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完也還要盡心答辯那些。
隻要沒畢業,事情就還沒完。
所以玲瓏放松瞭幾天,就又開始為畢業的事操心,隻是不如之前寫論文時那麼忙碌罷瞭。
學校裡,已經有一些離散的氛圍。
玲瓏他們這一屆,包括恢復高考以後第一批考上的學生,以及晚半年參考的那批考生。
回復高考前,各個大學即使還有一些工農兵大學生,但總體人數也沒太多。
今年這些畢業生畢業,也算是十年來第一批重新投入社會的高等人才瞭。
他們這些大學生,隻要一畢業,就自動有幹部的身份,也是各個國傢單位,國營企業爭搶的人才。
玲瓏他們學校處於高校頂端,學生們更是不愁去處。
分配的主要方式,是把各個學校的畢業生往生源地省份分配。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還有一些專業人才比較特殊,會被一些合適的單位要去。
玲瓏知道,再過十年二十年的,八二屆畢業的大學生們都會是各個公傢單位的中流砥柱。
可以說,隻要是這一屆畢業的人,即使自己混得一般,熬資歷也能熬到一個不錯的位置,同屆比較厲害的同學們,更是各行各業的大佬,人脈都不一般。
就算知道未來前景不錯,要分離,很多人還是不舍得。
玲瓏她們宿舍的幾個人,現在就經常相約一起出去逛景點,逛街。
也是現在空閑時間比較多瞭。
玲瓏雖然不住校,可也很珍惜這幾年的同舍情誼。
隻要她不是有別的事要忙,宿舍集體活動都會參加。
四年多過去,她們宿舍的人也都有瞭一些變化。
青澀的變得成熟,像是老二這樣離過婚受過打擊的也重新綻放瞭光芒,變得更有自信和魅力。
還有人大學期間談瞭對象,享受到瞭戀愛的甜蜜。
就是吧,談對象的面臨畢業也有瞭新的煩惱。
因為和所談對象老傢不是一個省份,沒有出現任何感情問題的兩人,當然想畢業後分配到一起。
畢業生裡面不僅有這樣的現象。
還有不想回老傢,想留在京城的。
玲瓏的戶籍地本不是京城,但因為丈夫鄭天森原籍京城,調離到京城軍區後,也重新落戶回來。
玲瓏作為他的妻子,既是軍屬,又是考入京城的大學生,戶籍地跟著落在京城也很容易。
雖然玲瓏也沒想好要不要在分配的單位按部就班的上班呢,可要分配的話,當然是想被分配在京城的。
她這一學期開學的時候,就操心把這些事給落實瞭。
也省得到時候出什麼差錯。
其實就算她戶籍地沒落在京城,借用婆傢的背景稍微走一下關系,也能被分配在京城。
但能不用關系,走正常流程就留下,她也不想搞那些。
雖說他們班的學生,分配的單位肯定都不會太差瞭,但大傢還是更羨慕能留在京城的。
畢竟這可是首都。
不是對老傢特別留戀很想回去的,隻要有能留在京城的機會,沒幾個人會錯過的。
不過就算有人酸玲瓏,頂多也是在心裡或者關系特別好的人跟前酸酸,不敢在外頭瞎說。
這兩年玲瓏在學校裡都很低調,沒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學生會也在她升入大四的時候就退瞭。
可她曾經出名的經歷,還是讓學校裡的學生,尤其是同屆的,對她都有印象。
能考到他們學校的,也沒幾個腦子不好使的,哪敢在外頭隨意編排。
不僅沒有編排的,有些消息靈通的人知道玲瓏婆傢有些背景,還想和她搞好關系,看能不能讓她幫忙留在京城呢。
對此,玲瓏也是哭笑不得。
回到傢瞭和丈夫提起這事都很無奈。
“你說這又不是什麼隨手一幫的小事,他們還真把我看高瞭欸,我自己都沒想著要讓傢裡幫著幹啥,這些人都咋想的。”
她現在也很慶幸幾個舍友都很善解人意,沒有哪個向她提出這樣的請求。
旁的人她也不熟,拒絕也就拒絕瞭。
要是關系很好的舍友開瞭這個口,即使她拒絕瞭,也覺得會有些影響彼此的關系。
“對他們來說,即使不成,也沒什麼損失,厚臉皮試一試又何妨,萬一成功瞭呢?那豈不是賺瞭。”
“對哦。”
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玲瓏也理解瞭那些人的行為,但理解不代表她就要幫忙。
她又不是什麼萬能聖母,別說她自己沒這個能耐,就算能靠婆傢,但她為啥要靠呀,那些人又沒有她的救命恩人,非要她報恩不可的。
能開口提出這些的人,有的確實就是一時厚臉皮鼓起勇氣。
被玲瓏拒絕瞭自己也覺得挺不好意思的。
但也有那種奇葩,被拒絕瞭,不反思自己,反而埋怨玲瓏,覺得大傢都是同學,她不幫忙就是不近人情。
這樣的同學,玲瓏當然是敬而遠之嘍,以後不做同學也罷。
反正等畢業瞭,再見面的機會也很小,她也不在意這些。
能理解她的同學自然理解,不理解的,那也不是她能說得來的同類人。
因為她現在基本都住在傢裡瞭,去大院的時候少瞭,寫完論文後,就和鄭天欣這個小姑子很久才見一次面。
不怎麼見,她當然也不太清楚小姑子的情況瞭。
論文答辯這天,即使重活一世,多瞭些人生閱歷,但畢竟上大學,答辯都是頭一次,所以玲瓏還是很緊張。
好在面對各位老師的提問,她能會打下來瞭。
等答辯完成且通過後,玲瓏也高興壞瞭。
答辯通過,她這些年也一直都是系裡前幾,畢業再也不是問題。
眼下,隻要等著拿畢業證就是瞭。
等到幾個舍友都答辯通過,他們便決定一起出去好好吃一頓慶祝。
鄭天森正好這兩天不忙,知道媳婦今天論文答辯,便想給她個驚喜,親自來學校接人瞭。
玲瓏和舍友們出去,便看到瞭穿著軍裝的男人,確實很驚喜。
周曼曼她們雖然很少見鄭天森,可也對他印象深刻。
有路過的學生,也都偷偷打量鄭天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