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城周地正軍不過十餘萬之眾。
為平民亂,起五萬正卒五萬更卒,總十萬之眾,受陷陣所領入於陳郡。剩餘的兵力大多調入瞭咸陽固守。
亂軍所過之處,搶奪各地糧食,未有行亂追隨之人受奪失所,落及各地,而成流民。流民無食,竊搶求活,以至流民愈多,郡中各縣四亂,民無可過活。
一地縣下的村子裡,地上隻露著泥土枯黃,草皮草根該是都已經被人拔去吃瞭。
破舊的房屋立在黃土上,門框鎖著。
房子裡,一個面黃肌瘦的婦人正拿著幹柴燒著火,火上放著一口大碗。碗裡煮著一瓢淺水,水上漂浮著幾片草葉,還有些草根,水下是還煮著一些豆子,幾片豆皮漂著。
該是煮瞭半響,婦人看著那一碗不知是草湯還是豆湯的東西,咽瞭一口口水。
“哇啊啊啊”
她身後的床上傳來瞭一陣哭聲,哭聲不響,或者說已經很弱瞭。
婦人驚瞭一下,連忙起身,擦著自己的手走到瞭床邊。
看著那床上的孩子,有些慌張地將孩子抱起,輕拍著孩子的後背。
“不餓不餓,馬上就有東西吃瞭。”
那婦人輕聲說著:“不餓,不餓。”
眼睛漸漸發紅,到最後就連語氣都是哽咽的,直到她說不出話來,無聲地哭著。
她懷裡的孩子卻是不再哭瞭,婦人抿著嘴巴,將孩子放在床上,拿瞭一口碗和一隻勺子,將火燒著的湯盛瞭出來,端到瞭孩子的面前。
抹瞭一下自己臉上的淚水,用勺子舀起瞭被煮得粉爛的豆子,吹溫瞭之後,送到孩子的嘴邊。
笑瞭一下,輕聲說道:“來,吃飯瞭。”
孩子張開嘴巴,吃著豆子,婦人一勺一勺地喂給他,直到孩子吃飽瞭睡去。
婦人看著手中已經涼瞭的湯,裡面還有幾片豆皮和草葉,將那湯喝瞭個幹凈。
她將碗放在放下,看瞭看傢中,四面都已經沒有東西瞭。
走到一個木櫃子邊,打開櫃子,裡面有一個破舊的佈袋,手掌大小。婦人把佈袋取瞭出來,裡面大概還有小半袋豆子。
仔細地又看瞭一遍,婦人終是忍不住,拿著袋子抽泣著。
已經不夠吃瞭,田裡根本種不出糧食,便是能瞭,她也沒有東西可以種瞭。就是種下去,也還需要數月才能有收,她和孩子根本不可能熬到那個時候瞭。
這一些豆子,就是隻讓她的孩子一個人吃,也不夠吃多久的瞭。
她不知道怎麼辦,傢裡能賣的,能換成糧食的她已經全部賣出去瞭,她真的沒有辦法瞭。
“砰砰砰!”
房門被粗暴地敲響,婦人被嚇得慌忙將手中的袋子放回瞭櫃子裡合好,雙手放在自己的衣服上。
對著門外緊張的問道:“誰啊?”
“查糧的。”門外一個男人的聲音粗暴地大叫著。
婦人眼裡的淚水差一些又流瞭出來,沒有去開門縮在墻邊。
“我,我們傢已經沒有,沒有糧瞭。”
陳縣叛亂,叛亂之人各地搶糧食,被搶瞭糧食和屋子的人,要麼跟著那亂軍領口糧吃。
要麼就成瞭流民,這些流民不會比亂軍好到哪去,為瞭有口吃的,流落各地四處偷搶砸奪。
他們搶不過亂軍,就搶那些老弱婦孺。
沒可能有人查糧,門外那查糧的無非就是來搶糧食而已。
婦人躲在墻角裡不開門,不出聲,但是那破舊的門板也擋不住什麼。
外面的人開始撞起瞭門,一聲又一聲撞得沉悶。
該是吵醒瞭孩子,床上的孩子大哭瞭起來。
婦人跑到床邊,將孩子抱在懷裡,縮在角落裡。
那門終是被撞開瞭,一個男人喘著氣走瞭進來,眼睛看向房裡,除瞭一個婦人和一個孩子沒看到別人。
對著那婦人冷笑瞭一下:“把糧食交出來。”
婦人縮在那,隻是一個勁的搖頭,帶著哭腔說著:“沒瞭,真的沒有瞭,求求你瞭,放過我吧”
“放過你。”
男人看著那婦人和孩子,神色像是松瞭一下,但是很快又沉瞭下來,低聲地說道。
“放過你,誰放過我?”
他沒再說什麼,也沒有對婦人做什麼,隻是在屋裡翻找著,將各處都翻瞭開來。
到最後他開瞭木櫃,看到木櫃裡那個幹癟破舊的袋子,將袋子拿瞭出來。
男人打開袋子,帶中的豆子灑落瞭幾粒,被他撿起瞭起來,重新將袋口紮緊就準備出去。
“不行!”婦人哀嚎瞭一聲,放下孩子,沖上前抓著男人的手臂。
跪在那,用盡力氣求道:“那是最後的瞭,是留給我的孩子的,求你瞭,真的求你瞭”
婦人一邊說著,一邊在地上磕著頭,磕到額頭破開,鮮血從額頭上流下來。
男人沒有說什麼,推開瞭婦人的手走出瞭門。
婦人追瞭出去,拽著他的衣角:“還給我吧,還給我吧。”
村中別的房子的房門都緊鎖著,沒人出來幫忙。
他們不搶已經是看在舊日的情面瞭,沒人會想在這個時候出來招惹是非。
忽然,遠遠地傳來瞭一陣陣沉悶的聲音。
是一支軍隊行來,遠遠的能看見一個白衣白甲的將領提著一桿長矛,身後是看不到頭的軍伍。
男人沒敢多想,甩開瞭婦人,拿著那袋子向遠處跑去。
隻留下婦人摔在瞭地上,跪在那黃土上,兩手沾染著塵土,衣衫之上臟亂。
她跪在那,好像是一下子失去瞭全部的東西,全部的力氣,軟軟地倒瞭下來,趴在那哭著,淚水滑落,落在塵土之間。
那大軍從村邊走過,顧楠側過眼睛看到一個人跪伏在那痛哭著,身子像是被壓垮瞭一般。
軍隊沒有停下,隻是順著前路走去,他們一路走來,已經見過瞭太多太多的活不下去的人。
他們不會管,也管不瞭。
大軍走過,婦人跪在那,在那大軍一側的不遠處,哭瞭很久,哭聲傳蕩在大軍之中,傳進瞭每一個人的耳朵裡。
顧楠走在前面,長矛垂在馬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