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四城之戰 一

作者:柯山夢 字數:4092

以下是為你提供的《》小說(作者:柯山夢第三十四章四城之戰(一))正文,敬請欣賞!

陳新無奈的看著劉之綸的大軍出城,在場眾官都知道劉之綸兇多吉少,但都裝出一副欣賞模樣,隻是誇獎,陳新雖然心中不忍,但也不會陪著去送死,。e3無彈窗

劉之綸的大軍出城後,慢慢走到通州,通州的總兵便是陳新的老領導楊國棟,他活動能力超群,在京師鋪好瞭路,正好建奴入關,朝廷議設通州總兵,他資格人情都有,順理成章擔任瞭這個職務,而且他很會來事,不斷的跟京師告急,使得兵部根本不敢調通州兵勤王,他也就安安生生的在通州城裡呆著,然後上些不痛不癢的奏疏,貌似給朝廷考慮,其實都是他的私貨,他甚至建議在通州沿運河建一百零八座烽火臺,這樣下次建奴來的時候就知道他們從哪裡渡河的。他是打算把遼西的碉堡戰術復制到通州來,他順便吃點工程款,接著他又提議把通州的兵額加到兩萬,而且還必須是義烏東陽兵。

兵部自然不可能理會他,楊國棟也是漫天要價,既然不還價也就算瞭,他繼續安生的呆在通州,幹看著後金兵擄掠瞭張傢灣,然後又大搖大擺的從城外經過,總之是閉門不出,這次劉之綸來瞭,他還是閉門不出,也不讓劉之綸進來。

楊國棟對京中的官員十分瞭解,這個劉之綸是書呆子類型,又是臨時提拔起來的,沒有什麼背景,就敢甩臉子給劉之綸,說不開門就不開門。劉之綸隻得在城外紮營,正好遇到雨雪交加,許多老油條乘機又逃瞭,其他人也不願此時趕路,便停瞭兩日,馬上就有些禦史彈劾他畏戰逗留,劉之綸氣憤的上疏自辯,得到崇禎的勉勵後繞過通州繼續東進,他此時已經抱定必死之心。

劉之綸雖說出門就碰一頭包,但他是撞瞭南墻也不回頭的『性』格,繼續前進到薊州,這次他遇到的是馬世龍,馬世龍讓他先上,承諾在後面掩護他,於是劉之綸帶著一萬大軍經薊州往遵化而去。

他們一路慢慢吞吞,剛過薊州就被後金哨探發覺,代善親自帶兵救援遵化,劉之綸在遵化城外娘娘廟山依山結營,看後金兵來瞭,就發炮打去,結果那木炮沒打到敵人,自己炸瞭,劉之綸帶的大軍本就未經訓練,也毫無戰陣經驗,被這一下子嚇得不輕,營地大『亂』,後金軍乘機攻山,最後將劉之綸『射』死在一塊大石後,劉之綸一萬大軍分為八營,隻跑掉一營,答應掩護的馬世龍也沒有出現。

從此以後再沒有大股明軍敢來挑釁,喜峰口附近叛變的城池發現後金主力回來後,紛紛棄城而逃,再次被後金軍占領,皇太極把這塊地方看做瞭自己的地盤,甚至發佈佈告,讓那些逃散的村民回去種地。

皇太極抱著對明軍的極度蔑視,既想保留這塊飛地,又想回沈陽休整,隻留下部分兵力防守四城,其餘後金軍二月中旬開始陸續出關,帶走的除瞭他們搶奪的財物外,還有擄掠的大批漢民。

夾在山海關和薊州之間的這片領地,有四個主要城池,分別為遵化、遷安、永平、灤州。西北是遵化,中間是遷安,南邊是灤州,東邊是永平,北邊就是大安口到冷口的薊鎮邊墻,關口已經都被後金攻克。除瞭北方外,飛地的三面全部在大明的勢力包圍之中,形成瞭一個典型的突出部。

大明此時大『亂』未起,雖然京畿殘破,但國力還在,各地勤王軍越聚越多,除瞭甘肅又嘩變一營外,其他都到達瞭京師,崇禎徹底放下心來,局勢慢慢穩定,明軍開始積聚力量,準備將後金逐出關外。

---------------------------------------------------------

崇禎三年的三月初,北國春暖花開,天津衛似乎也從冬眠中醒來,運河化開後,這個城市將恢復往日的喧囂,但是今年運河邊的商鋪有一半沒開,一部分是南下躲兵災,一部分是不看好北直隸的殘破,要看看風頭再說。

一艘海船停靠在衛河的小碼頭,劉民有一臉倦容的走下跳板,陳新事先招呼都沒打就跑去瞭北直隸勤王,趙夫人在傢裡每天以淚洗面,幾乎認定陳新無法回來,劉民有隻得派人去天津打聽消息,誰知那人回來說陳大人留下遺書就去瞭京師,劉民有也不敢跟趙傢說,他細細查瞭董漁前幾個月的清單,火『藥』都比正常月份多要瞭一倍,陳新自己還預支瞭二萬兩銀子,加上宋聞賢運去天津的銅錢並未回款,應當都是充作瞭陳新的軍費和運作費,他事務繁雜,到此時才發現陳新是早有預謀。

陳新勤王的消息傳得很快,楊雲濃也聽說瞭此事,他聽說瞭建奴兵力之後,基本也認定陳新回不來,派王元正三天兩頭過來探聽消息,也不知道他是什麼心思。

終於十二月中旬從天津來瞭一艘登州水師的船,陳新派人帶來瞭固安大捷的消息,墩堡內一片歡騰,趙夫人也暫時不哭瞭,但一直無法完全放心,派人來找瞭劉民有幾次,讓他托人帶信去京師,讓陳新不要沖前面。楊雲濃知道後,也改瞭態度,還主動跑來問劉民有缺不缺物資,臉變得比吳孟達還快。

劉民有也非常擔心陳新和文登營,但威海和文登都是一大攤子事情,他兩頭跑著,二月底終於安排完瞭春耕的事情,陳新雖然又派人送信回來,說已經到瞭京師,守在城裡很安全,但趙夫人和趙香還是放心不下,畢竟建奴還在北直隸,都讓劉民有親自去勸勸,劉民有便搭上去年買來的一艘登州貨船來到天津,身邊隻帶瞭一個張二會。

時隔兩年,劉民有在鎮海門外竟然有種近鄉情怯的感覺,進城後鎮海門大街熟悉的景『色』帶起許多回憶。劉民有臉上不由浮起一些笑意。

張二會在他身後道:“劉大哥,咱們那院子現在誰在住哩,要是沒打掃,咱們就住客棧吧。”

“咱們有院子,周來福幫忙照看著的,幹嘛要住客棧,你現在每月一兩五錢銀子,就把自己當有錢人瞭。”

張二會今年才十六,在工坊鍛煉瞭兩年,識字算數都很不錯瞭,慢慢開始做一些工坊的管理,是劉民有的重點培養對象,現在墩堡裡面的墩戶都知道張二會是跟著陳大人許久的,客氣的稱他小張先生,還許多人傢盼著跟他結親。但張二會自己對這個工坊的書吏職務並不滿意,他老想去文登營當兵,劉民有手上缺人,根本不放他走。

張二會在劉民有面前還是那個小孩模樣,他這次跟劉民有出來,也是想見見他哥哥張大會。聽瞭劉民有訓斥,張二會憨憨的笑瞭一下道:“那俺打掃就是。”

劉民有伸起手,本來想如同原來一樣拍拍他頭,突然發覺這張二會也長得蠻高瞭,已經不是原來那個小孩模樣,趕緊又把手收回來。

張二會還不知道逃過一劫,指著前面的蘭花招牌道:“劉大哥,看咱們的衣店。”

劉民有沒來由的心裡一陣緊張,對張二會道:“咱們先不去瞭,先回院子安頓好再說。”

張二會道:“到晚間還早哩,周傢嬸嬸對我和帶喜可好,要不咱們先去衣店見見他們。”

張二會多少知道點沈傢娘子的事,抓著頭看著劉民有傻笑。

劉民有忍住拍張二會腦袋的沖動,罵瞭他兩句後從對街走過衣店門口,經過時瞟瞭一眼,正好看到沈李氏正在忙碌的苗條背影,似乎在整理衣架上的裙子。

張二會也在看,劉民有怕他註意到自己,趕緊轉頭,匆匆走過這段,轉入瞭井東坊。一道街上依然臭氣沖天,麻子二墩自從人數增加後,也是臟『亂』差,後來退下一批剿匪的傷兵,拿棍子教這些人學排隊學衛生,效果倒比原來的罰款還好。

開瞭門進去看瞭,打掃得十分幹凈,兩人從櫃子裡面翻出被褥床單,也是清洗過的,收拾好床鋪,已快到晚飯時分,劉民有就打發張二會去衣店叫老蔡過來。

劉民有對他交代道:“你就問老蔡就是,問問他文登營留的人在什麼地方。衣店的生意,你就讓周來福晚上過來這裡回報,我便不去衣店瞭。”

張二會答應後就去瞭,還不到一刻鐘,老蔡就急吼吼的一頭撞進來,連連躬身行禮問好,劉民有哭笑不得道:“老蔡你這是幹啥,慢慢過來便是。”

老蔡激動的道:“劉東傢,陳大人前些日子從天津過,就沒來店裡,隻差人來說讓咱們雇條海船,隨時給登州和威海送信,後來知道是去打韃子,大傢日夜都有心陳大人的安危,豈知陳大人竟然立下如此大功,實在想不到,想不到。前幾日派人送信來,說是又到瞭通州瞭,我急著跟劉東傢說這事,是以急瞭點。”

劉民有見老蔡頗有點真情流『露』,看得出是對陳新由衷的關心,突然對老蔡印象大為改觀,這人市儈瞭些,但本『性』還不錯。

“老蔡,我這次來天津隻是路過,馬上要去找文登營,陳大人在天津有沒有留下塘馬一類的?”

“沒有,就是城外碼頭那裡留瞭兩個人,塘馬回來說瞭消息就走。”

劉民有思酌瞭一下道:“那我明日買兩匹馬去通州……”

老蔡忙勸道:“東傢使不得,通州現今全是丘八,你這樣過去,怕是還沒找到陳大人,便被那些丘八打劫一空,特別騎馬更是不可,丘八最喜搶馬,聽說殺人滅口都是有的。”

劉民有吃驚道:“營兵還幹此事?”

“那些丘八吃不飽飯,就專幹些惡事,哪像陳大人的兵。陳大人都被皇上成為‘朕之戚少保’瞭,嘖嘖,真是瞭得。”老蔡一臉的崇拜狀,劉民有估計他也沒想到那日進門求職的賬房先生,兩年後能有如此地位。

劉民有聽瞭這種情況,也有些猶豫,他問老蔡道:“那如何才能尋到陳大人?”

“要不就等有天津的糧官押糧時一並去,現今隻要說是陳大人的事,他們都要幫忙的。有他們在,那些丘八不敢鬧事。”

劉民有正要答應,院子外面傳來一陣吵鬧,劉民有聽得似乎又是沈樓和沈李氏的聲音。沈樓大聲罵著:“拿過來!”

沈李氏哭著道:“你都拿去瞭,這月還有十幾日,傢裡吃什麼。”

一些街坊在旁邊勸說,沈樓似乎不理,拖著沈李氏走,拐杖敲在青石板上發出咄咄的聲音,往他們租住的鄧柯山那院子去瞭,劉民有張張嘴,指瞭一下外面,老蔡仔細看著劉民有的神態,趕忙匯報道:“劉東傢,這沈樓委實不像話,每次一發瞭月錢,他便搶去博戲,周掌櫃後來幹脆改為半月給沈娘子發一次,還扣一些在店裡,這樣沈娘子急用時還能有處拿,今日剛好又發瞭上半月的月錢,怕是……”

劉民有還不及細問,外面一陣尖叫,劉民有趕忙跟出去,沈傢兩人已經進瞭鄧柯山的院子,老蔡跟著劉民有一起過去,大門已經關瞭,裡面又響起棍棒著肉和呼痛的聲音。

劉民有看著那扇大門,呼呼的喘瞭幾口粗氣,老蔡小心的道:“東傢,要不要我去勸勸,那沈樓也是老街坊,或許給個情面。實在不行……咱找幾個青皮收拾那沈樓一頓,好歹沈娘子是東傢衣店的雇工,豈能讓他沈樓如此折磨。”

劉民有盯著大門看瞭半天,咬咬牙,一臉狠狀,老蔡還以為他要去踢門,卻見劉民有突然泄氣道:“算瞭,咱們走吧,你去打聽一下那些糧官何時走?越快越好。”請記住:谷粒網,谷粒網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閱讀體驗!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