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錦衣衛
段東樓,大理末代小王爺段恒之貼身衛士,精通武藝,卻疏於辯才,自然說不過通曉理學的宋理宗。(本章節由隨夢網友上傳.com)從顯文閣的記錄中可以看出,宋理宗很耐心地告訴段東樓,宋朝與大理關系密切,自當相助,隻是眼下大軍正在川中一帶和蒙古人交手,北方戰線也很吃緊,多線作戰使得宋朝暫時無力分出多餘的兵力相助,希望大理國能夠堅持住,挺過一兩年,川中戰事一旦結束,便可出兵大理。
這些話分明就是推托之詞,段東樓聽罷,知道求助無望,隻好灑淚離去。在道別之時,段東樓言道,在自己離開大理城時,王爺說過,如果王爺在城破之日僥幸不死,會遁入天龍寺,並自號舍利空,而他回去後也會追隨王爺,在天龍寺出傢為僧,法名舍利畏,倘若天朝皇帝陛下他日有心,可派人至鄯闡府天龍寺,隻需言,中土之人到此尋找舍利便可。
原大理國的行政區劃分為八府、四郡、四鎮,鄯闡府為八府之一,府治仍在鄯闡城,其區域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昆明市。
“天龍寺?”還真有這座寺廟啊,我想道。
在金庸書中,天龍寺相當於大理皇族的傢廟,段氏一族有不少人都在天龍寺落發為僧,《天龍八部》中的保定帝,《射雕英雄傳》中的南帝最後也是在天龍寺出傢為僧的。隻是不知道這座寺廟中的高僧是否也有武功?有機會一定要去見識見識。最令我奇怪的還是這兩人的法號,一個叫舍利空、一個叫舍利畏,對瞭,舍利畏?這個名稱好像在哪見過?
“玖兒。”
“官傢,玖兒在,何事?”陪我一起在顯文閣閱讀的全玖道。
“讓小七去通知先生、君實和宋瑞,讓他們來此見朕。”
“是,官傢。”
全玖通知好門外的小七,回來時正好聽見我還在嘀咕,“舍利畏,舍利畏。”全玖問道:“官傢,怎麼突然說起舍利畏來瞭?”
“玖兒,你知道舍利畏?”
“恩,官傢,去年九月份時,樞密院轉來一份來自廣南西路的奏折,上面稱在原大理國之地爆發瞭一場反蒙動亂,那領頭之人就叫舍利畏,這舍利畏是位白族僧人。(百度搜索:隨夢,最快更新)隻是當時官傢正在忙於朝政改制,沒有去留意而已。”
“那有後續情報傳來嗎?”
“沒有瞭。大理國畢竟已經不存在瞭,我朝對外的重心都放在北方,所以對於原大理之地發生的事件也就不會有人去關註和重視瞭。”
經全玖這麼一說,我也記瞭起來,想必這位舍利畏就是當初的段東樓瞭。
我暗罵一聲,心道,“自己又犯想當然的錯誤瞭,雖然當時很忙,也該引起註意,至少該讓人追蹤下去。”
在我的記憶中,宋朝末年除瞭宋蒙之戰外,沒有任何民間動亂或者起義,即便有也隻是些地方性的騷亂,根本不會形成規模。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引導我,不用去管這些芝麻大小的瑣事。這就好比後世一個讀過歷史的人,清楚地知道蒙古滅宋,明朝滅元,明朝又被清朝所取代的經過,如果有人告訴這人,說在元明清之間還有個其它朝代,你會怎樣?一定會說這是瞎編杜撰的,根本不會去理睬。
其實,在宋末元初之際,的確有這麼一場暴動。1264年末到1265年,不堪忍受蒙古貴族統治者殘酷統治和民族壓迫的雲南滇中、滇東地區的白、彝等各族人民,在僧人舍利畏的領導下舉行起義,義軍殺死所在各地的蒙古守將及官員,先後攻占瞭鄯闡(今昆明市)、統矢(今姚安縣)、威楚(今楚雄市)、新興(今玉溪市)、石城(今曲靖市)及尋甸縣(今尋旬回族自治縣)等城鎮,鼎盛時期一度聚集達三十萬之眾。到瞭1274年,舍利畏再度聚眾起義,最終不敵而亡。
機會,這絕對是個機會。我讓各大軍區派人前往蒙古占領區開展敵後武裝工作,這雲南不也正好嗎?隻是不知道舍利畏的起義如今有沒有被蒙古人鎮壓下去。
段恒想借助宋朝復國,這是不可能的。我隻知道大理城應該是雲南省的一個城市,而不應該是個國傢,如果僅僅是大理白族自治區,我倒是可以接受。
我一邊想一邊將顯文閣中有關大理的資料文獻仔細地看瞭一遍,約莫三刻鐘後,小七的聲音響起:“官傢,袁先生、文大人、陸大人到瞭。”
“宣。”
“參見陛下。”
“大過年的就將你們召來,不會怪朕吧?”
“陛下日理萬機,臣等自當以陛下為榜樣,哪裡敢怪陛下。”
我笑笑:“哈哈,坐吧。”
“是,陛下。”
“先生,姚朝輝和葉東升還沒有回來吧?”
“回陛下,還沒有。不過據他們傳回的最新消息說,儂復很可能藏身於廣南西路、大理和安南交界處的安德州(今廣西靖西安德鎮)一帶,他們很快也會進山搜查,隻是那裡山勢陡峭,崇山峻嶺,地形十分復雜,加上又都是壯族集聚地,所以得費不少周折,臣估計還要一些時日。”
“恩,此事慢慢進行就是,在我朝看來,這儂傢是叛逆,或許在壯族人心中,儂智高、儂復還是個人物呢。小七,廣南西路地圖。”
我看著地圖道:“廣南西路,安德州,鄯闡府。”
袁棘道:“鄯闡府?那已經不在我朝境內瞭。”
“不錯,鄯闡府在原大理境內。”說完我將段恒的的言語記載遞給瞭袁棘等人。
三人看完後,陸秀夫道:“陛下之意,莫非是。。。。。。”
“恩,朕打算讓人去會會這舍利空。”我笑笑道,“先生,姚葉二人離開鄯闡府很近,抽調一人前往,打探下舍利空現在的情況。”
“是,陛下。”
“去年在大理原境內發生的舍利畏暴動事件,你們都知道吧?”
袁棘道:“回陛下,臣有所耳聞,但具體情形卻不甚瞭解。”
“臣等也是。”文天祥、陸秀夫也道。
“這事朕大意瞭,從這封信件可以看出,大理段氏一脈還有人在堅持抵抗,如果機會還在,我朝應該給予他們支持,讓蒙古人在那裡疲於奔命,至少可以減輕我朝西南邊境的壓力。”
文天祥道:“陛下,大理段氏終究非我朝臣民,這是否,是否有些不妥?”
“宋瑞,沒有什麼不妥的。先不管大理國的所屬問題,隻要是反對蒙古的勢力都是我朝可以交好的力量,這就叫做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盟友。從目前的情形看,蒙古人的實力依舊在我朝之上,所以我們應當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對抗蒙古,這就相當於戰國時期的聯縱抗秦吧。”
文天祥道:“是,臣明白。”
“各位,龍牙在我朝境內各地的情報網進展迅速,在穩步發展的同時,今年要開始向周邊鄰國滲透,去年隻是在北方有所發展,但卻忽視瞭南面之地,從舍利畏率眾暴動這件事來看,我朝所知道的情報也太少瞭,因此,對於鄰國的情報搜集也將作為今年龍牙情報部的重點,不過,朕會改變下形式。還有,龍牙組織越來越龐大,其事務也越來越多,而你們幾位在朝中之事同樣也是越來越多,所以在今年你們都要選出各自的接班人,逐步將你們在龍牙的事務分解下去,你們隻需掌控好大方向即可。”
“是,臣等遵旨。”
“對於龍牙,朕打算在今年讓其部分浮出水面。”
袁棘等三人相互看瞭看,問道:“浮出水面?”
“正是,朕打算成立錦衣衛。”
“錦衣衛?又是什麼?”
我看著一臉迷惑的三人,解釋道,“既然稱之為衛,即是與禦前侍衛有著相同性質的一支隊伍,但其所轄之事務則不一樣。禦前侍衛的主要職責是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室儀仗、護衛大內皇宮及皇室人員,而錦衣衛的職責則是維護我朝的主權和利益,朕會賦予錦衣衛調查、巡察、緝捕之權,通俗來說,就是有兩大職能,一是負責收集各地的情報,主要是指我朝之外的其它國傢和地區的各類情報,二是針對意欲破壞我朝主權的人和事進行處理,比如,其它國傢潛伏在我朝境內的細作,意圖不軌的儂復等,就屬於錦衣衛偵緝的范疇。類似這次姚朝輝、葉東升等人前往廣南,他們今後便可行使錦衣衛之權,不經過地方官府就能公開緝捕儂復瞭。在錦衣衛成立後,原有的龍牙情報部將以收集國內的情報為主。”
在地方任過職的文天祥問道:“除瞭情報工作外,陛下所說的錦衣衛在緝捕罪犯時和刑部及地方官府辦案有何區別?其中會不會同我朝原有的司法程序相沖突?而且臣聽陛下之言,錦衣衛的權限似乎很大,會不會造成濫用權力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