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咸淳元年
大年三十,太後謝道清在寧坤宮宴請瞭一眾傢人,由於先帝之故,和往年相比,人數少瞭許多。除瞭我和全玖,還有我的其他幾名妃子,美人楊氏,修容俞氏,貴嬪胡氏,以及太後之弟禦前侍衛統制謝道臨。
除瞭全玖,其他幾人我還是第一次見到,當然那趙禥以前自是見過。我這三位妃子均是姿色上乘之選,雖然不如方靈,全玖,也是各有千秋,婀娜多姿瞭。
那謝道臨身材魁梧,不言茍笑,也不和眾人多說話,除瞭剛見面時給我磕頭請安外,隻是自顧自坐著飲茶。
一眾美女哄著太後,使得謝道清臉上也露出瞭久違的笑容。
自全玖生日後,謝道清對我的態度也是有所緩解。
謝道清親自給大傢斟滿瞭屠蘇酒,舉杯說道:“官傢,我這弟弟一向如此,極其不善言語,我們自行吃酒說話,不用理他。今個大年三十瞭,先帝已去,所以我們這第一杯酒先敬先帝之靈。”
“謹遵母後旨意。”我等一起舉杯,一飲而盡。
旁邊的宮女急忙給眾人倒滿瞭酒,謝道清繼續道:“這第二杯酒我們一起敬官傢,祝賀新帝登基。”
我舉杯道:“母後請,謝母後。”
“這最後一杯酒嘛。。。”謝道清稍事停頓,看瞭看我才道,“讓我們一起祝願大宋之興盛吧。”
“母後放心,孩兒一定會北定中原,中興我大宋。”
謝道清道:“恩,母後等著你吟鞭北指平天涯呢。”
全玖笑道:“母後還記得這句詩啊,玖兒相信官傢一定能成功的。”
“記得啊,我盼著這天呢。大傢都隨意,來,吃酒吃菜。”
酒過三巡,氣氛也漸漸隨和,好在屠蘇酒度數不高,不然我估計我得醉倒瞭。
我對面的俞修容略帶哀怨地說道:“官傢很久沒來看我們瞭,是不是把我們姐妹忘瞭啊?”
“啊,俞妃,還有楊妃,胡妃,朕剛登基,事情繁多,待朕將朝中理順,自會多陪陪你們,過完新年,你們都搬到朕的寧乾宮附近吧,也方便相見。”
“那太好瞭。”俞修容等一起說道。
雖然我對幾位妃子沒有什麼感情,但畢竟算是我在這個世界的親人,怎麼都該多加親近。
我拿出四件飾品,分給瞭全玖等人,道:“這幾件飾品你們自己挑挑,作為新年禮物吧。”
全玖道:“謝謝官傢賞賜。”
俞修容挑瞭一對耳環道:“謝官傢,不過嘛,我們還有一個小小願望。”
我笑道:“說來聽聽。”
俞修容看著太後道:“太後,官傢在全姐姐生日時賦詩一首,今新年已至,我們請官傢再作詩一首,以此來慶賀新年吧。”
“又要作詩?”
謝道清點頭笑道:“俞妃此言甚得我心,官傢,請吧。”
我心道,又得竊詩瞭。反正孔乙己說過,讀書人竊書不算偷,而且描寫新年的詩詞眾多,我還是能記得幾首的。我想瞭想道:“詩名就叫咸淳新年記吧。”隨即念道: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這首詩是明朝葉顒的一首詩,詩中的屠蘇是一種藥酒名,當時我學這首詩時,因不懂屠蘇之意,所以印象深刻。
宋代詩人王安石的《元旦》一詩也曾提及屠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屠蘇”是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的一種風俗,所以謝道清也是用屠蘇酒來款待眾人,以示慶祝除夕。
這首詩的作者葉顒在宋朝時也有同名同姓者,隻是不知道兩人是否有聯系。
全玖聽罷首先道:“此詩雖然沒有上次那首有氣魄,倒也貼近情景,輕松愉快,這《咸淳薪年記》也算好詩一首瞭,官傢自登基以來,這詩詞上的造詣是大有長進啊,看來不需多久,可以出詩集瞭。”
謝道清道:“的確如此,但願我大宋之乾坤能夠如官傢詩中所言,年年氣象和吧。”
我笑道:“有母後支持,我朝氣象自會一年更比一年強。”
“隻要是利於我朝中興之事,母後自會支持。官傢,初三前往會稽省親之事準備好瞭嗎?”
“回母後,一切都已準備妥當。”
“官傢多帶些侍衛吧,以保證路上安全。”
“母後放心,孩兒又不是去打仗。”
“官傢自己小心即是,明日早朝還要接受百官慶賀,今日就早些歇息吧。”
“是,母後。”
這是先帝駕崩的第一個除夕,宮中也無法燃放煙火,連謝道清喜歡聽的小曲也都暫停。
按宋朝禮制,初一早朝皇帝要接受百官朝賀,然後由皇帝帶領文武百官祭天地,祭祖宗,祈盼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隨後便有十五日之朝歇,正月十六重新上朝議事。
古時皇帝也是辛苦,大年初一也不能睡個懶覺。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陛下新年新氣象,領導我朝更上層樓。”早朝時,身為百官之首的賈似道率領百官祝賀道。
我見朝臣大都喜氣洋洋,就連賈似道也露出一絲笑意,看來國人傳統新年之氣氛真是感染普天之人啊。
“眾位愛卿,平身,朕也祝各位新年大吉大利。”
那馬廷鸞出班奏道:“陛下,按我朝禮制,今日乃咸淳元年第一天,陛下當下詔,大赦天下。”
自古以來便有大赦天下一說,除瞭死刑犯,大都可以減刑。隻是我對於這點是極其反對的,法便是法,怎能因為這事就可以隨意更改呢?
我想瞭想道:“師臣意向如何?”
“請陛下自行定奪。”賈似道不冷不熱地說道。
“馬愛卿,此事稍緩,待十六日上朝之後再議。”
馬廷鸞堅持道:“陛下,此乃祖宗之法,望陛下三思啊。”
“愛卿無需多言。”我說道,“小七,擺駕太廟,莫讓太後就等。眾位愛卿,隨朕前往太廟祭天祭祖。”
“馬大人,既然皇上旨意已下,還是請吧。”賈似道自然希望看到我和謝道清一派產生摩擦,看見馬廷鸞新年奏本吃癟,幸災樂禍地笑道。
馬廷鸞雖然人品不錯,就是為人太過耿直不化,這也算是這個時代文人所謂的高風亮節吧,思想禁錮,總是認為符合祖宗之法就是正確的。
太廟在皇宮邊上,乃是皇室祭拜先祖之地。當我們到達時,謝道清早已在太廟前相候,我帶著朝中重臣先行進入太廟,隨太後謝道清一起拜祭天地,拜祭祖宗,希望上天保佑,來年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隨後,眾大臣依品序高低依次進入其中拜祭。
這也是太後每年唯一一次的公開露面,祭拜活動熱熱鬧鬧,一直延續到午後方才結束,大臣們陸續向我和太後辭行,離開瞭太廟。
咸淳元年來瞭,景定年或許隻是我的實習期吧。
咸淳,這是我的年號,我的時代,隻是這會是個什麼樣的時代呢?
我回到寧乾宮,靜默於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