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奸臣乎?忠臣乎?

作者:大羅羅 字數:3099

賈似道和江萬裡兩人辭別大宋太上皇趙昀,心思沉沉的離開瞭北內德壽宮。從德壽宮往門下省去,並沒有多少路。兩人並轡而行,一路無語,隻是片刻就到瞭大宋宰執都房所在的門下省。這裡現在是大宋國貨真價實的權力中心,那位腦子有毛病的皇帝就是個橡皮圖章,秉政的就是賈似道和下面的幾個宰執——虛君實相,書生掌兵,如果再加一個學校議政的話,這可真是儒傢千百年來最理想化的國傢嗎?除瞭有一個賈似道賈大奸臣當道!

在門下省門外,一眾來自臺州的親衛都在門外守候。

他們都是賈似道的人,從北內德壽宮門外開始,一路都是他們的人馬。將大宋太上皇和皇帝妥妥的保護瞭起來。這可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奸臣雖然奸,但是對大宋王朝的忠心是沒話說的。

這段時日,他真是夙夜憂嘆,也真是想替大宋朝覓一條活路的。當日聽信蒲壽庚炒米糧炒遲約,目的也是想挽回大宋岌岌可危的局面。可是沒想到,遲約炒作的結果反而讓陳德興大賺一票,還讓整個江南的經濟和金融,都陷入瞭危機。而且遲約危機更直接導致瞭泉州之亂,又讓泉州三縣落入陳德興之手……

這一連串的失敗,幾乎完全抵消瞭興辦團練帶來的些許振作局面。

現在的賈似道,除瞭日日悔恨自己的糊塗,就是忙著拆東墻,補西墻,勉勵維持局面。不過看北明崛起的速度,大宋滅亡的日子,恐怕也不會太長久瞭。

一想到這些,賈似道眼睛一酸,幾滴奸臣之淚就要下來瞭。

這大宋朝的傢,怎麼就這麼難當呢?

“太師,太師……”

賈似道正在親衛攙扶著下馬的時候。就見廖瑩中飛也似的從門裡面跑出來瞭,一張同樣蒼白衰老的面孔上,少見的浮出瞭喜色。

有什麼好事?

賈似道下得馬來,瞇著眼睛仔細看看。果然是喜色。

“群玉,出瞭什麼事?”

廖瑩中沒有回答,隻是上前恭恭敬敬給賈似道和江萬裡行瞭禮。然後又看看左右。這裡人太多,不是說話的地方。

賈似道看瞭看江萬裡,然後做瞭個肅客的手勢。便跟在廖瑩中背後,大步往自己的都房走去。

……

門下省,平章軍國事賈似道都房之內。

“什麼?什麼?劉秉忠那廝又南來瞭?人已經潛行到瞭江州?”賈似道低聲問瞭一句自己跟前的廖瑩中。廖瑩中默默點頭,從懷裡摸出一封已經拆開看過的書信,雙手遞給賈似道。

賈似道接過書信,匆匆拆開,一目十行的看完,接著又仔細看瞭一遍。

果然是好消息!劉秉忠在信裡面提出瞭一個元宋唐三傢同盟對戰大明的方案!而且還附帶瞭一個看上去非常可行的作戰計劃草案。

蒙古人負責當出頭鳥,正面扛大明的主力,北上攻大名。吸引明軍主力南下。然後蒙古人且戰且走,將明軍引向河南。

大宋第二個跳出來,出兵去打泉州和舟山,同時宣佈海禁,斷絕海貿,查封江南地面上的天道莊。逼陳德興分兵南下進攻江南。

而蒙古和大宋同時動手發難,一定可以將北明的主力掃數吸引。這樣燕京、遼東肯定會空虛。這個時候李璮再突然發難!揮軍偷襲燕雲,一舉掏瞭陳德興的老巢!

這個計劃,就是三傢聯手,全力以赴。先把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的北明打出局!

賈似道不動聲色,將書信遞給瞭江萬裡。江萬裡取過來也細細看瞭一遍,臉上浮出復雜的表情。

“太師……”

賈似道轉過身,看著江萬裡。低聲道:“古心,你是懂兵法的,你說……這個謀劃有沒有成功的可能?”

江萬裡皺著眉頭,認真地思索瞭一番,點點頭,道:“有可能成功!”

他深吸口氣。語氣凝重地道:“頂多五成勝算……”

賈似道挑起瞭眉毛,“五成勝算不低瞭!如果不幹這一把……待到明年春耕完結,陳德興就有可能興大兵。”

他侃侃而道:“吾要是陳德興,就不顧什麼翁婿之誼,先出兵攻李璮,再用重金收買史天澤、張柔等北地豪強。如此一個月內就能滅瞭李璮,全有山西、益都。然後再渡黃河同忽必烈決戰。不過忽必烈未必敢戰,李璮一敗亡,他就有可能全夥西竄,他有二十萬蒙古鐵騎,還有那麼多天雷銅銃,在中原打陳德興不過,到瞭西邊,還不任憑他稱王稱霸?他要一走,北方就會被陳德興統一。自古,北平南易,南定北無!而且陳德興畢竟是漢人,又標榜周禮,四川、京湖、淮西的藩鎮,多半會不戰而降。而江南的商傢富豪,誰不存錢在天道莊?明宋一旦開戰,他們是為大宋效死,還是開門迎降?

便是書生所領的團練又如何?!”

賈似道慘笑兩聲:“如今的呂宋王趙與鬱又是何方英雄?”

趙與鬱據呂宋自立的消息,早就傳到瞭臨安,隻是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不提罷瞭……被大宋倚為長城之靠的團練軍居然成建制投靠瞭陳德興!而且這支團練軍的主帥還是趙氏南外宗的趙與鬱,他可是當今天子的皇叔,堂堂的趙皇叔啊!

趙皇叔的團練軍都靠不住,還能指望他人拿著整個宗族來替趙傢皇帝效死?

江萬裡皺著眉頭,冥思苦想,到瞭最後,隻是長嘆一聲:“看來……也隻得如此瞭!隻是……此計頂多五成勝算,若大事不濟,如之奈何?”

賈似道又是幾聲慘笑:“若大事不濟,就護駕往洪州(江南西路)去吧……”

……

太原,李璮行宮。大唐皇帝臉色陰沉地看著站在自己禦書房內的大元使者劉孝元,冷冷地開口。

“劉孝元,現在已經沒有旁人瞭,隻有你和朕還有朕的太子。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陛下,”劉孝元沖著李璮一拱手,道:“在下給陛下道喜瞭!”

“喜?”李璮苦苦一笑,他真是想不到自己還有什麼“喜”可道。哦,自己的女兒又要給陳德興生孩子瞭,如果這算喜事的話……

“喜從何來?”李彥簡冷冷問。

“自然是大唐有瞭一統天下的機會!”

“大唐一統天下?”

“正是。”劉孝元當說客的本事是一流的,自然知道怎麼忽悠李璮,他笑瞭笑道,“大汗已經準備最後一搏,若不成就西走別失八裡,再不回中原瞭。這不正是陛下一統中原的機會嗎?”

“什麼?”李璮定定看著劉孝元,“忽必烈要和陳德興決戰?他找到對付鋼甲、大銃的辦法瞭?”

劉孝元笑著點頭,“自然是找到瞭,大元如今也有瞭炮軍,以炮鬥炮,沒有什麼好怕的。”

蒙古炮軍在上一次大清河之戰中已經露瞭面,而且忽必烈也覺得不錯,所以退到瞭河南之後,就命人大造銅炮,現在蒙古炮軍已經頗具規模瞭。這些小銅炮雖然對付不瞭北明的青銅大炮,但是卻能對付鋼甲!

劉孝元眼珠子轉瞭轉,又笑道:“而且……大汗還說,萬一事有不濟,想要從中原全身而退,就一定要尋好接盤之人。”

“接盤?”

“就是接管大元放棄的地盤……這地盤如果扔給陳德興,他必然會不依不饒的追擊大元的。”

劉孝元說著話,目光一轉,已經將李璮、李彥簡的表情變化,全都收入眼底瞭。兩人都露出瞭極其感興趣的模樣兒——蒙古要最後一搏,如果失敗就會退出中原!但是得勝的陳德興,是不可能吞下整個中原的。他的兵力有限,又剛剛和忽必烈拼瞭一把,就算打贏瞭也是自損三千,不可能把河南道西部和關內道全都吞下去。

大唐如果得到大元的配合,說不定可以拿下河南和關內的地盤!這可真是大便宜瞭!

不過世界上真有那麼好的事情?

李璮和李彥簡隻是稍稍高興瞭一下,就容色平靜地看著劉孝元。

“條件當然也是有的,”劉孝元笑瞭笑,看著李璮父子,“不知二位可聽說過韓信面相可封侯背相更大貴嗎?”

這是秦漢之交的著名謀士蒯通勸韓信造反時的言語,李傢父子那都是熟讀史書的,如何不知道?

劉孝元又說:“吾觀陛下和太子面相可封王背相更大貴!”

李璮父子都是聰明人,用不著劉孝元把話說透,就已經明白對方的意思瞭。就是要李傢在蒙古人和陳德興決戰的時候在背後下手,偷襲燕京!

“可是大唐若背瞭盟,蒙古還肯離中原而去?”李璮立即就聽出不對瞭,目光炯炯地看著劉孝元。

劉孝元一笑,淡淡道:“兩虎相爭,一死一傷,死老虎是去不瞭西域的,隻有傷虎才得遠行萬裡……隻是什麼時候下手打虎,又該如何下手,這就得看獵手的本領瞭。本領高強的獵手可以將這二虎全都打死,若本領不精,被老虎咬死也是有的。不知陛下是不是好獵手呢?”(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