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犯上之相

作者:菜無心不活 字數:3845

第216章犯上之相

楊璉真迦又一次來到相府門前,仔細端詳著這處宅院。(本章節由隨夢網友上傳.com)

好一座府邸,楊璉真迦看完後贊道。貴重,氣派,靈巧,韻味十足,雖處繁華之地卻不顯庸俗,盡人工造化卻奪自然之蘊。從風水角度看,賈府實為一處不可多得的旺宅。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賈府雖然還沒有達到得水之境,卻是深得藏風之法。

門前兩隻巨大的鎮宅石獅張牙舞爪,顯示著主人的威嚴和尊貴。隻是守門的小廝們看上去有些無精打采,顯得與這座豪宅格格不入,似是多出來的敗筆,頗殺風景。

上一次還是自己主動登門拜訪,這一次卻是賈似道叫自己過來,其中差別甚大啊,楊璉真迦想到。

“大師,你總算來瞭,太師正在大廳等你。”賈府管傢賈宣道。

“多謝賈管傢。”

“大師,請。”

穿過數重樓閣,楊璉真迦來到賈府大廳,開門見山行禮道:“貧僧璉真見過太師,不知太師相招是為何事?”

賈似道坐在太師椅上,睜開迷糊的雙眼指著一旁的座位道:“璉真,坐吧。老夫前些日子著人去演福寺找你,寺內僧人說你去雲遊瞭,幾時回的?”

“太師,貧僧昨夜方自返回臨安。”

“數日不見,大師似乎清減瞭許多啊。”

“回太師,貧僧在外雲遊,自是不比在演福寺啊。”

“恩,璉真,老夫請你來,是想問問大師你最近會不會北上?”

“太師,貧僧遊無定所,往南往北均是緣分,如果太師有吩咐,那貧僧也可北上。”

“好,璉真,上次老夫收到你轉來的北面朋友之信,也該禮尚往來回個信瞭,如果大師北上,就煩請順便替老夫稍帶一封信函。”

“沒問題,舉手之勞,太師吩咐,貧僧莫敢不從。”

“好,賈宣,備下宴席,老夫得好生感謝璉真大師一番。哦,對瞭,大師葷宴還是素宴?”

“呵呵,太師,貧僧修心不修身,所謂酒肉穿腸,佛祖心藏,貧僧是葷素皆可。”

“爽快,好一個修心。璉真,那就陪老夫喝上三杯。”

“行,太師相請,貧僧榮幸,璉真先行謝過。”

酒過三巡,賈似道似乎心情愉悅起來,笑道:“鏈真大師,你雲遊天下,見多識廣,不知對於當今局勢如何相看?”

“太師,當今南北對峙,可謂各有千秋吧。()”

“哦?此話怎講。”

“太師,貧僧多喝瞭幾杯,恕貧僧胡言亂語瞭。”

“無妨,今日就你我在此,隨意說說,就當閑聊而已。”

“太師,貧僧直言,貧僧走南闖北,相比之下,這南北是各有優劣。我朝歷史悠久,人文沉淀甚深,以文論,我朝遠勝蒙古,但以武論,我朝卻遜於蒙古。貧僧在雲遊時曾親眼看見十名蒙古騎兵將我朝一百多名步卒沖得七零八落,所以,貧僧認為,如果兩國交戰,勝負可能會偏向北面啊。”

“璉真大師,那依你之見,我朝就沒有希望瞭?”

“太師,這個貧僧就說不好瞭,貧僧隻是出傢之人,哪裡懂得這天下大事。”

“璉真,老夫聽演福寺周邊百姓講,大師醫術,命數雙絕,老夫就請大師為我朝算上一算,如何?”

“太師高抬貧僧瞭,璉真看看人相還行,卻看不懂那天象啊。”

“是嗎?那就給老夫看上一看。”

“太師,那貧僧就恭敬不如從命瞭。”楊璉真迦看著賈似道,“太師之相,以官祿宮最為突出,端正豐隆且氣色黃明透紫,如此之人主事業根基雄厚,入閣拜相乃是命裡註定。隻是。。。。。。”

賈似道突然覺得有些心慌:“隻是什麼?”

楊璉真迦嘆瞭口氣道:“太師,隻是您這官祿宮略有黑紋相沖,此非好兆也。”

賈似道著急道:“大師有話但請直言。”

“如此就恕貧僧胡言瞭。太師雖說才華橫溢,卻容易招致上力相妒。”楊璉真迦左右看瞭看,盡管屋裡並無他人,還是壓低聲音道,“太師,小心以下犯上啊。”

賈似道神情怪異,但隨即便恢復正常道:“大師醉已,休得胡言亂語,來,我們繼續飲酒。”

“是,貧僧多瞭,太師,貧僧再敬您一杯。”

賈似道一飲而盡:“莫說這些瞭。大師,你行遍天下,給老夫講講你雲遊時的趣事吧。”

一個多時辰後,楊璉真迦才醉醺醺地和賈似道告別。

“太師,貧僧告辭。”

“璉真大師,別忘瞭老夫之事,盡快將信件交給北方之人。”

“放心吧,太師之事,貧僧自當盡心。”

“好,等璉真大師回來,老夫自有重酬。哎,人老瞭,不勝酒力,老夫就不送瞭,日後再會。賈宣,送客。”

楊璉真迦在賈宣的攙扶下,搖搖晃晃地離開瞭相府。

“小心以下犯上?犯什麼上,我之上那可是皇上啊,我犯上瞭嗎?”楊璉真迦走後,賈似道獨自在屋裡說道,“就算我犯瞭上,又會怎樣?”

離開相府後,楊璉真迦迅速脫離瞭門前守衛的視野,從小路直接返回瞭演福寺。這時的楊璉真迦神情淡定,哪裡還有半分醉意,天涯大祭司何等人物,豈是幾杯酒就能醉倒的?

允澤將楊璉真迦迎進瞭寺內密室:“大人,那賈似道喚你去是為何事?”

楊璉真迦笑笑,拿出賈似道的回信,道:“賈似道讓我給郝經大人帶封信函。”

“咦?怎麼有兩封?”允澤打開後道。

“恩,其中一封是烏力罕的親筆,賈似道之意是要告訴郝經大人,烏力罕還活著。”

“允澤明白,那大人要返回嗎?”

“當然,湘西之事失敗後,我還正擔心不知該怎麼向神尊大人交代,好在有這封信以及南風及時報告的禁軍兵發廬州的情報,多多少少能夠彌補點我之罪過,但願神尊大人會諒解吧。”

“大人,在湘西要不是後來冒出一個年輕少年,大人也不會功虧一簣瞭。”

“允澤,你沒見過神尊,自然也不瞭解神尊,神尊大人一向獎罰分明,隻重結果,至於其中的原由是不會過問的。不過似乎那火祭司哲巴爾也沒有成功,此次返回天涯應該無恙。”

“恩,那允澤就靜候大人佳音瞭。”

夏貴的戰報似乎預示著廬州戰事正接近尾聲。

第一份戰報是說夏貴已經安全抵達廬州,並接過瞭淮南西路的軍事指揮權,目前軍心穩定,士氣高漲。第二份是說廬州至安慶一帶的蒙古軍隊全部撤到瞭廬州以北的安化,安肥雙鎮。當我看到這份戰報時,有種很奇怪的感覺,似乎阿術事先知道我要派出禁軍,竟然如此迅速地北撤瞭。第三份戰報則是夏貴所作的關於收復兩鎮的計劃,我和樞密院,兵部商議後,批準瞭夏貴的作戰計劃。

蒙古阿術的入侵讓我在緊張中度過瞭數日,但也給瞭我一個很好的借口,我要整改軍隊。

馬廷鸞做事的效率還是很高,皇宮議事正殿的招牌已經更換成瞭大慶殿。在偏殿,我召開瞭軍隊改制的第一次會議。樞密院和兵部的主要官員全部到齊,政務院文天祥和農業部尚書老將軍趙葵等人列席瞭會議。

“各位愛卿,這次蒙古阿術突然入侵我淮南西路,雖然經過大傢的努力,戰局已經基本趨於穩定,但是,卻讓我朝的防線受到很大的影響,盡管在廬州守軍的英勇抵抗下,沒有造成嚴重的損失,然,我廬州守將范勝,**等四位將軍陣亡,朕倍感痛心。廬州之戰雖然還沒有完全結束,但從中可以發現我朝軍隊的許多不足之處。所以,朕打算將我朝軍隊的改制事項提到議程上來,以適應多變的宋蒙局勢。”

我看瞭看會上官員的不同表情,繼續說道:“五年前,蒙古進軍我鄂州,若非師臣親自率軍援鄂,若非蒙古忽必烈急於北回爭奪汗位,或許我朝已然陷入被動之中。這五年來,我朝得到瞭喘息之機,邊境一帶的城墻全部加高加厚,但是我朝的軍隊戰力卻沒有隨著城池的加高而提升。我朝立國三百餘年,時至今日,軍隊之陋習,就如同官場之**一樣,越積越深,實已到瞭不得不改之地步瞭。各位愛卿,你們都是我朝軍界之要員,熟知軍中事務,兵法有雲,知己知彼,才能戰無不勝,那麼己和彼的優劣勢何在?隻有找出瞭自己的劣勢,才能對癥下藥。下面,大傢一起來說說吧。”

李北洋見無人說話,便先道:“陛下,我朝水師雖然還有各種詬病,但相對而言,卻是優勢明顯。”

“恩,水師之事暫且不論,隻需按部就班地變革,今日之會隻議我朝陸軍的問題。”

陸秀夫道:“陛下,臣以為我朝陸軍有三優三劣。三優之第一優是我朝軍隊乃正義之師,收拾山河實為民心所向,不管是防禦還是進攻都是師出有名;第二是我朝有堅固之城池可以依托,退可守,進可攻;第三是我朝軍需物資相對充足。三劣之第一劣是我朝缺乏馬匹,無法建立起適合大規模野戰的騎軍;第二,我朝將士的戰力和士氣相對蒙古而言,都略微弱勢;第三,我朝軍隊建制繁瑣,政令的實施往往不到位,甚至形成瞭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之說,這一點遠不如蒙古軍隊的指揮簡潔。”

“恩,君實能做出總結,這點不錯,各位愛卿,先不管對與錯,都說下。”

賈似道知道樞密院和兵部大都是自己的屬下,自己應該率先表個態,否則和那璉真和尚說的“以下犯上”倒是對上瞭。

“陛下,陸大人之言基本上反映瞭我朝軍隊的現狀,我朝軍力鼎盛時期戰馬可達二十萬匹,自高宗帝南渡後,戰馬奇缺,隻能依靠步軍,這在一定程度上約束瞭我軍的野外戰力,如果單純防禦,倒還不會顯得不足,一旦對攻則無法與蒙古騎軍相比。”

有瞭賈似道的帶頭,其餘官員或多或少也都說出瞭自己的看法,但大體上還是圍繞著陸秀夫的看法,並無什麼新意。

“各位愛卿,你們所言都甚有道理,朕來做個總結。”我聽完後道,“我朝軍隊的弱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軍隊編制繁瑣,政令的傳達通道過長,以至於到瞭基層,很多方面都變瞭樣;第二,軍隊戰鬥力普遍低下,士氣,勇氣都遜於蒙古將士,一遇到蒙古人的攻擊,隻會借助於城池進行防禦,而不敢主動出擊;第三,獎罰制度形同虛設;第四,軍中官員同樣**成風,甚至出現當官的克扣軍糧,層層剝削之現象。說到這一點,朕再次提醒各位,軍隊的將領一樣要遵守《官員行事準則》,否則軍**處。如果有不同提議者,可以進行補充。”我見眾人無語,又道,“各位,回去後大傢好好想想,針對我朝軍中陋習,該如何變革?三日後在此召開第二次會議。”

散會時,我無意中和賈似道的眼神對視瞭片刻,我知道,我已經開始觸及賈似道的底線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