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欽差出使

作者:菜無心不活 字數:3107

()第439章欽差出使

一大早,當襄陽城裡的百姓還在沉睡中時,五千名身披重甲的蒙古騎shè軍,已經靠近襄陽城百米之內,掩護著後面緊跟的無數拋車,隻要襄陽城上的守軍向下shè擊,騎shè手們便會集中兵力,與之對shè,憑借jīng湛的神shè功夫,很快就能將襄陽軍的弓箭手克制住,直到拋石車達到預定的目的地。

阿刺罕手持長槍,站在隊伍的最前列,見到拋車到位,左手一揮,下令道:“擊鼓鳴金,拋石機,放!”

頓時,蒙古軍陣中鼓聲隆隆,號角四起,前方的騎shè軍讓出位置,數百門拋石機隨著號令齊齊發出怒吼,一塊塊石料飛向襄陽城頭,其中間或夾雜著一百斤左右的大型石塊。

蒙古拋石機拋出的石塊此起彼伏,不少石塊落在瞭城墻上,砸出一個個不小的坑洞,甚至還有一些小型石塊落在瞭靠近城墻的民居裡,好在附近的百姓全都已經撤離,倒也無人傷亡。

剛開始時,襄陽城上的拋石機、守城弩還能還擊對shè,不過,沒過多久,襄陽軍的拋石機便被數量眾多的蒙古拋石機所發出的石塊壓制住瞭。

“媽的,蒙古軍怎麼一下多瞭這麼多拋石機,而且還動用瞭大型拋石機,阿術的主攻放在瞭東門不成。”城墻上的呂師夔大聲罵道,罵歸罵,呂師夔卻是心神不亂,讓二狗率領一眾傳令兵四下傳達其命令。

守衛東門的第十六廂將領們一接到呂師夔的命令,立即吩咐各自的手下:“全體隱蔽,註意躲避拋石機的石塊,保護好自己!”

即使是在拋石機旁的將士也全都躲進瞭掩體中,城墻上好幾架拋石機被蒙軍拋石機發出的石塊擊中,頓時散架,成為一堆廢物,負責指揮拋石機的將領隻能幹著急,除瞭大聲罵道,也無可奈何,眼睜睜地看著拋石機被對方擊毀。

蒙古軍的這一輪火砲轟擊,足足持續瞭兩刻鐘以上,之後,蒙軍的拋石機才停止瞭發shè。

呂師夔抖瞭抖身上的灰塵,jīng神一震,大聲道:“眾將士聽令,準備戰鬥!”

等瞭好一會,全神貫註盯著城外的呂師夔並沒有看見城外的蒙古軍有進攻的跡象,相反,在騎shè軍的保護下,拋石車漸漸向遠處退去,隨後,阿刺罕率領騎shè軍也慢慢地離去。

“退瞭,呂將軍,這是怎麼一回事。”靠近呂師夔的第九十六軍軍指揮使趙萬問道。

“不知道。”呂師夔望著城外,發瞭一會呆,然後吩咐道,“趙將軍,著人打掃戰場,救治傷員,修繕掩體!”

滿身灰塵的趙萬道:“是,將軍!”

城墻下面掩體中的數百名團防隊員急忙配合著軍中各營、各都(宋軍百人為都,每都轄二個小隊,共計百人,相當於後世的連,五都為營)的衛生員,首先將傷亡的將士轉移到後面的第十六廂戰地醫院,然後開始修繕起被蒙古拋石機破壞的工事掩體。

呂師夔站在城墻上,四下看瞭看,便在親衛的簇擁下向城中的帥府走去。

帥府中的呂文煥坐在大堂,仔細聽完呂師夔的匯報後道:“襄陽城北門、西門今早同時遭到瞭蒙古軍的攻擊,持續時間不長,其情形和東門完全不一樣,看來阿術是將其所有的攻城器械都集中到瞭東門!”

“東門外地勢開闊,哪怕再放上兩、三百架拋石機也不成問題。”呂師夔道。

稍後而至的襄陽主帥呂文德道:“師夔,我軍損失如何!”

“回大帥,末將過來時正在清點之中,不過,據末將目測,傷者雖有不少,但陣亡者微乎其微,損失最大的要算襄陽城的城墻瞭,不少防禦工事都需要修繕或者重建瞭!”

“恩,師夔,你先下去休息吧!”

“是,大帥!”

“阿術的目的何在呢!”

呂文煥想瞭想道:“大哥,對於阿術的戰法,我認為其目的無非有二,一是保存其勢力,不願意讓蒙軍將士在攻城時輕易受到傷害,其二,妄圖通過拋石機的遠程攻擊在我襄陽城東打開一道缺口!”

呂文德點點頭道:“在接下來的數rì中,如果蒙軍采用的是同一種辦法,那就可以證明你的推測瞭!”

“恩,明rì如果蒙軍再度以拋石機進行遠程攻擊,我去城東親自看看!”

“好,到時讓老三文信陪你一起!”

和呂文煥估計的差不多,第二天,阿刺罕再次率軍砲轟襄陽,這一次持續的時間更長,竟然達到瞭半個時辰之多,昨rì剛剛修復的陣地又被拋石機所損壞,就連箭樓也被蒙古人的拋石機擊中,好在守城將士躲避及時,並無多少人陣亡,但傷者卻開始有所增加。

回到帥府,呂文煥對呂文德道:“我軍的拋石機似乎比不上蒙古人的拋石機,無論是距離還是拋擲石料的重量,都不如對方瞭,這幾年中,看來蒙古人對於攻城的拋石機也是做瞭大量的改進啊!”

“忽必烈自八年前回撤後,就一直想南下我朝,而我朝唯一的優勢就在城池的堅固和水師的強大,忽必烈想要輕松攻破我朝的城池,就需要依靠遠程攻擊武器,而拋石機就是其首選,這和陛下的想法其實是一致的,隻不過,陛下想到瞭以火器取代冷兵器,忽必烈則隻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去做改進,這已經被陛下拉下一大截瞭!”

呂文煥道:“不錯,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怎麼也不會想到,火器竟然有如此威力,唉,真想看看我朝的神器齊鳴,那種場面一定是十分壯觀的!”

之後的數rì,蒙古人幾乎天天都會在東門外進行砲轟,每次的時間不一,有長有短。

剛剛修復的城樓往往在第二天便被損壞,這段時間裡,最忙的不是守衛東門的第十六廂將士,而是負責協助東門防禦的一眾團防隊員們,基本上都要加班加點,以趕上修繕的進度。

到第十七天後,城東工事的修復進展開始趕不上蒙軍的攻擊速度瞭,蒙古拋石機的石料源源不斷,有時在一天之中甚至會兩次轟擊城樓,雖然離攻破東門還差得很遠,但卻讓不少將士及百姓心中產生出一絲憂慮,一絲惶恐,假如蒙軍天天這般轟擊,積少成多,那麼這襄陽城遲早要被拋石機砸出一個大缺口的。

帥府中的呂文德在大堂內走來走去,同時言道:“唉,這就是榷場帶來的弊端啊,如果沒有榷場,蒙古人就不可能站穩腳跟,而我軍自可進行反擊,被動,被動啊!”

呂文煥安慰道:“大哥,既然陛下也認可瞭此事,想必會將壞事變為好事的!”

“恩,那眼下該如何應對!”

“大哥,前期的二十門神器已經安置完畢,在城東的墻內安置瞭十門,何不上奏陛下,請陛下允許我軍使用神器!”

呂文德道:“對,此法甚好,我立即上奏陛下,請示此事,二弟,在陛下旨意下達之前,再從其它防線調派一部分團防支援東門,務必要在蒙古人下一輪的砲擊前,修復工事掩體,同時,做好城內百姓的安撫工作,增強將士的信心,可以對他們說,蒙古人不敢攻城,隻會遠距離地進行砲擊,這看起來很危險,但實際上對我襄陽城絲毫無損!”

“明白!”

文天祥、李北洋及史巖之在一百名禦前侍衛的保護下,首先來到襄陽城南邊的郢州,在和駐守在郢州的水師將領陳弈以及陸軍第一廂指揮使張順略作會談後,便登上沿江艦隊的戰船,由陳弈親自護送,前往襄陽。

十月四rì深夜,文天祥一行抵達瞭襄陽城,從南門進入瞭城內。

駐守在南門的第十七廂指揮使唐永堅連忙將眾人送到瞭襄陽帥府,當已經入睡的呂文德在朦朦朧朧中被守衛叫醒時,還在懷疑自己的聽力是不是出瞭問題:“什麼,欽差大人到瞭!”

呂文德連忙穿好衣衫,來到帥府大廳,隻見政務院院長文天祥、臨安軍事大學校長史巖之、水師制置使李北洋已經坐在瞭廳內,提前一步到達的呂文煥、呂文信正在陪著三位大人飲茶。

在襄陽城被圍之際,朝廷一下派出瞭三位欽差,而且是朝中極有影響力的大臣,這多多少少讓呂文德感到十分溫暖,十分舒適,李北洋是水師老大,掌握著十萬水師,單從麾下兵力的多少來說,李北洋乃是大宋之最,史巖之是軍事大學校長,又是軍務院院士,雖然沒有直接掌兵權,但其在軍中的輩分至尊,徒子徒孫在軍中任職的不知有多少,即便在襄陽軍中就有不少門生,至於文天祥,那更是公認的未來首相。

如此陣容,不能不說強大啊。

略作寒暄後,文天祥從侍衛統制雲仲飛手裡接過聖旨,對呂文德、呂文煥兄弟道:“各位呂大人,接聖旨吧!”

“是,文大人!”

呂文德等人擺好香案,跪在地上,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