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作者:黑桃小A 字數:2300

“無字書?會不會書上字是用特殊墨水寫的,需要用火烤或者浸水才能顯現出字跡?”

洛冉狐疑道。

“在你來之前我已經都試驗過瞭,沒有用,確實是無字書無疑。”

張魁苦笑說。

洛冉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書坊,可這裡的書為什麼全都無字?

這時,王超試著說出自己看法:

“會不會因為這裡是鬼城,是人死之後生活的地方,所以這些書不是給活人看的,而是給死人看的,所以才沒有字寫在上面?”

聞言,洛冉古怪看著王超,說:

“超哥,你可是在【東部戰區】蛙人部隊服役過的特種兵啊,在黨的熏陶下不是應該信仰社會主義麼,怎麼還會信這些怪力亂神的事......”

"額,這個......"

王超臉一紅,尷尬撓瞭撓頭。

噠,噠!

就在這時。

拉妮和美依芽兩人邁著小碎步,懷抱釉裡紅瓷瓶和元青花罐子來到書坊,開心說道:

“薑蘭,你快看我們找到瞭什麼!”

“釉裡紅?!

元青花?!”

即便不依靠【去偽存真】,單憑洛冉現在的眼力,一眼就能認出拉妮和美依芽懷裡的瓷器。

然而,下一秒。

當洛冉看到元青花罐子上,那條不怒自威、栩栩如生的五爪神龍後,勃然色變!

同一時刻,張魁眼球暴凸,整個人呆若木雞,就像丟瞭魂!

洛冉,張魁彼此對望一眼,異口同聲:

“這裡不是鄭和的墓!”

唰!

拉妮、美依芽、王超三人臉色陡變,面容駭然震驚!

要知道大傢此行最初目的,就是要找到鄭和墓,而且從陶俑廣場那14座文臣武將陶俑,以及開啟青銅巨門的機關來看,有關墓主人身份的線索全都指向鄭和。

然而眼下,這個結論竟然被推翻瞭?

而且還是被團隊中最有威望的兩人,同時推翻瞭!

“薑蘭,張魁,你...你們怎麼確定這裡不是鄭和墓?”

拉妮立刻問。

洛冉手指拉妮懷中元青花罐子,指著罐子上畫的那條五爪神龍,說:

“拉妮,你應該知道龍尤其是五爪龍,在我們中華文化裡代表著什麼吧?”

“嗯,我知道,五爪龍代表至高無上的皇權,在中華文化裡是皇帝的專屬象征,薑蘭,你是想說這裡不是鄭和墓,而是一座皇帝陵?”

拉妮疑聲道。

“嗯。”

洛冉輕嗯一聲。

“可是薑蘭,隻根據出現的五爪龍圖案就斷定這裡是座皇帝陵,會不會有些武斷瞭,畢竟有可能這個五爪龍元青花罐子,是當年明朝皇帝賞賜給鄭和的,而鄭和在自己死後把它一起帶進瞭墓中陪葬。”

拉妮說出自己的看法。

洛冉沒有說話。

負責解答拉妮的是張魁,他說:

“拉妮,紙上得來終覺淺,你在大學雖然一直研究我們中華文化,但中華有很多文化習俗是書本上學不到的;

就比如這個五爪龍元青花罐子,五爪龍是皇權象征,是皇帝的個人專屬,即便這罐子是皇帝賞賜給鄭和的,但歸根結底鄭和隻擁有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

換句話說,鄭和作為臣子,無權使用帝王禦用之物為自己陪葬,如若使用那就是僭越行為,按照大明律例當以謀逆罪論處,誅連九族!”

洛冉補充說:

“拉妮,在我們國傢歷代王朝中,帝王賞賜給臣子的禦用之物,對臣子及其背後傢族而言是莫大的榮耀;

他們恨不能將它開堂設祠供奉起來,在傢族中世代流傳,根本不可能把它帶入墓中為自己陪葬,永不見天日。”

聞言,拉妮等人釋然點頭,旋即王超問瞭一個關鍵問題:

“如果這裡是皇帝陵的話,那又是明朝哪一位皇帝?”

拉妮皺著眉,咦瞭聲說:

“咦,不對啊,明朝那些皇帝,不是都葬在瞭你們國傢D都明十三陵裡面嗎?而且我們孔雀國距離你們國傢路途遙遠,中間還隔著海洋,怎麼會有皇帝被埋葬在這兒呢?”

洛冉星目一凝,意味深長說:

“拉妮,我國明朝國祚傳承276年,一共出瞭16位皇帝,而D都明十三陵裡隻埋葬瞭其中13位,另外還有3位皇帝並不在其中;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被埋葬在金陵城,也就是今天的【明孝陵】;

明景帝朱祁鈺,死後被埋葬在D都玉泉山,他的皇陵名為【景泰陵】;

以上15位皇帝的皇陵都有跡可循,均在我國國內,唯有一人不知所蹤,直到今天世人都不知道他的皇陵究竟在哪,他就好像從歷史上完全消失瞭一樣。”

話落。

美依芽沒有什麼反應,但拉妮和王超兩人卻大驚失色!

尤其是拉妮,她興奮得直接原地跳起來,差點脫手將懷中的元青花罐子打碎。

“薑蘭,我記起來瞭!

消失的那個人是朱元璋的嫡孫,明朝第2位皇帝,年號建文的建文帝朱允炆,他雖然隻當瞭短短4年皇帝,但確實是歷史承認的名正言順皇帝!”

洛冉臻首微點,繼續說:

“建文元年(1399年),年僅21歲的朱允炆登基稱帝後,迫不及待削藩,意圖削除他那幾個兵強馬壯、老謀深算叔叔們的兵權;

當時建文帝朱允炆的親二叔,燕王朱棣,也就是後來的永樂皇帝,自然不肯乖乖就范,於是起兵反抗發動靖難之役,於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帝都應天(今南京),成功奪得大明帝位;

兵敗之後,建文帝朱允炆就此下落不明,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在哪;

歷史上,有人說朱允炆兵敗之後,深知大勢已去便自焚於應天皇宮中;

也有人說他換上太監服飾,喬裝改扮,趁著夜色成功逃出瞭皇宮......”

洛冉話落。

張魁接過話匣,道:

“目前史學界更加傾向於第二種說法,認為當年建文帝朱允炆成功逃瞭出去,並沒有落入朱棣手中;

公元1402年,是建文四年,同時也是永樂元年,朱棣取代自己的大侄子朱允炆登基稱帝後,飽受朝野質疑,群臣百姓中有相當大一部分人,認為他是篡權奪位的亂臣賊子,他當皇帝名不正言不順;

因此,朱棣非常清楚,隻要建文帝朱允炆還活在世上,對他和他建立的永樂政權來說就是巨大威脅,所以他登基稱帝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四下搜尋朱允炆的蹤跡;

據傳,當年朱棣派鄭和七下西洋的真正目的,並非為瞭向西洋諸國宣揚天朝國威,進行經濟貿易,而是借這個由頭出海搜尋朱允炆下落,以防他逃竄到西洋諸國,借外族之手東山再起!”

......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