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沒有活路瞭

作者:大羅羅 字數:3097

劉老三真的沒有活路瞭!

他被退佃瞭!

這真的很不公道,世道不公,老天仿佛也不開眼,不給老實人活路啊!

現在屬於潑皮李的十二畝水澆地,其實是他老劉傢的祖宗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的。在宋室南遷之前,這十二畝水澆地還有周遭的二十幾畝地,都是老劉傢的產業。

但是後來的田賦越來越高,雜派越來越多,又有瞭“和買”之法。祖祖輩輩隻會種田,不會讀書的劉傢也就越來越窮,最後守不住土地,一點一點的都典給瞭義門方傢。

但是典田的時候都說好的,劉老三還有他的兩個哥哥耕種的一共36畝水澆地,是世世代代讓劉傢子孫種的,除非劉傢子孫自己不種,否則方傢決不能趕人。實際上就是永佃,而且也不要交什麼押金的。

另外,劉傢的子孫隻要有讀書的苗子,都能進方傢的望江書院,和方傢子弟一樣讀書。

而這幾十年來,義門方一直都遵守約定。哪怕劉傢欠瞭租子繳不出,義門方也從不輦人,劉傢的子弟也一樣可以入方傢的蒙學讀書,其中比較出色的幾個孩子都入瞭望江書院。可惜沒有人能過臺州解試——臺州這個地方學霸地主太多,解試非常難考。

所以這個劉老三,別看他黑不溜秋滿臉皺紋的一個老農民。其實也讀過兩年蒙學,會背《百傢姓》和《千字文》的。隻是他的書也就讀到這個層次瞭,在方傢蒙學裡面就是常年倒數第一的存在。但是他依舊沒有放棄讀書上進的幻想,自己不行,就寄希望於後代。

他的幼子劉升在他看來就是讀書的苗子,在陳德興入主江南之前,已經入瞭方傢的望江書院,雖然還是陪公子讀書的料子,但是在劉老三看來,還是有那麼一絲過解試的希望(其實是沒有的,臺州解試的難度和春闈大比也差不多)。隻要能過解試。哪怕沒有機會當大官的門客,也能在臺州有名的書院裡面謀個教席的差事。

能到這一步,老劉傢就能攀上書香門第的邊角瞭,若是將來再出幾個讀書種子……可惜。這個不知道有多少江南農人在做的夢,被陳明的代宋而起,給徹底破滅瞭。

讀書上進的路子,仿佛已經斷瞭……其實對方四秀才這種會點武功的學霸地主來說,考個芝麻綠豆官並不困難。但是劉傢這樣的貧傢根本沒有條件讓子弟文武雙修。就算他能過筆試,也過不瞭擊劍。而且現在大明已經擁有瞭整個江南,要考大明芝麻官的人多瞭去啦,入取的難度自然水漲船高。

現在不僅是兒子讀書上進的路子沒有瞭,連祖祖輩輩耕種的土地也要沒有瞭。

劉老三隻覺得天大地大,卻沒有自己一條活路,也沒有他老劉傢的活路瞭。

“要是大宋還在多好啊,要是陳逆沒有奪到天下多好啊,要是大宋還在多好啊,要是陳逆沒有奪到大宋天下該多好啊……”

就在潑皮李宣佈退佃的當晚。劉老三就這樣反反復復說著這兩句話,一步步的走向瞭臨海江的深處。

……

“來來來,潑皮你淺著點兒,蛤蟆我深著點兒,咱哥倆一醉方休!”

劉老三投水自殺的當晚,潑皮李卻在賴蛤蟆傢裡,一對難兄難弟在喝悶酒。

沒錯,真是難兄難弟!賴蛤蟆也被點瞭兵,“發配”遼東省濱海府(海參崴一帶)當屯田兵——陳德興的100畝水田,的確不大好拿。賴傢由貧下中農翻身成瞭富農。自然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同時,也隻有這些軍戶地主人人都付出瞭代價,他們才會真正擁有那一百畝、一百五十畝的土地。

“你是河套,我是遼東濱海……看來咱哥倆這一別。就是永訣瞭。”

這話說得有些不大吉利,不過也是事實。他們倆這一去,這輩子都難回臨海瞭。不是永訣,又是什麼?

潑皮李長嘆口氣,“還是以前的日子好,在杜橋當個混子。吃喝不愁,女人也不愁,好人傢的閨女娶不上,青樓裡面的姐兒想睡就睡……”

賴蛤蟆搖搖頭,“以前的日子也不好過,除瞭可以時常見到杜傢的十三娘子……”

潑皮李嗤地一笑,“還想杜十三呢?人傢何等人物,哪兒輪得到你?”

賴蛤蟆哼哼道:“怎麼就輪不到?我要是在遼東立瞭功,說不定就能封爵……”

“打住,打住,別胡思亂想瞭。”潑皮李有些神秘地一笑,湊到賴蛤蟆跟前,低聲道,“你還不知道吧,杜傢其實沒有滅門,是被押上桃花島瞭。”

潑皮李別的不行,和人搭訕,打聽消息什麼的絕對在行,居然讓他打聽到瞭杜傢人的下落。

“沒有滅門……真的嗎?桃花島在哪裡?”賴蛤蟆瞪圓瞭醉眼,註視著潑皮李,仿佛要殺上桃花島救美。可惜他不是郭大俠,更沒有一個丐幫幫主當師傅,就算有那心思也沒這本事。

“你就別想這天鵝肉瞭……”潑皮李看著蛤蟆灼灼的眼神,嘆瞭口氣,“那隻天鵝搞不好飛去天竺瞭!”

“天竺!?”蛤蟆忙問,“怎麼回事兒?”

潑皮李道:“隻知道福王殿下在桃花島招瞭許多門客,杜傢的許多人物都跟瞭福王。福王又被聖人派去開拓天竺,杜傢的人多半都要跟去的。”

“那我也得去天竺!”賴蛤蟆接著酒意,大聲嚷嚷,很有一點黑臉情聖的意思。“我要去天竺立功……旅部不是說軍戶都可以自己報名去福王帳下聽用的嗎?我不去遼東種地瞭,我去天竺打仗!”

潑皮李哈哈大笑,滿嘴酒氣地道:“沒想到蛤蟆你還是個情種,也罷,也罷,潑皮李我這次舍命陪君子,和你一塊兒去闖天竺……”

……

這對哥們滿嘴酒氣說著醉話的時候,臨海江邊上,正有不知道多少農人打著火把,口中呼喚著“劉老三”在四下尋找著什麼。其中領頭的正是方四秀才,四秀才身邊還有一個約莫十六七歲,身材瘦削,眼珠子微微凸出的年輕人,正是劉老三的小兒子劉升。

劉老三今日回傢後就好像發瞭瘋一樣又哭又鬧,還拿瞭繩子要上吊,結果被他的兩個兒子還有婆娘搶下來。可是轉眼就沒瞭蹤影!劉升就知道事情不對頭,趕忙去敲方四秀才的門,請他出面號召鄉鄰一起尋找劉老三——別看現在方傢破落,可是臨海鄉下,義門方的號召力還是遠遠高於那些新來的士爵貴族之傢的。

方秀才的反應更加沉著,立即召集的鄉鄰,然後讓一部分人去樹林裡看看,一部分人去村子裡的水井瞧瞧,剩下的人則去臨海江邊上沿著江水向下遊搜尋。

“怎麼辦,怎麼辦……方四先生,我爹爹會不會真的投瞭江?”

劉升抖著聲發問。他已經預料到瞭最壞的結果!他爹爹劉老三回傢宣佈李三發李大官人要收回劉傢的十二畝水澆地的時候,劉升就知道這個傢要毀瞭。這十二畝地,雖然早就不姓劉瞭,但卻是劉傢的命根子。每年都能給劉傢提供十石谷子(扣除租子、利息、免役錢和來年的種糧之後),一傢人省吃儉用就能活下去瞭。還能幻想著考自己讀書來讓傢裡面翻身。可是現在,這十二畝水澆地一去,劉傢真就要走投無路瞭。

“莫著急,莫著急,三哥兒不會有事的。”方秀才低聲安慰著劉升。

夜色下,他的眉頭緊緊皺著,他可不認為劉老三會沒事兒。因為自殺的念頭,他其實也動過,是在明進攻占臨安,賈似道殉國的消息傳來的時候。當時他甚至已經站在臨海江邊上,要不是那個時候天冷水涼,他方秀才就已經追隨賈大忠臣殉瞭大宋朝瞭。

但是劉老三的處境,比方秀才更絕望。方秀才並不是沒有活路,他是可以出仕的。可以去做小官,更可以去福王藩邸當門客。他不出仕隻是因為讀書人的氣節,不願意為五鬥米折腰。而且他也沒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但是劉老三仿佛已經沒有活路瞭……

而且沒有活路的,還不隻是劉老三一人!臨海縣周遭鄉鎮,那裡不是民不聊生?沒有瞭幾大義門的庇護,又多瞭那些士爵、軍戶的欺壓,百姓們的日子真是苦到極點瞭。

這或許,就是一個機會!

人死瞭,就是一個鬧事的機會!如果臺州的判官能殺瞭潑皮李平民憤便罷瞭。

若是不殺潑皮李,這民心就可用瞭。

方四秀才想到這裡,身子突然就是一抖,猛地站住瞭腳步。

“先生,您怎麼不走瞭?”劉升發現方四秀才站住不動,也不前進瞭,而是回頭發問。

“沒,沒有什麼,隻是想到一些事情……”夜色的掩護下,方四秀才的臉色煞白,胸脯更是不住起伏。剛才的想法太可怕瞭,實在太可怕瞭。以至於把方秀才自己都給嚇著瞭!

不過這可怕的念頭,卻牢牢盤踞在他的腦海當中,怎麼也驅除不瞭。(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