞭。”
打一“巴掌”後,再給一顆“甜棗”。
劉隊關切的話,頓時博得眾人的將心比心,當即,眾人紛紛動瞭起來,走出寺外,打道回府。
————————————————
下午16:45分。
無關信徒、遊客們全部退場後,原先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龍華寺,一時間竟變得有些冷清起來。
不過好在這個點的太陽還沒有落山,所以寺內無論光線還是溫度,並沒有真正的“冷清”。
大雄寶殿內。
那18位誦經的僧人們已退回瞭寮房(僧人宿舍),現場就隻剩下劉隊二人、空覺、空凈、小乞兒、以及洛冉。
至於舒靈、白思寧、藍天心,在洛冉強烈堅持下,她們隨老王一起返程回去。
畢竟,明天上午,她們就要迎來壓力最大的科目三考試,所以今晚勢必不能在龍華寺久留。
……
此刻。
殿內所有人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氣氛低沉如水。
倒是小乞兒整個人顯得最為活潑,他雖然不說話,但就這麼坐在空凈身邊,手上拿著空凈那把破蒲扇,一直在給他扇著風。
不時地,小乞兒還會把扇子調轉方向,給洛冉也帶來絲絲風涼。
自打空凈出現後,小乞兒便不再是小乞兒瞭,而是有瞭長輩呵護疼愛的“寶貝”。
約莫半晌之後。
居於佛像之下、首位之上的空凈,看瞭眼滿地狼藉後,心中自明。
他對著空覺住持,語氣復雜道:
“師弟,你還記得師父臨終前,告誡我們三個的話嗎?”
聞言,大傢目光看向空覺,卻發現後者雙眼微瞇,滿不在意道:
“師父已經圓寂二十年瞭,他老人傢臨終時說得話,早就跟不上現在這個時代瞭!”
“所以,這便是你公然違抗師命的理由?”
空凈無喜無悲,問道。
空覺面色霎時一變!
【違抗師命】對於普通人而言,哪怕做瞭,那頂多隻會受到良心上的譴責,可能也就幾夜睡不著覺罷瞭,並沒有什麼特別大不瞭的。
但對出傢人,尤其是修行到住持、方丈級別的出傢人來說,一旦承認自己【違抗師命】,冥冥之中便會有業障加身、滋生心魔,使得佛法修行不得圓滿。
“不,我沒有違抗師命!
師兄,你休要胡說!”
空覺厲聲喝道,同時手指在快速撥弄著,手上那串金絲楠木佛珠。
空凈目光看瞭眼佛珠,又看瞭眼空覺,緩緩搖頭說:
“師弟,你著相瞭,貪嗔癡三毒你現已全破,自明日起,龍華寺住持之位你暫且卸下,前往禪...浮屠塔閉關,靜心修行佛法。”
空凈本想懲戒空覺,罰他去【禪堂】面壁思過,但顧念師兄弟手足之情,最終還是讓他去【浮屠塔】,伴著師父遺骨舍利靜心修行。
聞言,空覺當場色變,他怒目沖著空凈,急聲道:
“師兄,你這樣做於我不公!
在你行腳雲遊這五年,寺裡一應大小事務全由我來掌舵,我讓龍華寺聞名全國、蜚聲海外,每日入寺上香的香客數以萬計!
這一切盡是我的功勞,你現在一回來就想取我而代之,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空凈聞言,面色罕見地出現情緒波動,他很失望。
“師弟,你我皆是出傢人,應當明白龍華寺不屬於你我任一人,它隻應屬於眾生,我們不過是在替眾生看守罷瞭。”
“師兄,你清高、你瞭不起!請你睜開眼好好看看,你走的這五年寺裡發生瞭什麼變化!”
空覺情緒驟然變得激動,他手指著大雄寶殿後方,三尊金光燦燦的佛像,說:
“我將龍華寺商業化,收門票、立功德箱,用收上來的信徒【善財】為佛祖重鑄金身,這可是大功德!”
“此外,我又用這筆【善財】移栽瞭18棵菩提樹入寺、修繕瞭僧人房舍、加固瞭安放遺骨舍利的浮屠寶塔......
在我的帶領下,龍華寺蒸蒸日上、欣欣向榮,敢問師兄我何錯之有,讓你要卸下我的住持之位?!”
話落。
空凈臉上失望之色更甚,他閉上瞭眼,明白現在多說已再無任何意義。
取而代之地。
洛冉搖瞭搖頭,星目凝望空覺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住持大師,現在的你難道已經忘瞭,當初皈依佛門、剃度出傢時的初心瞭嗎?”
空覺猛地呆愣住!
他看瞭眼洛冉,然後又看向閉眼不語的空凈,喃喃道:
“我...我真的錯瞭嗎......”
良久之後。
空凈雙眼睜開,古井無波的眼中悄然生出波瀾。
他看向空覺,娓娓開口:
“師弟,當初師父收下我們三兄弟時,他便知你執念深重,故授你法號【空覺】,望你日後時時警覺不被執念所縛,唯有放下心中執念,方能自在從容、得見真我。”
“功名利祿皆似過眼雲煙,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必傷身痛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苦厄;
凈律凈心,心即是佛;
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空凈話音浩渺,時而近在耳畔,時而又遠在天邊,如春風化雨、又如夜雨滌塵。
他正坐在金身佛像下,沐浴夕陽金輝,生公說法、寶相莊嚴。
這一刻,他便是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