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大唐還有將來嗎?

作者:大羅羅 字數:3060

大宋咸淳二年十月十七日。

井陘關。

“忽必烈來瞭!忽必烈來瞭!”綿蔓河以西戰場,響起瞭山呼海嘯一般的巨大呼喊聲音,倉惶喧囂,掃過整個盆地,一直擴散到周遭的丘陵山區!

九斿白纛的出現和數萬蒙古生力軍的加入,頓時讓整個戰局,發生瞭逆轉性的變化,唐軍大敗!

從大唐皇帝,六十一歲的李璮眼中望出去,前方的戰場已經是一片讓他心碎的血色。

他所在的高地,黃龍旗幟猶自飄揚。可是四下望去,卻是一片兵敗如山倒的慘狀。綿蔓河以西的戰場上,到處都是穿著黑色皮甲的蒙古軍人浪,一**的拍擊在唐軍防線的左翼。一處處陣地上面,定遠將軍、寧遠將軍、懷化郎將、遊騎將軍、遊擊將軍、歸德郎將的將旗都已經第次翻倒……這些都是李璮為瞭籠絡山西豪強而封出去的名號,隻可惜名號易封,精兵難成。李璮的本部精兵,不但經過瞭多年嚴格訓練,而且還有均田制保障他們的經濟基礎,還有士爵制這個大畫餅吸引,才有瞭如今這等戰力。

而那些歸附於他的山西豪強,卻沒有這等能打惡戰苦戰的精銳。如果跟著打順風戰,這些武藝不弱,也算有點紀律和勇氣的豪強私兵,也能打出一個大捷。可是一旦戰場形勢逆轉,這些傢夥立即就露瞭底兒。

隻是一塊黃佈包頭,身上還穿著各色老百姓衣服,大半無甲的豪強私兵。如蟻巢遇水一般,就看見人潮翻翻滾滾地退瞭下來。一邊敗退。一邊倉惶驚恐的大呼:“忽必烈來瞭!忽必烈來瞭!”

其實蒙古援兵到達井陘關的消息,早就由井陘當地的土豪通報到李璮大營瞭。但是這些土豪同時報告的。還有北明“十萬大軍”攻占真定城的確鑿消息!

因而李璮和隨行的唐軍高層,全都忽視瞭蒙古援兵的抵達,認為他們不過是從真定城敗退過來的敗兵。隻要加以痛擊,他們一定會棄井陘關竄逃這也是李璮過分瞭解蒙古才會得出的結論。蒙古人還有一個中原人不大瞭解的絕招兒,就是化整為零四散逃跑。在平原上,蒙古人要跑的話,那是很難到的……

不過現在,需要逃跑的卻是李璮瞭。唐軍的左翼已經崩潰,其他地方的部隊也紛紛退瞭下來。整個戰線上。就隻看見蒙古軍的攻擊隊伍,在向前湧動!

李璮麾下的親兵在他坐鎮的山頭下面排成一條人線,人人橫刀出鞘,阻擋著敗退下來的潰兵。大隊大隊的敗兵潰退下,就在他們面前被阻攔。幾個穿著綢緞衣服和皮甲的山西土豪失魂落魄的被捉瞭出來,按在地上就砍瞭腦袋。饒是如此,潰兵還是越來越多,到瞭此地,沒有退路。又無力再回去和蒙古人作戰,隻是哭天喊地。

“皇上!忽必烈來瞭,蒙古韃子兵打來瞭,韃子兵太多瞭。擋不住啊!”

“皇上,您就可憐可憐咱們吧,咱們都是尋常的漢兒啊。哪兒打得過那麼多蒙古韃子?”

“皇上,下旨撤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李璮隻是在山頭上閉目不語,留得青山在。就真的不怕沒柴燒瞭?眼下可不是唐元兩傢在爭天下……北邊燕雲那裡還有一個北明呢!

陳德興明明已經在真定打敗瞭忽必烈,還占據瞭真定城,現在怎麼又讓忽必烈的大軍出現在井陘關瞭?難道忽必烈在吃瞭場慘敗丟瞭真定城後知恥而勇打瞭個翻身仗把陳德興從真定城趕走瞭?

這怎麼可能!陳德興的那些青銅大炮和鋼甲兵都是豆腐做的?他們要守城的話,忽必烈就是有十萬人拿屍體堆都未必能堆得下來。

而陳德興隻要占據真定城,忽必烈就是吃瞭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在井陘關和自己會戰!

很顯然,是陳德興在戰勝之後放棄瞭真定城北退,讓忽必烈有機會重整旗鼓,調頭來和自己決戰!

陳德興是在借刀殺人!

“父皇,退吧……”

李彥簡滿頭滿臉都是血的退下來瞭,身為大唐太子,這位爺也算神勇瞭,其中指揮軍隊在前面猛攻,退下來的時候還督軍殿後,結果戰馬被蒙古人射倒,他的腦袋也磕破瞭,靠著親兵的死命掩護才退下來的。或許是鬼門關前這一遭讓他心有餘悸,或許是八萬大軍崩潰的場面太過於慘烈,讓他說話的聲音都變得顫抖瞭。

“父皇,不行瞭,咱們打敗瞭,快些撤吧,到瞭娘子關,兒臣舍瞭命也要守住關隘,咱們大唐還有來日……”

李璮恍若不覺,隻是喃喃自語:“還有來日?來日在哪裡?在那個什麼明洲大陸麼……如今唐宋元明,宋是已經爛掉瞭,蒙元也已經頹勢盡顯,大概隻有忽必烈還在堅持。將來天下,非唐即明,而朕今日這一敗,便是大部人馬能退回娘子關,便是能守住山西……大唐也沒有機會瞭,將來的天下,看來是要姓陳瞭!”

“父皇……”李彥簡也淚流滿面,苦戰道,“不會的,咱們大唐不會沒有的,便是中原不能立足,兒臣也保著父皇去萬裡之外再興我大唐江山!”

李璮嘆瞭口氣,搖搖頭道:“朕老矣,不離中土瞭,將來之事就看你和彥國、彥邦的瞭……你們兄弟素來和睦,隻是朕當瞭皇上才使你們起瞭嫌隙。現在大唐國運凋零,將來能否再興就看你們兄弟是否齊心瞭!”

說著話,李璮仿佛不甘心地又望瞭一眼戰場,才咬鋼嚼字般的吐出兩個字:“撤吧!”

……

“勝啦,勝啦!”

“長生天保佑蒙古人!”

“薛禪汗萬歲,萬萬歲!”

大唐龍旗向西而退的時候,戰場上的蒙古人也從積鬱已久的心中,發出瞭最嘹亮暢快的吶喊。

蒙古大汗兼大元皇帝忽必烈站在井陘關城樓上,望著戰場上唐軍兵敗如山倒場面,忍不住眼淚都要留下來瞭。現在的局勢對蒙元而言,簡直能用千鈞一發來形容瞭。李璮在西,已經據住瞭山西形勝,若是不來井陘關走這一遭,隻是據住娘子關做猛虎在山之勢,也能讓忽必烈吃不瞭兜著走。而陳德興在東,不僅占據燕京,而且還在真定、順德、東平等路裹挾民眾,擴充軍隊。隻要往東到瞭大運河一線,便能南連濟南李彥國部,北接燕雲。如此一東一西夾而擊之,他忽必烈就算有三頭六臂也得乖乖退往河南去!

要真到瞭那一步,北面是陳李聯軍好幾十萬,南面是一堆居心叵測的漢人軍閥,內部還有不甘心被忽必烈控制的東道諸王勢力。別說是忽必烈瞭,就是成吉思汗復生,面對這樣的局勢也隻有敗亡一途。

而現在李璮已經慘敗,便是將來能夠卷土重來,眼下也暫時無害於大蒙古瞭。現在隻要回過頭去對付陳德興……也不指望把這個賊子打死,隻要能迫其北退燕雲。大蒙古就能暫時穩住陣腳,然後用糧食問題困住陳德興,再招撫中原的漢侯豪強。大蒙古的頹勢,未必不能挽回。

“勝瞭,勝瞭,大汗,咱們勝瞭!”

年僅十五歲的娃娃怯薛長安童一邊呼喊,一邊飛也似的上瞭城關。剛才他也親自參加瞭戰鬥,暢快的大殺瞭一波,現在是被忽必烈的貼身怯薛從戰場上叫回來的。

看到這個好像自己孩子一樣的未成年的怯薛長,忽必烈也饒有興趣地笑問:“安童,你今日可曾斬殺偽唐的大將?”

安童不知道從哪兒拿出個血淋淋的包袱,打開後雙手遞在忽必烈面前,“大汗,這是臣在戰場上斬殺的偽唐將軍……大汗,臣這就再回戰場,去替您斬殺李璮這個狗賊!”

“殺李璮?”忽必烈呵呵冷笑,“這可不行啊……殺死李璮便隨瞭陳德興的願瞭!隻要這李璮還在,黃河以北的漢地就是國有二主,沒準他們這對翁婿就得自相殘殺,朕便能從容收拾河南瞭!安童,去傳朕的旨意,叫勇士們隻追到娘子關為止。且放李璮一條生路!”

……

“什麼?李璮兵敗井陘關?什麼時候的事情?消息準確麼?”

“是三天前的事情,消息千真萬確……是屬下安排在井陘的眼線報告的。”

井陘之戰的消息,終於由天道教在井陘的骨幹日夜兼程送到瞭已經進入大名城的韓安生手中,韓安生不敢耽擱,立即便求見瞭明王陳德興。

“據報,李璮此戰輸得慘烈,從井陘關下一路敗逃到娘子關才止住頹勢,被蒙古人殺得伏屍數十裡,所部精銳盡失,依附他的山西豪傑也星散大半!”

“李璮本人還活著麼?”陳德興面無表情,淡淡動問。

“據說還活著……”

“哦,”陳德興淡淡應瞭一聲,仿佛有些失望,又仿佛有些擔心。“他還活著就好,隻要李璮還在,他的大唐終有一個將來的……”(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