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瞭楊文廣與曹誘兩人的支持,趙顏對京城禁軍的整頓也終於可以正式展開瞭,首先是楊文廣與曹誘兩人出面,說服瞭一批將門支持這件事,隨後趙顏就宣佈整頓京城禁軍並且每隔三年抽調一批京城禁軍去邊疆駐守的消息。
結果這件事剛一公佈,立刻引起不少的反對,其中朝堂有不少官員認為京城禁軍責任重大,絕對不能輕易調動,也有一些人說京城禁軍鎮守京都是祖制,絕對不能輕易改動等等,反正什麼樣反對的理由都有,甚至趙顏還聽說以高傢為首的一些將門,竟然跑到高太後那裡哭訴,在背後告趙顏的黑狀,說他惑亂朝政,雖然高太後與趙顏的關系一向不怎麼樣,但也知道現在朝中絕對不能沒有趙顏,所以最後把那些人全都趕瞭出去。
不過反對的人雖多,但是支持的人也同樣不少,其中楊文廣和曹誘兩人已經說服瞭一大批將門,他們大多都是軍校的即得利益者,這次趙顏又對他們提出一些補償,所以他們自然會全力支持趙顏。
另外還有司馬光為首的一些官員,他們早就不滿京城禁軍這些屍位素餐之輩,借助這次的機會,他們也是大肆抨擊京城禁軍的無能,更有不少人借助報紙揭露瞭京城禁軍中的一些黑幕,結果引得全國嘩然,不少有識之士都紛紛表示支持趙顏的這次整頓。
不管外界怎麼爭吵,趙顏早已經下定決心要整頓京城禁軍,因此他很快就頂著反對的聲音將這件事推行瞭下去,第一批要到邊疆駐守的京城禁軍已經挑選完畢,趁著那些反對者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他就已經派人將這批軍隊送到西北的邊疆瞭,緊接著他又發佈命令,從西軍和河北軍中分別挑選出一批軍隊入京,而且優先挑選當初滅夏之戰和收復燕雲這兩次大戰役時立下功勛的軍隊,這也算是對他們的一種另類的獎賞。
一個月後。隨著西軍和河北軍被抽調入京的軍隊陸續到來,才使得這場爭論慢慢的平息下來,畢竟這件事都木已成舟瞭,他們再爭吵也沒有任何意義。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百姓也對這件事失去瞭興趣,甚至連大宋日報都不願意報道與這件事有關的消息瞭。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京城禁軍與其它兩支禁軍對調的事情已經過去瞭,但是對於趙顏來說。這件事卻遠沒有結束,接下來還有一連串相關的事情等著他去處理。
“攝政,已經陸續有西軍和河北軍到達京城報道,現在老臣暫時將他們安置在城外一片單獨的軍營裡,對於這些人軍隊接下來該如何安排?”政事堂中,曾公亮來到趙顏的桌前躬身施禮道,整頓京城禁軍的事關系重大,所以趙顏就交給對軍隊比較瞭解的曾公亮來負責。
“用不著單獨安置,就把他們分配到京城禁軍的各個軍中,這樣也方便他們互相瞭解一下!”趙顏聽後卻是微笑著開口道。隻是他的笑容裡卻帶著幾分讓人看不明白的玩味。
“這可不行,老臣對軍隊也有一些瞭解,知道軍中的將士一向十分排外,三大禁軍彼此之間更是如此,若是把那些西軍或河北軍與京城禁軍放在一起,恐怕雙方非打起來不可啊!”曾公亮聽到這裡卻是大吃一驚,然後急忙勸阻道。
“呵呵,軍隊難免有些打打鬧鬧的,不過這也不算是壞事,反而有助於培養將士們的血性。隻要控制住不死人就行瞭,其它的事情你們不必擔心!”趙顏卻是笑著開口道,似乎一點都不擔心軍隊之中發生沖突。
“這個……”曾公亮這時還是有些遲疑,想要再勸卻又不知道說什麼好?
“呵呵。曾相公盡管去辦就是瞭,另外您再派人去見一見那些新調來的西軍和河北軍將領,告訴他們就說是我說的,在軍中打人可以,但是絕對不能動用武器,更不能打死人。否則全都軍法從事!”趙顏再次笑呵呵的吩咐道。
“呃~”曾公亮聽到趙顏上面的這些話,若是還不明白趙顏的意思那就太笨瞭,原來趙顏是想讓這些從邊疆抽調回來的軍隊給那些京城禁軍一點顏色瞧瞧,雖然京城禁軍的數量占優勢,但是以他們平時表現出來的戰鬥力,那些剛調過來的西軍和河北軍收拾他們簡直太容易瞭。
想到這裡,曾公亮立刻點頭應是,然後就轉身去辦瞭,而趙顏則繼續處理手中的公務,等到好不容易處理完後,這才拿起旁邊的一本冊子看瞭起來,這本冊子記錄著這次所有入京的西軍和河北軍的將領名單,以及他們所率領的兵力,這些將領幾乎都是軍校畢業的學生,有些趙顏看到名字時還能想到他們的樣子。
“咦?”不過也就在這時,趙顏忽然看到一個十分陌生的名字,而且更讓他感到奇怪的是,這個人竟然不是軍校畢業的學員,但是這次卻也被挑選成為入京的將領,而且他手下率領的將士竟然不比其它的將領少,這可就有些奇怪瞭。
“折克行?這個名字好像在哪聽說過,但一時間又想不起來瞭,真是奇怪?”趙顏最後摸著下巴一副苦惱的樣子自語道,本來他剛才看到折克行這個名字時,隻是感到十分陌生,但是慢慢的又好像在哪裡聽過,這讓趙顏也更加的百思不得其解。
想瞭半天趙顏還是想不起來折克行這個名字到底是在哪裡聽過,最後索性不費這個腦筋瞭,直接出瞭政事堂去瞭樞密院那裡,這段時間為瞭抽調西軍與河北軍入京,楊文廣這位老將軍每天也都會來這裡,因為他不但熟悉西軍,而且還在軍校任教過,而這次進京的軍隊則是學校的學員優先,所以沒有比他更合適處理這件事瞭,再加上他也一直想要整頓京城禁軍,所以就主動要求前來,這段時間的每天上午,他都會在樞密院中呆著,另外還有張載等軍校中的管理人員,他們也同樣為這次調兵入京的事提供一些參考。
趙顏來到樞密院找到楊文廣時,剛好看到他與張載正在喝茶聊天,而且似乎說到什麼有趣的地方,結果讓這位老將軍也是哈哈大笑,看來他這段時間的心情也頗為不錯。
“殿下您怎麼來瞭?”正在說話的張載看到趙顏進來,當下急忙站起來道。
“呵呵,剛好處理完政務,結果又在進京的將領名冊中看到一個奇怪的人,所以就想來問一問楊老將軍!”趙顏說著向楊懷玉拱拱手道。
“哦,不知何人讓殿下感到奇怪?”楊文廣聽到這裡也笑著開口道,這段時間雖然比平時忙碌瞭一些,但他的精神反而看起來比之前更好,看來人總歸是要活動一下才對身體有好處。
“是這樣的,剛才我在名冊上看到有一個名叫折克行的人,但他卻不是軍校畢業的學生,所以才想來問一下!”趙顏再次開口問道,京城禁軍關系到京城重地的安危,所以對於每一個調入京城的將領,他都要做到瞭如指掌。
聽到趙顏問起折克行這個人,張載和楊文廣也都是對視一眼,然後同時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看來他們之前也應該猜到瞭一些。
隻見楊文廣這時向趙顏拱手道:“殿下,折克行這個人是由老朽親自定下來,說起折克行這個人您可能沒有聽說過,但若是說起折傢軍,你應該能夠想起來吧!”
“折傢軍!”聽到這個名字,趙顏終於醒悟過來,所謂折傢軍,顧名思義,自然就是折傢所帶領的軍隊,後世雖然有楊傢將、呼傢將之類的演義小說,但事實上終宋一朝,能夠以一個姓氏代表一軍的,也隻有折傢而已。
折傢世代居於西北之地,從唐初就負責鎮守於當地,歷經數代而不倒,到瞭宋朝時,折傢世代鎮守著永安軍一地,曾經數次打敗過北方入侵的少數民族,後來西夏反宋,折傢更是成為防禦西夏的橋頭堡,幾乎每次西夏人南下,都會與折傢的軍隊發生大戰,期間有不少次西夏人還沒有進入到大宋的國土,就被折傢打瞭回去,可以說在滅掉西夏之前,折傢為大宋立下瞭無數的戰功。
不過折傢雖然立下瞭赫赫之功,但也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折傢的男子戰死者高達上百人,而且不少人都是在壯年而逝,可以說折傢的每件戰功都沾著折傢男人的鮮血。隻可惜折傢不像楊傢那麼幸運,被人著書立傳,這也使得折傢不為後人所知,趙顏也是後來偶然間聽說楊傢將中的佘老太君其實應該姓折,出身於折傢軍,於是就查瞭一下折傢的資料,這才知道瞭折傢軍的上來,至於折克行這個人,則是折傢在北宋末年時最為出眾的一員將領。
想到上面這些,趙顏也是長出瞭口氣,沒想到這次調兵入京,竟然會遇到傳說中的折傢軍,以他們傢族立下的赫赫戰功,難怪楊文廣會把他調進京城,這也算是對折傢世代鎮守西北的一種肯定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