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重要的事情應該拿一本小本子記下來

作者:非玩傢角色 字數:2090

黑哥站在一旁,時不時打著鼻鼾。

顧楠將自己肩上的披風拿瞭下來,折瞭幾下準備放到王翦的身邊,卻見他已經醒瞭過來。

“謝瞭。”顧楠聳瞭聳肩膀說道,將披風遞給王翦。

王翦笑瞭一下,接瞭過來:“沒什麼。”

看瞭看四周,士兵睡得橫七八豎的躺著:“這些天大傢都累瞭。”

說著將披風披在瞭肩上。

“繞瞭小半個趙國,能不累嗎?”顧楠說著,從自己的懷中拿出瞭一塊幹糧。

也不覺得幹不幹凈,放在嘴邊咬瞭一口,怨念的說道:“何況還吃的都是這些東西。”

在她的感覺來說,這就和吃土是沒有味道的差別的,唯一的不同估計就是土裡還會混上些石子。

“行軍打仗,你也不是不知道,有的吃就不錯瞭。”王翦搖瞭搖頭,摸瞭摸自己的懷裡卻發現是身上沒帶幹糧,想來還是放在營房裡。

顧楠隨意地將自己手裡的幹餅沒咬過的一半掰瞭下來,拋給瞭王翦。

“謝瞭。”王翦接過瞭幹餅放在嘴裡咬瞭一口。

一邊吃著一邊說道:“今天可以讓些士兵去山林裡弄些野味來,偶爾開開葷的。”

“早該如此。”顧楠將最後一塊幹糧扔進瞭嘴裡,拍瞭拍手。

看著那山裡似乎思索瞭一下,想到瞭什麼,舔瞭舔嘴巴,笑著看著王翦問道:“你說這山間裡會有什麼,我是有些想吃魚。”

“啊?”王翦還是第一看到顧楠這般的模樣,愣瞭一下,笑著搖著頭:“哈哈哈,我倒是更想吃些肉食。”

一個士兵卻是在這時候走進瞭營裡,遠遠地看到顧楠和王翦,走瞭過來。

“顧將軍,王將軍,恒乾將軍請二位去中軍營帳。”

顧楠和王翦對視瞭一眼,相互皺瞭皺眉頭。

把他們兩個一同叫去,顯然是又要事相商。

難道這麼快就準備動身圍攻邯鄲瞭不成?

“我們知曉瞭,現在就過去,多謝兄弟瞭。”

“將軍言重瞭。”

中軍營帳之中,顧楠和王翦掀開瞭門簾走瞭進來。

老將恒乾站在桌前,支著身子看著身前的獸皮,面色凝重。

看到他的這副模樣,顧楠和王翦也嚴肅瞭起來。

看樣子不會是一個好消息。

“二位將軍來瞭。”恒乾抬起頭看著顧楠和王翦對著一旁的兩個坐榻說道:“請坐。”

“謝將軍。”顧楠和王翦坐瞭下來。

恒乾看著獸皮,皺著眉頭問道。

“想來二位將軍蓋是都已經收到瞭消息,還有一軍在馳援邯鄲。”

說著,恒乾的一隻手指指著獸皮的一處,這獸皮上卻是一張簡略的地圖。那手指落的地方叫做雁門關。

隨著話聲繼續,手指輕輕地向著邯鄲橫移。

“此軍約莫十萬,從雁門之地而來,一路南下,目前約莫已經行至太原。最多再十日,就會援至邯鄲。”

“北境。”王翦皺起瞭眉頭,卻也不出所料。

如今趙國南有秦軍入境,東上有燕地吃緊,若是說趙國還有兵馬來馳援邯鄲的,應該也就是北境之側瞭。

不過趙國的北境之軍還是隻有一支,若真是這支軍的話就頗為棘手瞭。

顧楠坐在一旁,昨日王翦和她說還有一支軍在援向邯鄲的時候,她估計也是太累瞭沒有去多想。

如今想來,趙國北向匈奴,北境之軍,想來是抵禦匈奴之伍。

而戰國末期,趙國確實是有一支軍常年在外抵禦匈奴,直到秦軍入境才從北地馳回。

這支軍卻是有一個領將,顧楠的眉頭一皺。

她也是太久沒有去回憶那些記憶裡的歷史片段瞭,卻是忘記瞭趙國還有這麼一支強軍在側。

戰國四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

而那禦有趙國北境之軍的將領,就是李牧。

趙國末年最後還能夠支撐危局的名將。

如果歷史沒錯。

顧楠捏住瞭手,李牧用著十萬之軍配合邯鄲守軍,抵禦瞭秦軍的進攻,並且大敗秦軍於肥下。

不會,顧楠很快冷靜瞭下來,征戰十餘年,她也不會再為這些小事亂瞭陣腳。

如今己方兵力占優,歷史上的李牧是利用瞭秦國的心裡調虎離山,最後又合圍埋伏的方式贏得瞭勝利。

如今自己既然在這場戰事之中定然不會讓這般的事情再次發生。

“李牧。”王翦說出瞭這個名字。

“嗯。”恒乾點瞭點頭:“此人常年鎮守關外,於匈奴周旋,更是退其數年不敢進犯。驍勇善戰,其下的士卒通曉騎射。有此軍在外”

“邯鄲之中還有十萬兵力。”恒乾皺著眉頭。

“如果現在圍攻邯鄲,十日之內不能破,恐怕會給此軍可乘之機,從合圍之外突進。倒是和邯鄲之中的守軍內外夾攻,我軍恐陷不利。”

“今日請你們到此,就是想問問你們如何看。”

對著李牧恒乾也覺得頗為棘手,有他在外旁顧,想要全力進攻邯鄲,恐怕頗為困難。

“先制李牧之軍。”顧楠出聲說道。

王翦思考瞭一下,點瞭點頭,進攻邯鄲確實先應該解決這個後顧之憂。

“我亦覺得如是。”

恒乾看著地圖上的邯鄲,點瞭一下頭:“好,那我們以逸待勞,主營為守,隻等那李牧軍而來。”

馬蹄聲連成一片,步卒扛著身上的行裝小跑著。輕微地喘息著,呼出的氣在空氣中凝成一片白霧。

大軍行過,將前幾日剛下過雨的松軟土地踩得坑窪。

走在最前面的將領摸著自己的胡須看著南面。

他剛收到消息,扈輒十萬軍破於邯鄲之南。

扈輒雖然算不得良將,但是行軍到有一番他自己的章法,這麼輕易的就被破瞭,還是圍剿。

看來秦軍這次所派之人也不是什麼善與之輩瞭。

當然這和趙王所令也不無關系。

平陽位於邯鄲之側,其中駐軍十萬秦軍攻邯鄲定有顧慮不敢輕易妄動。

趙王卻將平陽之中的十萬軍挾來邯鄲,四面環敵,十萬軍棄城而行,如此豈不是羊入虎口?

趙王

將領無緣由地嘆瞭口氣,看瞭看自己的手,我也老瞭啊。

這趙國,後路何在?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