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教育為本

作者:菜無心不活 字數:3059

?第289章教育為本

賈似道淡淡而道:“無妨,也就是一枚勛章而已,大師拿著就是瞭!”

楊璉真迦謝道:“阿彌陀佛,那貧僧就恭敬不如從命瞭!”

“恩,賈宣!”

“來瞭--”在屋外恭候的賈宣道

“送客!”

“是,相爺”賈宣伸手,對著楊璉真迦做瞭個手勢道,“大師,請!”

出門時,楊璉真迦極快地遞給瞭賈宣一張銀票道:“總管大人,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請笑納!”

賈宣親自打開相府大門:“大師慢走!”

楊璉真迦笑道:“總管請回,來年再見瞭!”

賈宣打開銀票看瞭看,會心的一笑,這是一張面額為一萬兩的銀票,由大宋皇傢銀莊開具,賈宣心情大好,待舉目往外看時,楊璉真迦已經消失在雪夜之中,哪裡還有半分蹤影

臨安大學第二批新生和臨安軍事大學首批學員的錄取工作已經在十一月底全部完成,雖然總人數還不及後世一所普通地方大學的零頭,但其所受到的關註程度卻是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說數月前臨安大學的首次招生在前來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中產生瞭極大的影響,那麼這一次的招生就可以說是驚動瞭整個臨安城,大多數臨安傢庭都以傢中孩子能夠考入兩所大學為榮,特別是經過大宋皇傢報等臨安大報的宣傳,臨安周邊的地區也來瞭不少報名者,最遠之人甚至是來自遙遠的成都府

盡管這兩所大學都不屬於新成立的教育衛生部,我還是下令,讓江萬裡的教育部全程參與瞭招生工作,一來可以解決兩所大學招生時人手不足的問題,二來也是為今後開辦其它各類學婿好準備

對於全國的教育方向,我的計劃是按照後世的大中小學教育體系來設定,這也是今後教育衛生部的主要任務之一

咸淳元年十一月的最後一個下午,我在禦書房召見瞭教育部尚書江萬裡臨安大學正副校長何基及沈逸秋軍事大學校長史巖之以及兼任皇傢科學院院長的全覺

“參見陛下!”

“免禮,五位愛卿,坐下說話!”

“謝陛下!”

“各位愛卿,朕今日叫你們前來,是說說有關我朝未來教育之事,你們五人可以說是我朝教育界的領袖,而教育又是我朝未來之根本,全民素質的提升和各類人才的普及乃是一朝一代發展的關鍵,這就需要教育發揮作用,也是教育的根本價值所在,所以,你們身上的滌很重,朕認為實不亞於軍務政務兩院,可以說,我朝的未來就在你們幾人身上瞭!”

“陛下放心,臣等必會盡心盡力!”

我看著五人,笑道:“所謂教育,就是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揚的關鍵環節,我朝目前的教育大多是以私人授業的書院形式存在,但所授的內容極少涉及自然科學,而朕所說的教育卻是要大力提倡自然科學,這就需要有遠見的書院逐步轉向以自然科學為主導的學業中來,當然,對於這些傳統書院,朕並不會去做硬性規定,百花齊放,才是教育之本!”

江萬裡何基等人本身就有書院院長的經歷,對於傳統的書院慕自是十分清楚,江萬裡問道:“陛下,我朝未來的教育體系還是以書院為主嗎!”

我搖搖頭道:“不是,對於我朝今後的教育方向,其內容卻是要轉到以自然科學為主的方面來,這點朕已經決定,你們無需置疑,當然,朕的意思並非說傳統文化不好,傳統文化需要繼承,需要發揚,還應去適應時代的發展,但是,要使我朝中興,建立我大宋之不朽基業,就必須在自然科學上達到領先的地步,這就需要教育部的大力推廣,這也是朕成立教育部的目的,新的教育體系將會以新型學校為主,比如,以臨安大學為代表的未來各類大學就會逐步取代原有的太學國子學,朕打算自明年起,在我朝境內設置大中小三種層次的學校,這些學校全部以臨安大學所教授的科目內容為主項,並爭取在十到二十年內普及!”

江萬裡又問道:“陛下,大學已有現成的慕,那中小學又是什麼樣的!”

“愛卿莫急,各位,你們邊喝茶邊聽朕仔細明說”我也喝瞭口茶道,“大學你們都知道瞭,目前我朝有臨安大學和軍事大學兩所,但這還遠遠不夠,從明年起,根據發展的需要,將會陸續在我朝境內建立專業化更強的各類學院,比如,我朝目前能夠勝任自然科學科目的教授極少,那麼教育部就應該首先設立專門的師范學院,負責培養各科目的先生教授,又比如,大夫郎中不足,那同樣可以設立專門的醫科學院,就類似臨安大學的醫科學院,負責培養我朝的醫生,也就是郎中醫官,這些學院根據需要可以在臨安,也可以在臨安以外的各路各省建立,並非要完全集中在臨安,這點類似我朝各地的書院!”

“下面朕再來說說中小學,對於教育,朕的意思是要讓我朝之人從小開始接受,當小孩在六七歲時,就可以進入小學學習,小學學生要學的主要內容是識字識數並懂得各類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比如,在數學上,要學會最簡單的加減乘除法,要認識我朝通用的謝氏數字記錄法等,到瞭中學,就要學習更加深層次的基礎知識瞭,也即是要為進入大學打好基船做好準備”我見大傢聽得並非很明白,想瞭想道,“這樣,朕以大傢都熟悉的傳統教學來舉例,小學生應該從識字學起,並能進行簡單的造句會話,然後要會寫一些小文章,能夠背誦簡單的詩詞歌賦,到瞭中學,就要求能夠熟練地寫出一般的策論,上到大學後,就要分專業進行研究瞭,有人可以專門研究詩詞,有人可以專門研究遠古文學等等,這就是中小學的含義,大傢是否明白!”

江萬裡點點頭道:“陛下,臣明白,這樣就可以形成階梯狀的學生構架,能夠讀書識字的小學生最多,而進行專門研究的大學生則最少,這種慕和科舉也有類似之處,從秀才到進士舉人,一級一級的!”

“恩,愛卿說得不錯,首先,朕打算從我朝州府一級的地區開始,再往縣級,鄉鎮發展,學校則先從兩頭,也就是大學和小學開始,再往中學發展,江愛卿,這具體的工作就交給你們教育部瞭!”

“是,陛下,臣遵旨”江萬裡道

我接著又對史巖之道:“軍事大學則會獨立於教育部,暫時先隸屬於軍務院吧!”

“是,陛下”史巖之應道

沈逸秋道:“陛下,那科舉是否瀕!”

“科舉書院等傳統教育都會瀕!”

何基道:“陛下,要在全國開辦各類學校,目前的主要問題應該有兩點,一是經費問題,二是師資問題,這兩點陛下是如何打算的!”

“何愛卿說得不錯,經費和師資是開辦學校的兩大難點,對於學校的經費,朕會讓戶部撥出專款交給教育部統籌安排,以後朕打算會根據每年全國稅收的總額,提取一定的比例作為教育費用,同時,讓地方官府想法籌集一部分資金,也可以讓有善心的私人出資辦學,在貧窮的邊遠山區,還可以通過紅十字會,開辦消學校,總之,開辦大中小學,是以朝廷為主,地方為輔,全民參與的一件重要大事,朕會將普及教育作為我朝長期的基本國策,首先會從普及小學開始,至於師資,從眼下的情況看,就更為困難瞭,我朝雖然文人甚多,但通曉自然科學的人才卻是太少太少,你們有何建議!”

何基道:“陛下,今我朝書院甚多,是否可以從這些地方招聘!”

“當然可以,隻是書院中一樣缺少精通自然科學的先生教授!”

沈逸秋道:“陛下,臣有兩法!”

“愛卿,請講!”

“陛下,首先可以讓各地官府在當地選出有志於教育事業的年輕秀才們,集中送到臨安大學,由大學辦理短期培訓班,這就類似紅十字會采取的培訓法,當他們有瞭初步知識後,便可回去教授一些基礎課程,等到休假時,再來大學接受第二次培訓,如此循環,可以解決部分師資問題;其次是陛下前面提到過的,開辦師范學院,這點請江尚書將其作為教育部的首要事件!”

“恩,可行,對瞭,何愛卿!”

“臣在!”

“你抽空將臨安大學先生們的俸祿情況告訴下江愛卿,江愛卿則可以借鑒之,然後制定出今後我朝各級學校先生教授的俸祿標準,要讓有志於教育事業的先生們衣食無憂,更要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待遇會參照我朝之官員!”

“是,臣遵旨”何基江萬裡同時道,看首發無廣告請到--

請分享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