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道法大師

作者:菜無心不活 字數:3362

第370章道法大師

經過懸棺區域後,地勢逐漸開闊。()

又走瞭約莫半個時辰,打頭的文璋勒住韁繩,回頭道:“公子,往前再行兩裡就是真仙觀遺址瞭,這座真仙觀是唐朝時期的建築,據說是龍虎山最早的大型寺觀之一,後來在諸侯割據(五代十國)的時代,毀於戰火中瞭。”

方靈嘆道:“可惜瞭。”

袁棘道:“是啊,國之不興,各業皆敗,連隱身世外的道觀也難以幸免。”

“恩,走吧,去遺址看看。”

兩裡的路程,對於我們禦馬的速度而言,隻是一小會的功夫。

很快,真仙觀遺址就進入到我們的視線之中。一眼望去,到處是斷垣殘壁,潦草叢生,從真仙觀遺址看去,應當是頗具規模的一處道觀,即使歷經數百年,也能依稀看出當年的輝煌。

我暗自嘆道:“真仙觀遺址盡管已是殘破不堪,卻似乎仍在默默地告訴著後人,我們的責任重大啊。作為大宋皇帝,不管願不願意,我雙肩之上都擔負著傳承華夏文明的重任,大唐的輝煌,隻在瞬間便毀於五代十國之亂,我萬萬不能重蹈其覆轍,成為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宋朝之前,後世的西方列強還處在朦朧狀態,所以盡管我國的發展磕磕絆絆,但始終領先於世。十三世紀末,自歐洲開始文藝復興運動後,西方社會揭開瞭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文藝復興也被認為是跨入近代的標志。從此,歐洲諸國飛速發展,而元朝卻沒有延續宋朝的發展勢態,漸漸淪落下去,東方雄獅遂進入瞭沉睡之中。

自從我走進少帝陵的那一瞬間起,這種命運或許便已註定。

歷史是過去的進程,但歷史同時又在告訴未來。。。。。。

當晚,我們在瀘溪村中唯一的一傢小飯店吃完晚飯,飯桌上自是少不瞭文璋所說的瀘溪松糕,又軟又香的松糕讓我們食欲大開,連我都吃瞭好幾塊。

剛回到借宿的老鄉傢中,就見文璋入內道:“公子,我師傅來瞭。”

“是嗎?道法大師來瞭?快請。”

道法進屋後首先給我行瞭個禮道:“見過呼延公子,呼延公子能夠親臨龍虎山,實乃我龍虎宗、天師教之幸也。”

“大師客氣,請坐。”

道法知道我的身份,雖說宋朝不少皇帝對於龍虎山都是大肆進行加封賞賜,但我卻是第一個親臨的皇帝。(本章節由隨夢網友上傳.com)道法大師道行瞭得,但終究脫不瞭天子至上的觀念。

以前我雖然和道法打瞭個照面,但根本沒有看清過這位傳奇人物是何模樣。此時,得以近前相見,才品出其全貌,細看之下,不禁暗自贊道,“果然是好一位仙風道骨的出傢人。”

不知為何,我見到道法大師時,便一下想起瞭《水滸傳》中入雲龍公孫勝的師傅羅真人。按照《水滸傳》的描述,那羅真人星冠攢玉葉,鶴氅縷金霞,長髯廣頰,修行到無漏之天,碧眼方瞳,服食造長生之境,每啖安期之棗,曾嘗方朔之桃,氣滿丹田,端的綠筋紫腦,名登玄,定知蒼腎青肝。

袁棘見道法坐下後,也上前行禮道:“帝王谷袁棘見過道法大師。”

“哈哈,火龍真人,這兩年做得不錯。你師兄火離可好?我們已有多年未見瞭。”

我明白道法所言“這兩年做得不錯”的含義,隻是大傢心照不宣,誰也沒有去點破。

袁棘頗為恭敬道:“道法大師,我師兄很好,自上次論道之後便一直在谷內修行,二十年來也沒有外出過。”

道法笑道:“是嗎?這火離,到很會享福啊。”

隨後,方靈等人也一起上前,向道法大師行禮問安。

幾人中,文璋、張全一是道法見過的,其餘三人則是第一次相見。道法大師逐一從田修顏、沈墨、方靈的臉上看過,點頭贊許道:“恩,很好,都是年輕一輩中的高手,不錯,不錯,呼延公子,您身邊有這些高手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我笑笑:“那是一定的。”

不過,我們都沒有註意到,道法大師在方靈臉上停留的時間稍長,而且眉頭略微一皺。

道法言道:“公子,這龍虎山人傑地靈,和臨安風光大不相同,你們一路前來,感受如何?”

“道法大師,這龍虎山山川之勝,人物之繁,仙跡之異,道行之神,爵望之顯,不愧為道傢第一名山。代之慕擬歆艷者,或美之於詩文,垂之金石,必可傳千載之後。”

“公子出口成章,老道佩服,佩服。”

“大師,我們在路上看到瞭不少崖棺,卻不解那些棺木是如何安置上去的?你們龍虎宗傳承千年之久,可有典籍記載?”

“公子,沒有。有關懸棺之事,我龍虎宗也一直在探索,曾經有好奇的前輩上去過,幾經探索之下,也隻是有瞭個猜測而已。”

“大師請講。”

“公子,據我龍虎宗前輩推斷,龍虎山的崖墓葬應該是古越、僚人特有的一種喪葬形式,也是多種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別的一種喪葬形式。當時的古人們經受瞭太多的戰爭和災害之苦,夢寐以求的就是寧靜和太平,他們的遺願選擇瞭將祖先安葬於凌空絕壁之上的崖葬,讓其先人在一個青山環抱、碧水環繞、寧靜幽美的環境中得到永遠安息。懸崖上的崖墓中有很多陪葬物,如原始青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紡織品、紡織工具、古樂器等,隻是沒有金屬器皿。至於安置方式,我教前輩認為,越人應當是從山頂吊下繩索,捆綁著藝高膽大之人,懸滑到懸崖洞口,借助繩索的搖晃慣性,迅速沖入洞中,固定之後,再通知上面放下棺木和陪葬品,由洞中之人在洞口用勾繩之類的物品將棺木勾住,安放到洞中,然後將繩索等物品全部帶走。”

道法接著道:“當然,這也隻是我龍虎宗前輩的猜測,真正的方式早已失傳瞭。”

“恩,大師,不說這個崖墓葬瞭。大師,明日論道之人都到瞭嗎?”

道法笑笑:“公子,前來論道之人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高人,不到最後時分是不會出現的。袁棘,你也是此次論道高手之一,如果你不是陪同公子前來,是不是也會在明日午時三刻才出現在論道之地的上清宮呢?”

袁棘也是哈哈笑道:“大抵如此。”

“公子,明日你們從後山前往上清宮就是瞭,其他高手都隻會從前山上去。”

“這是為何?”

袁棘解釋道:“公子,從前山去往上清宮之路,乃是正路,走正路表示參加論道者對龍虎宗的尊重。公子,我們這一行人是以公子您為首,並非以參加論道的在下為主,所以從後山上去也是一樣,並無關系。”

道法大師心裡暗自感謝袁棘替其解圍,也道:“公子,正是如此。”

要知道,我其實也是前去上清宮觀看論道之人,從後山上路自也表現出對龍虎宗的不敬,但文璋並不知道他們龍虎宗有這條規矩,而袁棘又清楚我的身份,更不會阻止,所以我們在岔路口選擇方向時,便按照我的意思,來到瞭後山下面的蘆溪村瞭。

各大門派都有自己的一些習俗,比如,朝會時,大臣們要進入皇宮大殿,一般情況下,都隻能從側門進入,龍虎宗的習俗是從前山上山為正路。不過,對於這些規矩習俗我也沒有在意,一來我是大宋皇帝,這龍虎山乃是我的領地,他們的規矩也無法制約我,二來我是後世之人,更是不太註重古代的一些規矩習俗。

“道法大師,關於明日的論道,你怎麼看?”

道法沉思瞭一會道:“公子,這次參加論道的五大高手,實力相當,依老道估摸著,結局可能和上次一樣,又會是平局收場吧。袁棘,你說呢?”

袁棘笑笑:“大師所言極是,在下也是這般預料的。當然,這次論道,因為我師兄不願涉足世間,所以讓我前來,相對於你們幾位絕世高手而言,在下可不敢與等相提並論。”

“袁棘,你何必自謙。當年你師兄就言道,火龍師弟天性奇高,日後之造化定在他之上。”

按年齡而言,袁棘遠遠小於道法大師,按照輩分而言,因其師兄火離真人和道法平輩論交,所以,袁棘和道法大師、天道盟的老大等人都屬於同輩。我知道袁棘在內心深處雖然十分渴望和道法等高手一爭高低,但在我這個皇帝面前,也隻能謙虛慎言。

“我也覺得,論道的五大高手實力接近,的確是難分伯仲。”

“公子高見。”道法大師頜首道,“公子,老道有事,希望和公子單獨商議,不知可否?”

我略微一愣,隨即坦然道:“有何不可?先生,你們先出去下,我和道法大師說會話。”

道法目送眾人離開後,先自重新見禮道:“龍虎山道法參見皇帝陛下。”

“免禮,道法大師,有何話就直說吧。”

“是,皇上。皇上,去年七月十五之夜,皇上有沒有遇到過什麼大事?”

“七月十五?”我一下想起瞭那夜的幻境,“大師,去年的七月十五之夜,我做瞭一場夢,是一場惡夢。”

“一場惡夢?”道法大師略一遲疑道,“皇上,那場夢的結局還記得嗎?”

我也不知道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在我昏迷前的瞬間,我隻記得自己緊守靈臺不失,並堅持瞭下來。我搖搖頭道:“結局如何,我也不記得瞭。”

道法若有所思,又仔細端詳著我道:“看來就是鳳凰盤涅之相瞭。”

“鳳凰盤涅?”

道法笑而不答,言道:“皇上,無影訣有進展瞭嗎?”

s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