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今日就先三更吧,欠著的更新,羅羅這個月一定還上!謝謝大傢支持。
.......
《陳禮》的初稿已經下發給瞭所有抵達燕京的“英雄”,今天來昭明宮的諸位,都是人手一部。其實也不是很厚的一大本,不過寥寥數萬字,七大篇,四十九章,三百餘條。談理想,談人生,談權利,談義務。將華夏國傢民族個人的方方面面都大致做瞭規范。
拿到《陳禮》的諸人,花瞭個把時辰就已經拜讀過瞭幾遍。自然都是有些想法的。隻是現在坐在昭明宮內,看著容色嚴肅的陳德興,一時無人開口。
《陳禮》的確可以治天下,和儒傢千百年來推崇的禮相比,《陳禮》最大的優點是有可操作性——儒傢講的禮太復雜,太古老,而且其中最關鍵的部分,分封和貴族民主以及對君王權力的約束,都被拿掉瞭。因此儒傢的禮樂徒具其表,而沒有靈魂,完全成瞭裝點門面的東西。
而《陳禮》是陳德興這個“周武王”新立的,不是用來裝點門面,而是真正要實行的禮。所以其條文清晰,且具有可行性,完全符合如今的世道。
但是,《陳禮》並不完全符合華夏如今的風俗習慣和早已經深入人心的某些東西!可以說,在某些方面,比如和中國古代的神靈神話傳說,和中華傳統的宗族、孝道體系,都是格格不入的——中國傳統的神靈恐怕會在天道教的世界中變成類似古希臘、古羅馬神話傳說一樣的存在!而且《陳禮》對華夏宗族體系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對嫡長繼承制的推崇實際上就是對“義門”的否定!
而在宋朝科舉制度的影響下,華夏的強宗大族往往是以不分傢的義門的形式存在的。
可以說《陳禮》是華夏文明的修正主義!而且是大幅度的修正!其力度真的可以和昔日西周代殷時候的劇變相比瞭。
另外,《陳禮》還恢復瞭西周封建,重建瞭華夏的貴族體系。提高瞭農工商三民的地位,降低瞭士人的社會地位。更關鍵的是,《陳禮》大幅削減瞭寒門士大夫考試做官的權利——考試做官當然還是有的。但是不能一步到位就是縣局級大官,隻能先考個跑腿辦事的小官吏。
而且。《陳禮》上面的規定和陳明當局正在實行的政策可不是一回事兒。陳明朝廷的政策是可以隨時變更的,而一旦成為瞭“禮”,那可就是華夏文明的根本,那是不能隨便改動的。
哪怕陳德興死瞭,他的繼承人也不能改變《陳禮》,否則就是“禮崩樂壞”!這會直接威脅到陳傢王朝的政權穩定。
和隻在貴族間實行的周禮(禮不下庶人)不同,《陳禮》是整個華夏的禮,《陳禮》的原文。是要作為教材,讓每一個華夏子民都知曉的。或許,將來華夏子民會人手一冊《陳禮》。這《陳禮》就是陳傢王朝和華夏子民的“約法”,還是公開的“約法”,還是開國大帝,降世明王立下的祖制。是陳傢王朝神聖性的體現,未來的陳明帝王除非發瘋,否則絕不會改變《陳禮》的主要內容。
也就是說,《陳禮》一旦成為華夏之禮,士大夫們的利益就要永遠受損瞭。那些世世代代靠科舉維持門第的士大夫豪門。將會不可避免的衰弱下去。
而士大夫這個階級在南朝的勢力有多麼龐大,在座諸公又有誰不知道?
“《陳禮》好是好,就是變動太大太急瞭。如今天下不安,江南還有趙傢天子,如果強要實行,就怕烽煙再起。”
第一個說話的是夏貴,他是安豐系將門的前輩,和陳德興的爺爺是一輩兒的。前一陣親自帶兵攻打蒙古控制的順天路,和陸虎率領的明上軍會師。還提供瞭大批糧食用來救濟河南的難民。之後更是頭一批趕到燕京,一入城就代表淮西幾百萬庶黎勸陳德興早日登基做皇帝。還把自己的寶貝孫女帶來燕京,想要送入陳德興宮中為妃。
擁戴的態度是很鮮明的!而且這位和陳德興的關系一直很不錯。昔日保障河邊如果沒有他的兵馬射箭相救,陳德興早讓蒙古人殺瞭。事後他也沒出來爭功。讓陳德興有機會做瞭一軍之主。這份恩德,陳德興自然不能忘記。
所有夏貴的孫女夏蓮兒已經預定到瞭一個皇妃。就等陳德興一登基便可以入宮瞭。
至於夏貴本人,憑著保障河相救和兩度以糧秣相助的功勞,一個公爵是穩穩的。而且夏傢軍也會和李傢軍一樣,在海外得到封國——夏貴本人是不會出國的,他都快七十歲瞭,須發皆白,雖然身子骨還健朗,但也不是能飄洋過海行萬裡路的年紀,就安安穩穩留在燕京養老吧。
聽瞭夏貴的規勸,陳德興隻是嗤的一笑:“烽煙再起有甚好怕?這《陳禮》是華夏千年盛世的根基,豈是那等偽君子可以阻擋的?”
夏貴隻是嘆息:“那些偽君子是沒有什麼,隻是可惜江南的花花世界瞭……”
滿屋子的“英雄”,互相看看,眼神裡面滿滿的都是無奈。
本來可以毫不費力取江南,大傢夥兒隻要跟著去就能大撈一票。可是《陳禮》一出,江南士大夫的團練軍怎麼都要拼命瞭吧?說不定還會把江南打爛!
雖然陳德興也可以把這些士大夫封去海外。但是海外封國是長期的利益,那些地盤初期隻有投資沒有收獲——那種初期就有大筆收入的好地盤,陳德興也不會給外人,不是自己直轄,就是封給他的嫡系功臣和陳氏子弟。
而拿出去封給外人的地盤,不是荒蕪貧瘠就是需要投入大量的兵力去鎮壓。根本不會有容易吃到嘴裡面的肥肉!
這樣的“封”與其說是在賞,還不如說是利用諸侯豪強的軍力、財力去替華夏開拓地盤!
因此,陳德興在分封的同時,還允許諸侯豪強們在一定時間裡保留在華夏本土的地盤。還讓這些諸侯將各自的傢族拆分,一部分出去開拓建國,一部分轉為大明貴族——免得他們在外面開拓失敗,還賠上一族的前途命運。
而手裡有幾千個團練的江南士大夫豪門,是根本不可能占有地盤的——這江南的地盤和中原、四川、淮西、京湖可不是一回事兒。那些地盤連年戰亂,都是窮地方,也沒幾個人。可以毫不誇張的講,如今江南隨便找個縣,都比中原大部分的府要富庶,而且人口也更多!
整個北方漢地的總人口不過千萬,而江南五路的人口卻有七八千萬之多——在眼下的13世紀,人口就是財富!
陳德興的語氣平和,眼神卻不向著如何一個“英雄“,更像是自言自語。
“其實《陳禮》的事情,江南士大夫的反感,都是一個利字在作怪!孤王如果把江南的花花世界分封給他們,他們還會反《陳禮》嗎?可是江南富庶,好好撥弄一下,每年幾千萬貫稅收是穩穩的。而且江南人口也多,至少七八千萬呢!無論是開墾北地,開發遼東,殖民海外,哪一樣離得開人口?沒有這七八千萬人,靠北地的一千萬人,到孤王死瞭都沒有幾個能發送出去殖民的。這江南,孤王必須拿在手裡!”
他的聲音沒有絲毫起伏,但是所有的“英雄”身子都是一抖。
陳淮清冷冷道:“給江南那些豪門大戶的帖子早就發出去瞭,他們要來……自然可以商量著辦。若是不來,便是還忠趙傢,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現在各路人物,正在陸續往燕京而來,離得近的已經到瞭,離得遠的多半也派人騎著快馬來打招呼。可是其中卻少有人從江南而來!
陳德興淡淡一笑:“咱們討論《陳禮》,隻需考慮對華夏千秋盛世有沒有好處。有好處就實行,沒有就修正,其他的不必考慮!至於江南……孤王自領兵去收拾!區區團練,不過烏合之眾,如何能抵擋孤王的百戰精銳?”
啪一聲,卻是老頭子夏貴在拍巴掌,一張老臉上也堆滿瞭笑意。淮西地近江南,在討伐江南的問題上,他可不敢有半點推脫!
現在因為《陳禮》的出現,文取江南看來是不行瞭,那就戰罷!
明白瞭這個大局後,後面該怎麼做就很明白瞭。
夏貴站起身子行瞭一禮:“明王殿下,您的意思臣已經明白瞭,您定《陳禮》是為華夏千秋萬載……臣夏貴願意追隨大王,共襄盛舉!臣請大王早正皇帝位,率領我等南征殘宋,先一統華夏,再開拓四海!”
夏老頭子帶頭表態,屋子裡面其他的人也都紛紛起身行禮。
“臣等恭請大王早正皇帝位,臣等皆願遵循《陳禮》,願隨陛下南征,以救江南億萬庶黎!”
陳德興笑盈盈看著屋子裡的這些軍頭,這些人雖然個個奸猾,但是總歸還識時務,手裡也有些人馬,是可以一用的。等自己做瞭皇帝,就帶著他們一起出征,不用他們出兵,隻要他們本人跟著就行,免得他們的兵馬在後方鬧點什麼事情。
江南的團練,有個十萬士爵兵,還怕打不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