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玲瓏走,聰聰跟著。
回來的時候,鄭天森要照顧聰聰,就把小江也帶上瞭。
有瞭小江跟著,鄭天森也不開車瞭,就在後頭坐著,一直握著媳婦的手。
去火車站的路上,玲瓏的話不多。
大概是這幾天,在傢把能說的能囑咐的都說完瞭。
當初考大學的時候,她一腔孤勇,現在卻有瞭些留戀傢的不舍。
當然她也不後悔自己考上大學。
就是吧,現在有瞭太多的牽掛。
即使在外上學,也總是記掛著傢和傢裡的人。
回來的時候,她是兩個大包行李,這要走瞭,又變成瞭一個。
她給鄭傢人還有舍友們帶一些特產禮物瞭,不過帶的數量不多。
鄭天森和小江一直把她送上火車,給她把東西放好,才下瞭車。
火車沒開動前,他們也不走,就站在車窗外頭和玲瓏說話。
站臺上,也有不少來送傢人的。
離別短暫又傷感。
等火車終於開動,玲瓏看著窗外越來越小的人影,沒忍住眼淚就掉下來。
一個邊上的大爺開口詢問。
“你這是探親完回去?”他方才看到瞭和玲瓏說話的鄭天森小江,都穿著軍裝。
玲瓏搖頭。“不是探親,我隨軍瞭的,剛才那小孩就是我兒子。
“那你這是回老傢?”
“不是,我是開學瞭,要去上學。”
“你是大學生?”
“嗯。”玲瓏擦擦眼睛點頭。
“怪不得,姑娘,你能考上大學也很厲害,好好念,等以後上完大學瞭,你們一傢團聚,還能過上更好的日子。”
“嗯,謝謝。”
傷感也不能一直傷感下去。
火車上的時間,她就通過看書去打發瞭。
鄭天森提前給傢裡打瞭電話,所以玲瓏到站後,也有人接她。
等她到瞭大院,曾瑜看到她就開始嘮叨。
“還說讓你提前來幾天,在傢裡多住住呢,結果你現在才到,這後天就又要開學瞭。”
“票不好買。”玲瓏撒瞭個小謊。
票確實也不好買,但關鍵是她不舍得早點走呀。
她這一來,最開心的人是鄭天欣。
她最近在傢裡太嘚瑟,傢人的喜悅褪去,看到她就有些煩。
玲瓏這一來,鄭天欣終於又有瞭分享喜悅的談話對象。
“嫂子,我給你說……”
被鄭天欣這麼一感染,玲瓏離傢的愁緒徹底消散。
開開心心地逛瞭一天街,她才去瞭學校。
等她到宿舍,就發現她是到得最晚的那個。
快兩個月不見,大傢都分外想念。
彼此都拿出從傢裡帶來的特產,分享起來。
他們宿舍的人,還沒有傢裡特別困難的。
學校裡這次放假,還有不少學生因為不舍得買車票的錢,就待在學校沒回傢呢。
因為不回傢的學生還不少,學校食堂都開放瞭一些窗口。
重新湊到一起,都有著說不完的話,玲瓏臉上的笑都多瞭一些。
他們這些老生,要比今年新招的新生開學要早兩天。
之後,玲瓏就被學生會號召著做接待新生的事瞭。
周曼曼他們也在學院的組織下各有各的任務。
玲瓏他們這一屆是春節開學的。
不過到時候卻是要和這一屆新生到時候一起畢業。
也就是說,之後的新生大學都是讀四年,他們這一屆卻要讀四年半。
對此沒有人有意見,大傢都很高興能在學校多學習半年。
這會的大學生都是稀缺的,學生們的思想也不一樣。
因為考上大學的機會難得,就算進瞭學校,也很珍惜自己學習的機會。
不像後世,大學普遍擴招以後,考上大學的難度降低,但學生們的思想也變瞭。
很多人都是考上大學就覺得解放瞭,大學期間也是得過且過。
所以這個年代,大學裡的氛圍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玲瓏好好忙碌瞭幾天,等到這屆新生都入學瞭,他們也開始上課,她收回心思,重新投入到學習當中。
鄭天欣雖然傢就在京城,開學後也隨大流住校。
等到玲瓏休息回到鄭傢,看到鄭天欣,就發現小姑子黑瞭不少。
“天欣,你開學這是幹啥瞭?”
“還能幹啥,大傢一起勞動唄。”
“那你好歹也遮擋一下嗎,看你曬的。”
曾瑜早就嫌棄過閨女瞭。“我之前給她講,她還不聽,現在好瞭,也不知道捂多久才能白回去。”
鄭天欣嘿嘿笑笑,一臉不在意的樣子,拉著玲瓏去講她學校的趣事瞭,明顯上大學的興奮勁還沒過去。
玲瓏喜歡安靜,不怎麼愛湊熱鬧,對於自己剛上大學那會的事,也沒多少深刻印象。
可鄭天欣就不一樣瞭。
玲瓏聽得連連驚嘆,原來還能這樣?
鄭天寶聽她們討論有趣的大學生活,心生艷羨。
不過讓他現在去復習準備高考的話,他依舊做不到。
鄭父回到傢,就感覺傢裡非常熱鬧,也很享受傢裡現在的氛圍。
玲瓏沒有忘記給鄭天森打電話。
她說瞭自己幫忙接待新生的事,也說瞭自己一切都好。
鄭天森表示他和聰聰也挺好的,就是她這一走,父子倆又有些不習慣瞭,也很想她。
玲瓏那個被觸動的呀,真恨不得立馬坐火車回去。
可惜也就隻能想想瞭。
秋天的景色還是不錯的。
難得玲瓏有一次休息的時候沒有回大院,和舍友們一起集體行動。
他們去看瞭香山的紅葉,留下不少歡聲笑語。
這個年代,也許娛樂方式有些匱乏,可同樣有著好處。
起碼玲瓏覺得,大傢普遍都過得比較開心,也容易滿足。
也許是貧富差距都不大吧。
想想不久以後要召開的那個重要會議,從此國傢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玲瓏這個已知者的心情還蠻復雜的。
改革開放,對整個國傢的意義,不可謂不重要。
從那開始,國傢就帶上瞭騰飛的翅膀。
人民日益富裕,國傢逐漸富強。
隻是得到瞭許多,也會失去一些東西。
作為先知者,她反而能看到更多,可她還是期待這樣的到來和變化。
畢竟誰不希望自己的國傢變得強大起來呢。
至於發展中必須付出的一些代價,也是不可少的。
她隻能保證自己在這改革的浪潮中,保持初心,不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