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

作者:菜無心不活 字數:3136

?第360章琉球制置使

忽必烈道:“愛卿請講!”

“大汗,今年年初,臣和阿裡海牙將軍就火砲一事發生過爭論,臣以為火砲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傢應該是三國時期魏國的馬鈞先生,而阿裡海牙卻認為馬鈞的火砲雖然厲害,但已經過時瞭,當今最厲害的火砲專傢當屬他們西域人!”

“馬鈞,本汗知道其人,據說他在蜀漢諸葛亮發明的連弩基礎上,制成瞭轉輪式拋石機,稱做‘車輪炮’,可將石頭連續拋射出去,減少瞭發射的間隔時間,極大地提高瞭原始火砲的殺傷及破壞力,至於西域也有制砲高手,本汗倒是沒有聽過!”

“大汗,我朝歷來重騎兵,所以對於火砲等輔助器械並不算很重視,當日臣也就是和阿裡海牙將軍打打嘴仗,並沒有深究下去,今見南朝在研究火槍火砲,這個才想瞭起來!”

“史愛卿,阿裡海牙所說的西域人是誰!”

“大汗,據阿裡海牙講,西域人將火砲稱作回回砲,最優秀的制作者有兩人,其中一位年長者名叫阿老瓦丁,乃是西域木發裡人,另一位名叫亦思馬因,西域旭烈人,這兩人都是西域(今玉門關以西)的回回人(伊斯蘭教),屬於師徒關系,因回回砲得自西域,所以也叫西域炮,回回砲可以連續發射數十斤重的石塊,也可以單次發射一百五十斤重(相當於現在的八、九十斤)的巨石!”

“一百多斤。(.cOM)”忽必烈有些驚訝道,“倘若阿裡海牙所說是真,數十門回回砲同時發射,隻需幾個來回,不就可以摧毀對方的城池瞭嗎!”

忽必烈突然覺得眼前一亮,最近一直在思考的攻城方案可算是找到解決方案瞭,在野戰中,忽必烈當然相信蒙古鐵騎的無敵,但對於南朝的城池堅厚,也頗為無奈,南朝的防禦體系大都得自孟珙,如果南朝軍隊一味地龜縮城中,的確是很難攻破,即便取勝,也要付出相當的代價。

史天澤道:“大汗所言極是,一百多斤重的巨石輪番砸到南朝的城墻上,的確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對於攻城而言,幫助很大啊!”

“恩,南朝依托的不就是城池牢固嗎,我朝軍隊配上這種火砲,對於攻城戰不就會!!!!!!哈哈,來人!”

門外值班的怯薛軍急忙入內道:“大汗!”

“速速傳阿裡海牙,立即入宮!”

據史書記載,至元十年(1273)正月,蒙古人以回回炮攻樊城,一舉告捷,接著,元軍移炮以向襄陽,亦思馬因根據對地勢的細心觀察,在襄陽城東南角安置巨炮,“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結果,一炮就射中襄陽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慌。”宋將呂文煥自知不敵,遂納城歸順元軍,相持五、六年之久的襄樊戰役,就這樣在回回炮的一聲怒吼中宣告結束。

忽必烈在知道我試驗火炮後,也將回回砲的使用提前瞭,當然,忽必烈無論如何沒有想到,我采用的是火炮而不是拋擲石塊的火砲。

阿裡海牙的住所離忽必烈行宮不遠,約莫半個時辰後,阿裡海牙便來到忽必烈帳內。

“參見大汗!”

“恩,阿裡海牙,本汗問你,西域回回有精於制砲的匠師嗎!”

“回大汗,確實如此,臣可沒有亂說,去年年初時,臣曾經路過西域,見到過亦思馬因,他說其師阿老瓦丁已經在研制能夠拋射二百至二百五十斤重的火砲瞭!”

史天澤懷疑道:“二百多斤,阿裡海牙將軍,這回回砲能夠支撐這麼重的石塊!”

“史大人,我聽那亦思馬因是這麼說的,不瞞史大人,當時兄弟我也十分吃驚,至於其中的竅門原由我就不懂瞭,隻知道回回砲的材質采用瞭不少金屬材料!”

忽必烈對此也是一知半解,想瞭想道:“史天澤,阿裡海牙!”

“臣在!”

“明日一早便讓中書省下詔,八百裡加急,傳阿老瓦丁、亦思馬因速來見本汗!”

“是,大汗,臣等遵旨!”

咸淳二年七月六日,經過吏部和政務院連日來的考核,蔡暢第一次在朝會時進入宮中大慶殿。

禮部尚書馬廷鸞首先出列道:“皇上,琉球省蔡暢已通過吏部考核,正在殿門外候旨!”

“恩,宣!”

小七大聲道:“宣蔡暢進殿!”

馬廷鸞見蔡暢進殿後,對其說道:“蔡暢蔡大人,按我朝禮制,首先參見皇上!”

蔡暢急忙大禮跪拜道:“臣蔡暢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蔡愛卿,免禮平身!”

“謝皇上!”

馬廷鸞接著道:“請陛下賜封!”

我點點頭,笑道:“蔡愛卿,朕很欣慰你能通過吏部的考核,更高興你和你的族人能夠回歸我朝,在賜封之前,朕先來說說琉球的重要性,琉球省是我朝在海外建立的第一處行省,盡管琉球群島資源匱乏,目前的經濟狀況也是遠遠落後於我朝本土,但其戰略地位卻十分重要,從琉球往北便可抵達日本國,往南可以直下南洋,往東遠航則可以到達地球的另外一片大陸,美洲大陸,因此,朕打算在琉球省建立我朝在本土之外的第一處水師基地,為未來做好準備,有關方案由軍務院制定,陸秀夫、李北洋,這事由你們兩人負責!”

“是,陛下,臣遵旨!”

“蔡愛卿!”

“臣在!”

“朕封你為琉球省首任制置使,暫領正四品銜,負責琉球省的所有政務,琉球省的其他官員由你提供名單交至政務院和吏部會審,省府各部的具體事務由政務院安排,朝會結束後你便去政務院,聽從政務院院長文天祥的安排,爭取在十日內弄明我朝之所有政務流程!”

“是,皇上,臣蔡暢遵旨!”

“蔡愛卿,朕在此要告誡你,在朕這一朝為官可不是件輕松之事!”

“請皇上明示!”

“朕的清規戒律可不少啊,蔡愛卿,在本朝為官,你要有思想準備,首先要做到廉潔,如果抱著發財之夢,為權為勢,那是斷然行不通的,你在吏部接受考核時,應該知道我朝的《官員行事準則》吧,上面的條條框框很多,都需要不折不扣地執行,所以這第一步呢,你要成為一名清官!”

“皇上放心,這一點臣必定做到!”

“恩,其次就是要做一名為國為民的好官,為國為民是朕對於好官的定義,朕在登基時就說過,朕必定會帶領我朝走向中興,也就是要讓國富、民強,那麼作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他的職責就是在朕的領導下,帶領當地走向富強,因此,你回去後的膽子是不會輕的,琉球省和其它行省還不一樣,你除瞭發展經濟,讓島上的百姓過上好日子外,還要使原島民能夠在心裡歸屬我朝,要讓他們以琉球人為榮,更要以大宋人為榮,這十日中,政務院會安排你到商業部、農業部、刑部、戶部等部門接受各部的培訓,等你離開時朕再和你細談!”

“是,皇上,臣定不負皇上之托,務必成為皇上所說的好官!”

“好,各位愛卿,接下來朕再說說前些日子廉政公署的奏折。”我臉色略微一凜,嚴肅道,“朕已經簽署瞭廉政公署的奏折,也就是說,其中達到處以極刑的官員,一律依法處以極刑,一次性判殺二十多名官員,這在我朝的歷史上也算是很少見的,朕在心痛之餘卻絕不後悔,如果朕對此姑且,放任之,那麼到瞭今後,朕會花上十倍的代價,或許也達不到今天的效果!”

“唯一讓朕感到慶幸的是,這些官員中沒有身在大殿中的各位,朕在此也希望你們潔身自好,不要步這些人的後程,反腐倡廉是長期的國策,不會停止的,人最寶貴的是什麼,朕以為當然是生命,用自己的生命去搏取一輩子也花不完的身外之物,值得嗎,俗話說,人為財死,但是,人都死瞭,還要財來幹什麼呢,人嘛,首先得活著,活著才會有希望,朕記得有位君主在臨終前說道,他這一生征戰無數,獲得瞭超越前人的領地,但死的時候,他和任何人還不是一樣,都隻能占有一床之地!”

最後一句話,我記不清是在電視還是在中,看到過成吉思汗在臨死之前這般說道。

“各位愛卿,朕剛剛這番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在生前冒著極刑的風險,攬來無數財富,到頭來又有何用呢!”

“是啊,人都沒瞭,錢物又有何用呢。”大殿中的官員紛紛想道,連賈似道也在自問道。

“朕認為,金銀財寶,夠用就行瞭,我朝官員的俸祿並不低,之前,大多數官員或明或暗都已得到不少,朕都知道,當然,朕說過既往不咎,各位愛卿,好好想想吧,像那二十二名官員的做法,值得嗎!”

借助陳文龍的奏折,我又教育瞭眾官員一番,隨便也是在告誡蔡暢,要做一名為國為民的好官,

請到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