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第二次機會 今晚還有一更

作者:大羅羅 字數:3101

求月票啦,羅羅叩首拜求,大大們能給羅羅一票麼?

.......

當蒙古大汗。

這當然是海都夢寐以求的,身為窩闊臺大汗的嫡孫,窩闊臺系宗王的首領,海都一直認為自己理所應當成為大汗。但是這事兒不能由他說的,依據成吉思汗定下的規矩,蒙古大汗要開庫裡臺大會,由蒙古宗王們推選。海都控制瞭和林之後,就大撒英雄帖,邀請大蒙古國的宗王們到和林開會,可是應著寥寥。隻有蒙古草原上的宗王給海都面子,答應前來開會。其他地方的宗王,根本沒有人吱聲。原本還有一個金帳汗別兒哥是支持他的,誰知道別兒哥卻被長生天召喚去瞭,金帳汗國內部正亂著呢,誰當下一任金帳汗都不知道,哪兒還有功夫管海都?

現在海都連庫裡臺大會都開不起來,還這麼當大汗?難道學忽必烈,自封一個蒙古大汗嗎?一個自封的大汗可不是海都想要的。但是他也知道現在不能得罪陳德興,否則就不是當不當大汗,而是有沒有命的問題瞭。他大聲的有些刻意的笑著:“聖人,我海都現在已經是大蒙古的監國瞭,其實和大汗也沒有什麼不同。而且這個蒙古的大汗不是說當上就能當上的,得召集黃金傢族的宗王開個庫裡臺大會。這得要籌備上一陣子才行……”

陳德興看瞭海都一眼,低笑道:“汗王,現在蒙古的宗王不都支持你嗎?你要當的是蒙古大汗,又不是西域、大食、波斯和羅斯的大汗,為什麼要那些早就離開蒙古的宗王們的支持呢?現在蒙古草原上有多少個千戶?四十個?還是五十個?朕手中還有兩萬多蒙古人俘虜,現在都在當奴隸在砍樹修路……如果汗王有意當蒙古大汗,朕可以把這些蒙古人交給你。這樣是不是可以多出二十個千戶?有六七十個千戶,還有5000支火繩槍,難道不夠資格當蒙古大汗嗎?”

兩萬個蒙古俘虜!海都猛吸瞭口氣。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他這個蒙古監國直接控制的蒙古壯丁,都未必有兩萬人呢!有瞭這兩萬俘虜。他就立馬多瞭兩萬大軍!加上窩闊臺系宗王的兵馬和海都原本擁有的嫡系,四萬鐵騎也能湊出來,再加上5000支火繩槍……打忽必烈不一定能贏,d1();隻是陳德興怎麼會恁般好心。白白將兩萬蒙古戰俘交給自己呢?莫非其中有什麼陰謀?

陳德興笑盈盈地看著臉上陰晴不定的海都汗,淡淡一笑:“放心,朕對蒙古草原沒有什麼野心。對朕而言,天底下比蒙古好的去處太多太多瞭。明洲遼闊的平原,土地肥沃。氣候適宜,是可以開墾種地的好地方。開墾出來,三十億畝良田都有……還有五遼省的土地,黑色土地啊,肥沃的都能流油瞭。蒙古,不過是荒涼的草場而已。

而且,朕也不擔心蒙古的威脅,因為時代不一樣瞭。現在是鋼鐵和h藥的時代瞭,最多再過10年,明軍步兵就會實現全火器瞭。火槍加上大炮……一個農民訓練上幾個月就能操縱火槍殺敵。草原上的勇士挨上一發鉛彈就得去見長生天!火器時代的戰爭,根本就不是你們蒙古人玩得起的。你們蒙古人太少,禁不起火器戰爭的消耗!草原威脅漢地的時代過去瞭,一去不返瞭。其實朕現在真正擔心的是你的堂兄忽必烈!因為他不是一個草原上的大汗,過去他是北方漢地的君王,現在他是西域三河之地、波斯和大食,還有羅斯的帝王。或許十年之內,忽必烈還會成為歐羅巴的皇帝!實際上,忽必烈已經不是什麼蒙古大汗瞭,他已經完全失去蒙古傳統瞭。他在三河之地都采取瞭些什麼制度。汗王你不會一點都不知道吧?”

海都知道陳德興說的沒有錯。忽必烈在中原的時候已經失去瞭一多半的蒙古傳統——這也是窩闊臺系、察合臺系和術赤系宗王們看不上忽必烈的原因。而在忽必烈敗走西域後,他非但沒有回到蒙古傳統上來,反而變本加厲地漢化!

現在忽必烈在三河之地實行的是半明半宋的體制,士爵制加八旗制加喇嘛教和儒學科舉。蒙古勇士大多成瞭士爵地主。漢軍則組成軍政合一的八旗。分駐各個大城。另外還在一幫信天方教的色目人中用科舉取士的方法推廣喇嘛教和儒學。

所作所為,完全是漢法治國,連打仗的方式也越來越像明軍瞭!

陳德興冷冷的掃瞭海都一眼,淡淡地道:“現在忽必烈多半已經打敗瞭忙哥帖木耳,d2();用不瞭多久,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就都會和忽必烈直轄的三河之土一樣,被忽必烈用漢法改造瞭。汗王,你覺得他們那些人還能算是蒙古人嗎?”他的語氣突然像結瞭冰一樣的寒冷,凌厲的眼神掃過海都之後讓他覺得非常不舒服。正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才好的時候,就聽見陳德興突然轉變瞭語氣,變得和藹瞭許多,“汗王,不如你也打兩槍吧,試試朕的滑膛槍,最多十年,這種武器就將替代弓箭瞭……”

他沖著身後的寶音揮瞭下手,讓她準備好一支滑膛槍交給海都汗,自己則策馬朝山下奔去。海都還在那裡反復揣摩著他的話。忽必烈失去瞭蒙古傳統,伊利汗國和金帳汗國早晚也會被忽必烈用漢法改造……可是忽必烈為什麼要這麼執著的行漢法呢?真的是因為傾慕漢傢文明?恐怕不是這樣吧!這時寶音已經將一支裝好瞭h藥和彈丸的滑膛槍遞給瞭海都,海都捧著這把可以輕易奪走蒙古第一勇士生命的武器,臉上頓時有瞭一種開悟的表情。

海都忽然沖著陳德興遠去的背影嚷瞭起來:“聖人,我明白瞭,忽必烈其實是對的!時代不一樣瞭,蒙古人也不能總守著老規矩不變!那樣隻會不斷沒落下去……我海都也不是因循守舊之人,該變化的時候,也一樣會變的!”

陳德興沒有回頭回答他的話。這個時代的蒙古可不是清末的蒙古,還沒有被喇嘛教忽悠傻瞭。忽必烈、海都,還有剛剛死去的旭烈兀,都是一代人傑。

打敗他們容易,要徹底消滅他們就困難瞭。因為這些人傑和後世滿清的傻瓜們最大的不同,就是知道學習!對大蒙古這樣的龐然大物而言,一次慘敗不要緊,隻要能從慘敗中吸取教訓,就能再次站起來!

自古以來的草原行國,如匈奴,如突厥,如蒙古,都不是那麼容易打敗的,除非他們自己已經朽爛不堪瞭。

不過這對大明帝國也沒有什麼不好,一個敵人,有時候也是促使自己進步的動力。

……

d3();忙哥帖木耳已經臣服於他瞭,交出瞭人質,並且放棄天方教皈依瞭佛教。還向長生天起誓追隨薛禪大汗,還把薩萊城交給瞭忽必烈。忽必烈將在這裡居住上一段時間,等待統治西羅斯的那海汗抵達薩萊。然後忽必烈將會冊封那海為金帳汗,同時還會和那海、忙哥帖木耳討論征服歐羅巴的事宜。忽必烈非常清楚,像強盜一樣隔個幾年入侵一次,搶點東西抓點奴隸,再肆意破壞一番是不行的。東方那個大明帝國和唐朝、漢朝不一樣,他們很快會打到歐羅巴來,如果那時蒙古人還沒有在歐羅巴建立一個帝國。那可就是蒙古歷史的終結瞭!

征服歐羅巴是長生天給蒙古人的第二次機會,一定要牢牢把握!忽必烈策馬走進突厥風格的薩萊宮廷中時,這樣想著。

薩萊在突厥語中是宮殿的意思。這裡曾經是西突厥系的可薩人的首都,更早的時候西遷的匈奴人也在這一帶遊牧,然後又殺向歐羅巴,滅掉瞭稱雄地中海沿岸千年之久的羅馬西帝國——劉孝元出使伊利汗國時帶回瞭許多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書籍,內容五花八門,有宗教的,有神話的,有藝術的,有數學的,有天文的,當然最吸引忽必烈的那些儒臣眼球的還是史料。所以忽必烈知道瞭許多歐洲、波斯、阿拉伯還有突厥的歷史。知道瞭在歷史曾經稱雄一時的突厥人和匈奴人西遷之後的命運。

在東方遭遇瞭慘敗之後,匈奴人和突厥人都在西方找到瞭第二次機會!但是他們都沒有好好把握,浪費瞭長生天的恩賜。

現在,輪到蒙古人瞭。

蒙古人也和匈奴人、突厥人一樣,在東方失敗,隻能向西尋找機會。而且蒙古人的形勢比當年的匈奴人、突厥人更有利!蒙古人比他們更強大,擁有更多的先進武器,擁有西方諸國完全不能想象的h藥兵器。而且蒙古還擁有統治漢地、西域、大食和波斯等地的經驗教訓。知道應該怎麼去統治西方那些愚昧的貴族和農夫。(未完待續。)

printchaptererror();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