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也有九歲瞭,之前是他太小,你建議朕緩兩年再立他為太子。
朕看現在差不多瞭。”
寧婉這次沒有反對,她的兒子都就九歲瞭,足以當太子瞭。
這些年趙氏將生瞭庶長子周誠的賢妃拉攏瞭,還幾次三番地想將周誠記在她的名下。
周榮當然不可能同意將周誠記在趙氏的名下。
周誠已經是長子瞭,若是再記在趙氏的名下,那就是嫡長子,按禮法該被立為太子。
周榮心目中的太子隻有一個,那就是他和寧婉的兒子平安。
再說周榮對周誠真不是多喜歡,雖說是第一個兒子,但是太平庸瞭,人還蠢。
說周誠蠢,真不是周榮對他的偏見,而是實話。
朝堂上下但凡是長瞭眼睛的都能看出他討厭皇後趙氏,討厭趙傢,可周誠倒好,非要跟趙氏和趙傢親近。
不止如此,周誠今年也十六瞭,到瞭能娶皇子妃的年紀。
周誠居然主動找周榮表明他喜歡上瞭趙傢的一個姑娘,算輩分是趙氏的親侄女。
當時周榮氣得就想狠狠給他兩腳,選哪傢的姑娘不好,選趙傢的?
真要是因為喜歡,周榮還不至於那麼生氣。
可周誠想娶趙傢姑娘為皇子妃,為的是得到趙傢的堅持。
周榮還查到周誠跟他母傢的一個表妹有瞭私情,都山盟海誓過瞭,結果為瞭得到趙傢的支持,周誠就直接拋棄親表妹瞭。
對周誠的所作所為,周榮是一百個看不上眼。
真要立瞭周誠當太子,甚至是周誠以後當瞭皇帝,怕是也隻能成為趙傢的傀儡。
趙傢這些年真的是不安分,借著宮裡有個皇後,大肆擴張勢力,私下裡更是做瞭不少違法亂紀之事。
周榮登基那麼多年瞭,根基已穩,是時候可以除瞭朝堂上那些蛀蟲瞭。
這次立平安為太子,就是極好的機會。
第二日早朝,周榮就直接宣佈他想立平安為太子,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
反對最厲害的就是周誠的母傢還有趙傢瞭。
寧婉正在插花,這時宮人稟報平安過來給她請安,她便讓平安進來瞭。
九歲的平安瞧著跟個小大人似的,經過多年調養,還有蘭遠庭留下的方子,不說平安有多強壯,但九歲的他跟同齡人已經沒什麼差別瞭。
隻是蘭遠庭也早就說瞭,因為先天原因,平安雖然能習武,但是終身別想在武藝上取得什麼太大的成就。
這話翻譯一下就是平安這輩子就隻能學些花拳繡腿,更高深的就不行瞭。
寧婉和周榮都很失望,他們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文武雙全瞭。
還是周榮安慰寧婉,“作為上位者,高強的武藝隻是錦上添花。平安不缺能保護他的人。”
寧婉也不是想不開的人,很快就將那點遺憾壓下。
可能老天爺奪走瞭一樣東西,就會在其他地方補償你。
對平安正是如此。
不能習武的平安,卻十分聰慧,甚至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周榮私下裡還跟寧婉說過,“我看平安比我這個當老子的強,我小時候還沒他這般穩重聰慧。
江山後繼有人啊。”
別人聽到周榮這話,可能會誠惶誠恐表示,皇上您還正當盛年,平安還小什麼什麼。
寧婉卻不會說這些,她隻會含笑表示,“平安還需要您這個父皇多教導。否則別人看他年紀小,肯定會欺負他。”
寧婉看著緩緩朝她走來的平安,眼前不由浮現平安剛生下來那小小的模樣。
那時候她還擔心不能將平安養大,那仿佛都是上輩子的事瞭。
想到這裡,寧婉不由思緒萬千。
這時平安來到寧婉跟前,端端正正地行瞭禮,“兒子見過母妃。”
“起來吧,坐吧。”寧婉吩咐人端瞭個椅子。
平安很快坐下,這才道,“母妃,父皇今日在朝堂上說要立兒子為太子。”
寧婉點頭,“嗯。這事母妃知道。”
平安皺瞭皺眉,“母妃既然知道,為何不告訴兒子呢?”
“早告訴你,或是晚告訴你,這有什麼區別嗎?”寧婉反問。
平安一噎,隨即道,“大哥今日攔住兒子,說瞭一堆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話。”
寧婉眼裡浮現一抹諷刺,“你是怎麼回你大哥的。”
“兒子隻說一切都憑父皇的心意。”
你跟我論長,我就跟你說父皇的心意。
周榮的心意還用說嗎?他都在朝堂上直接表明要立平安為太子瞭。
“很好。”寧婉對平安的反應很滿意,她就知道她的兒子是不會吃虧的。
說完,寧婉又問平安,“不擔心嗎?”
“擔心什麼?擔心自己不能當太子嗎?”平安搖頭,“兒子相信父皇。”
平安的確早慧,看史書,在皇傢從來不少那種忌憚親生兒子的父親。
可是平安覺得他的父皇是不一樣的,他的父皇隻將他當兒子,想將所有最好的一切都交給他,把他當成能繼承傢業的兒子。
“對,平安你記住,你可以相信你的父皇,要永遠相信你的父皇。
你的父皇永遠不會辜負母妃還有你。”
平安重重點頭,“兒子明白。
母妃,兒子會成為一個好太子的。”
“這話別跟母妃說,該跟你的父皇說。”
“可兒子想跟母妃說。”平安看著寧婉,眼神裡含著一絲執拗。
寧婉笑瞭,“你還要記住一點,母妃相信自己的兒女。你是母妃的兒子,所以母妃相信你。”
平安小臉有些泛紅,緊緊抿著嘴不說話瞭。
周榮想立平安為太子,事情沒那麼簡單,朝堂上反對的聲音太大,哪怕他是帝王也無法一力壓下。
周榮對此也不生氣,他早就有這準備瞭。
寧婉私下裡卻不再對立太子的事多說一個字,隻是每次在周榮疲憊的時候,給他奉上她親手泡的茶,還有親自做的菜肴。
茶還不錯,就是菜肴不怎麼好,沒比在莊子裡做的強到哪兒去。
可就是這樣的菜,每次周榮都會吃得一點都不剩下,還喜歡跟寧婉一起回憶當初在莊子時的苦日子,那時候真是連一塊肉都不舍得吃,想著省下給孩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