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張三豐
返回獅峰的路上,方靈道:“哥,這競拍的過程和比武好像差不多,你來我往,相互之間也是鬥智鬥勇,其緊張程度絲毫不亞於武林高手的對決!”
“恩,靈兒,世上之事大都有相通之處的!”
方靈點點頭,對蕭天道:“蕭天,這次中華禦液代理權的競拍比上次你舉行的味精代理權競拍的場面還要宏大,看來這種競拍的方式會逐漸流行起來瞭!”
“方姑娘說得對。(.com全文字更新最快)”蕭天笑道,“這種方式相對公平,和以往由官府指定的方式相比,更能讓大多數商人接受!”
“餓瞭,哥,我們先回去吃飯吧!”
“好,聽靈兒的!”
回到獅峰商行時,天邊最後一抹斜陽剛好消失在空中,炊煙四起,已是晚飯時間,進入屋內,就見文璋和黑衣少年張子沖已經在裡面等候瞭。
“見過公子。”文璋邊說邊恭敬地行瞭個禮,隨即介紹道,“公子,這位就是張子沖張公子!”
我仔細打量瞭一番這張子沖,然後贊道:“恩,果然是相貌不俗,好個少年郎!”
張子沖相貌特別,似乎給我一種熟悉的感覺,像哪位歷史名人呢,古代沒有相機,容貌長相隻能通過繪畫或者是用文筆來描述,就像三國時期的劉備,如果你穿越到瞭三國,看到一位古人,雙手過膝,雙耳過肩,或許便會認為他就是劉備劉玄德。
“張兄,這位就是呼延公子!”
張子沖抱拳道:“在下張子沖見過呼延公子!”
“恩,各位,先吃飯,邊吃邊聊!”
大傢坐下後,我身旁的袁棘有些迫不及待地問道:“張公子,聽聞你是碧落宮白雲禪老張雲庵大師的傳人,是嗎!”
“正是,這位先生是!”
“老夫袁棘,你師父有和你提過嗎!”
張子沖一陣驚訝,“啊”瞭一聲,轉眼卻又面帶喜色道:“袁棘,您就是帝王谷袁先生,別號火龍真人!”
袁棘點點頭,又沖我笑笑,說道:“是!”
“火龍真人。(百度搜索:隨夢,最快更新)”這是我第一次聽說袁棘的別號,暗自好奇道,不過立即便已明瞭,龍這個字在古代屬於皇帝專用,盡管袁棘是我的武學教授,但在我這個真龍天子面前自然也需要註意這些細節的。
這時,隻見那張子沖迅速地從座位上站瞭起來,跪下道:“子沖見過袁先生!”
袁棘愣瞭下,也起身道:“張公子,快快請起!”
“先生在上,請受子沖三拜。”張子沖執後輩之禮,沖著袁棘便欲行三拜大禮。
袁棘自然不會無緣無故接受張子沖的大禮,僅僅受瞭半禮後便雙手虛托,那張子沖隻覺一股無形之力托住瞭自己,卻是無法再拜下去。
張子沖隻好站起道:“先生,傢師曾言,如果見到先生,需行弟子之禮,倘若弟子福緣廣闊,可入先生之門!”
“老夫和令師雖說隻有數日之交往,卻是頃見如故,這一別就是數十年瞭。”袁棘笑笑,坐下後道,“子沖,先坐下,其它事慢慢再說!”
“是,先生!”
“子沖,令師可好!”
張子沖一聽,神色頓時黯然道:“傢師,傢師在一年多前的一個夜晚,留下一封書信後,便不知所蹤!”
在得到我的默認後,袁棘給張子沖倒瞭一杯茶水道:“子沖,先喝杯茶,再細細道來!”
張子沖喝瞭一口茶,開始說道:“先生,弟子本名張通,小名子沖,在傢排行第三,遼東懿州(今屬遼寧省阜新市)人氏也,五歲時,我曾突患眼疾,父母遍尋名醫,卻始終不得其法,就在眼睛幾近失明之時,恰好遇見瞭在遼東遊歷的傢師,在傢師的精心醫治下,弟子的眼疾基本恢復正常,但傢師言,弟子體內的經脈異於常人,如不治本,這眼疾日後還會復發,並且一次比一次厲害,父母親也無其它辦法,又見傢師為人厚道,就讓弟子拜在傢師門下,自此之後,弟子便跟隨傢師四處行走!”
張子沖的思緒似乎一下便回到瞭童年,停頓片刻後,又喝瞭一杯茶,才繼續講道:“離開傢鄉之後,傢師說,要找到三味草藥,方能有機會根治弟子之病,於是,我和傢師一起先到瞭南方的福建路,在離武夷山脈100多裡地的邵武府住過近兩年的時間,邵武府的西南方有座天成峽谷,谷內山峰眾多,傢師遍尋每座山峰,最後在一處叫做田螺峰的絕壁上找到瞭第一味草藥,隨後,我們又到瞭位於伏牛山南麓的南陽一帶,住在一處名叫小店鄉(今屬河南省南召縣)的村落中,這一住又是近五年之久,傢師言道,這小店鄉屬於南北交匯處,植物匯聚南北特色,是處天然大藥庫,在這五年中,傢師一邊尋找藥物,一邊帶著我以小店鄉為中心,到處行走,找到第二味藥物後,傢師帶著我又來到荊湖北路的均州(今屬湖北丹江口市),均州的西南部有座著名的武當山,那武當山山峰林立,且其深處多有懸崖峭壁,傢師在武當山極深之處的一座峭壁上找到瞭一株龍芝,並說這龍芝就是第三味藥物!”
當張子沖說到武當山時,我一下想起瞭史書上有關張三豐的記載,和書上的記載對比,這張子沖的相貌特點和張三豐完全相似,難怪我一見到黑衣少年時,就覺得有種“似曾相識”之感。
歷史上有關張三豐的傳說實在太多,僅其出生地點就有好幾種說法,有的說張三豐是河南南召縣人,有的說他是出生在遼東的阜新,有的說他本身就是武當山下的村民,也有人說他的傢鄉應該在福建邵武一帶,按照張子沖的說法,他是遼東懿州人,也就是今天的遼寧省人,少年時曾經隨其師在福建邵武、河南南召、湖北丹江口等地生活過,至於張三豐的名字,流傳後世的也是很多,僅我知道的就有三豐、全一、君寶、君實、玄一、玄子等。
隨著時光的推移,加上古人對於文檔的記載和保管不似後世之嚴謹,而張三豐又是極具傳奇性的人物,所以到瞭數百年之後的後世,各種說法的真偽也就很難確定瞭。
不過,無論哪種說法,對於張三豐相貌的描述卻是和眼前這位少年一致的。
我沒有出聲,繼續聽瞭下去。
“大約在二年前,傢師帶著我回到瞭遼東,在遼東這段日子裡,傢師花瞭近一個月的時間,將找到的三味藥物與另外二十餘種草藥一起制成瞭三顆藥丸,並叮囑我每隔五年吃上一顆,在我服下第一顆藥丸後的第十天夜裡,傢師便留下這封書信,不辭而別!”
說到這裡,張子沖將一封書信遞給瞭袁棘,袁棘看完後,又將書信轉給瞭我。
張雲庵留下的這封書信大致分為三部分內容,首先是說碧落宮這一門派和龍虎宗頗有淵源,但因時日太久,張雲庵也說不清楚其中的原由瞭,傳到張雲庵這一代是第七代,碧落宮代代單傳,且所有傳人必須姓張,這一點張雲庵也同樣不知緣故,張雲庵在信中講道,自見信之日起,作為第八代唯一傳人的張子沖便開始執掌碧落宮,根據宮門規定,每代弟子在承繼碧落宮時都要由上代師尊重新賜名,以示新生,而張雲庵賜予張子沖的名字正是全一,字君寶。
原來如此。
看到此處,我再無懷疑,自然就明白瞭這張子沖正是張全一、張君寶,也就是後世所知的張三豐瞭。
我壓抑住激動的心情,繼續往下看去,第二部分內容是告訴張子沖,雖然他和張雲庵學藝十多年,但從未與外人有過交手經歷,這是練武之人的大忌,沒有經過實戰錘煉的武技隻能算是紙上談兵,因此要其繼續遊歷天下,並和不同武林門派之人交手比武,在實戰中將所學的技藝融會貫通。
第三部分則是告訴張子沖,帝王谷乃是天下武學之源,張雲庵有幸結識瞭火龍真人袁棘,讓張子沖在有緣之時,拜入袁棘先生的門下,並在信中言道,天下武學,門派森立,固步自封,這實在不利於武學的發展,碧落宮之人要樹立無門無派甚至無根的觀念,這也就是先祖將本宮命名為碧落之故。
碧落,道教語,指的是東方第一層天,有天無地自然就是無根也。
張三豐的眾多著作中,有一篇名為《無根樹》的丹詞流傳很廣,千百年來,道傢理論玄奧,文字晦澀,常常讓人摸不著頭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瞭道教的深入傳播,而張三豐采用歌詞的體裁、通俗的文字把玄奧的修真理論化為膾炙人口的曲詞《無根樹》,這篇《無根樹》共24首,包含瞭張三豐的全部修真理論和方法。
我隱隱約約覺得,碧落宮和其他門派都不一樣,或許它並無固定之所,在同一藍天下,哪裡都有可能是碧落宮所在,這是一種虛擬的存在,難怪以帝王谷袁棘之能尚且找不到其在何處瞭。
看完後,我將書信還給瞭袁棘:“先生!”
“公子,請吩咐!”
我再次看瞭一眼張子沖,笑道:“既然張雲庵大師有此意,而我看張子沖,哦,不,現在應該叫張全一瞭,此子福緣深厚,將來的成就一定不可限量,你就將其收入門下吧!”
張全一雖然不知道我是誰,但從文璋、袁棘等人對我的尊敬態度上也能看出,我是這些人中的核心,此時又見我替其美言,也不禁心生好感。
雖然張全一並不完全知道袁棘的武學造詣到底如何,但既然是親如父親的師傅張雲庵所言,想必不會有錯,當下雙目微聚,看著袁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