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太後孫琳病重,在床上奄奄一息,周榮大痛,在全國尋找蘭遠庭,盼著蘭遠庭能救孫琳性命。
周榮跟孫琳感情極好,兩人之間從來都沒有什麼齟齬,現在母親病重,危在旦夕,這讓他心裡怎麼可能不痛。
寧婉作為孫琳正經的兒媳,也是日日都守在孫琳的床榻邊盡孝。
“母後,等找到蘭神醫,您就一定能好起來的。”寧婉一邊給孫琳喂藥,一邊柔聲勸道。
周榮也強打起精神,紅著眼眶,訥訥道,“是是,母後您一定會好起來的。”
孫琳喝瞭兩口藥,就搖頭不喝瞭,“生死天註定,半點不由人。
哀傢有預感,自己的大限是真的到瞭。”
蘭遠庭醫術再高又如何,那也隻能治病,不可能將人從死門關前拉回來。
“母後——”
孫琳抬手打斷周榮,“哀傢這輩子,什麼福都享瞭,沒什麼遺憾瞭。
心裡隻有一樁未瞭的心願瞭。”
孫琳說著,將當初周榮答應的將孫傢二房的女兒賜給平安當側妃的事說瞭。
孫琳也沒想到她的大限那麼快就來瞭,她還以為起碼是好幾年後,能親眼看著侄孫女進平安的後院。
可現在看來是不成瞭。
平安太小,離十二歲也還差瞭兩個月。
可孫琳已經等不起瞭。
周榮明白孫琳的顧慮,當即道,“朕可以現在就下聖旨,將名分定瞭。
等到平安十六,朕就讓他迎側妃入東宮。”
孫琳滿意一笑,聖旨一下,那名分就真的定瞭,以後也不會再出什麼變數瞭,她也算是對得起娘傢瞭。
“可惜青兒他們還在外面,不知道能不能趕回來見哀傢最後一面。”
周榮想也不想道,“能!一定能的!母後,皇弟他們正在拼命往京城趕,您一定要撐著見他們。”
周青若是不能送孫琳最後一面,他心裡會有多痛,周榮幾乎都不敢想。
真不是周青不孝順,而是孫琳平時身體一直很好,真的是忽然惡化的,將所有人都打瞭一個措手不及。
“嗯,哀傢一定會撐到青兒回來,見他最後一面。”孫琳也不想小兒子留下什麼遺憾,所以她一定要撐著。
周榮沒能多留,他倒是想一直陪在孫琳身邊,但他是一國之君,還有不少朝堂大事要處理。
再說孫琳也一直勸著他離開。
周榮離開後,孫琳才看向寧婉,“有些話,哀傢不好當著皇上的面跟你說。”
“母後有什麼吩咐,隻管說就是。兒臣一定會做到。”寧婉立即回道。
孫琳搖頭,“不是吩咐,而是請求。
哀傢去後,勞你多照看哀傢的侄孫女幾分。”
說到底,孫琳還是不放心。
“母後這麼多年來,都對兒臣十分寬待,這些兒臣都記在心裡,母後放心就是。”寧婉說的是實話,要說孫琳待她跟親女兒一樣,那絕對是假話。
可孫琳這個婆婆,從來沒有為難過她。
哪怕寧婉得寵多年,孫琳也沒給她下過一點絆子。
對寧婉來說,這真的很不錯瞭,反正她是滿意的。
“你知不知道哀傢這些年為什麼從沒有刁難過你?”
寧婉回過神,搖頭,“兒臣不知。”她是真的不明白。
“為瞭皇上啊。因為哀傢知道皇上愛你,心裡隻有你,將你當成瞭真正當妻子。
有些母親,會嫉妒別的女人搶瞭自己的兒子。哀傢其實也是有些嫉妒的,可是哀傢怕自己不能陪皇上一輩子,所以就想著對能陪皇上一生的女人好點,寬容點。”
寧婉看著孫琳,良久才道,“母後是個好母親。皇上能有您這樣的母親,是他的福氣。”
“哀傢也挺慶幸自己的選擇,沒非要當那惡婆婆。
看看,現在不就有福報瞭。”孫琳說著,有些灰暗的眸子倏地凌厲起來,“哀傢其實看瞭你很多年瞭。你有手段有心計也一樣有野心,不過你倒不是那心狠手辣的人,也記恩。
這就夠瞭。哀傢相信你能信守承諾的。”
“母後放心。”
孫琳閉上眼,眼裡的鋒芒也跟著一起消失,“哀傢放心瞭。
你也一樣可以放心,許給平安的孫傢姑娘,是個溫婉懂事的孩子,她不會做什麼不該做的。”
當天,周榮的聖旨就送去瞭孫傢,那位孫傢二房的孫玉敏待她及笄後就會被抬進東宮當側妃。
孫琳越到後面,整個人就越不行瞭,神智迷糊不清,可她還是死死撐著,她還沒等到他的小兒子。
黃天不負有心人,宮門都關瞭,周青終於帶著珍珍回到瞭京城。
周榮也當即下令打開瞭宮門,讓周青和珍珍暢通無阻地進瞭慈寧宮。
“母後!”周青看著短短時日被病痛折磨得猶如枯槁老人的孫琳,眼淚滾滾落下。
孫琳伸手摸著周青的臉,“能等到你,母後就真的什麼遺憾都沒有瞭。”
說完,孫琳又朝周榮伸手,周榮忙伸手握住孫琳伸出來的手。
孫琳將周榮和周青的手交疊放在一起,“母後去瞭,你們兩兄弟要跟以前一樣,繼續相互扶持,當一輩子的好兄弟。”
“母後!”
“母後!”
周榮和周青泣不成聲。
“母後這一去也沒什麼不放心的,你們都有一個好妻子,她們會好好陪伴你們的。哀傢——”孫琳的手倏地落下,眼睛也沉沉閉上。
太後薨逝!
寧婉對孫琳的去世不是不傷心的,可她更心疼周榮。
自從孫琳去瞭,周榮整個人都瘦瞭好幾圈,看得人十分心疼難受。
“皇上,母後在天之靈也不想看到您這樣。您要保重龍體,江山還需要您。”寧婉給周榮端瞭一碗燕窩粥。
周榮隻吃瞭兩口就不再用瞭,“朕總覺得對不住母後,怎麼就沒多抽點時間多陪陪母後呢。”
“您已經抽瞭很多時間陪伴母後瞭,您的孝心,母後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周榮說起來的確是個十分有孝心的兒子。
兩年後,繼孫琳病重,周榮也病重瞭。
朝政大事都落到瞭寧婉的手裡。
這讓文武百官十分不滿,太子在,為何要將朝政都交到皇後手裡?
這是牝雞司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