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會釣魚的公主殿下

作者:月關 字數:3172

韋團兒躊躇片刻,還是搖瞭搖頭,給別人通風報信撈點好處,風險不大,油水又足,這種事做來無妨。可這一次的事情實在非同小可,其中風險她自然清楚,可是若叫她就此回絕,她又舍不得這送上門的一筆巨額財富。

靜官的話在她心裡反復回響著,韋團兒漸漸動搖起來,是啊!太子有什麼瞭不起的,誰拿那位太子當過太子?皇帝心裡若是有他,武承嗣和武三思還爭個什麼勁兒,他們爭奪儲君之位時,又有哪個還記得現在已經有瞭一個大周太子?

韋團兒想起瞭武則天的長子李弘,聽說這李弘是武則天親手鴆殺的,那時她年紀還小,不知傳言真假。不過武則天的次子李賢,卻的確是丘神績奉瞭武則天之命勒逼而死的,丘神績受到什麼懲處瞭?不但沒有,反而愈受重用,如果不是他利令智昏,為瞭謀奪兵權出賣皇帝陛下的江山,這聖寵絕不會衰瞭。

韋團兒越想心中越熱,靜官又悄悄地跟瞭一句,道:“以姐姐的本事,憑什麼叫上官婉兒壓過一頭去,每回見著她,團兒姐姐還得畢恭畢敬喚她一聲婉兒姐姐!如果這件事辦成瞭,武氏一族追本溯源,人人都要念著姐姐的好兒,到時候,姐姐要取代上官婉兒,成為我大周內相,卻也不是不可能的!”

韋團兒頓時站住不動瞭,這句話讓她搖擺不定的心徹底定瞭下來,她思量片刻,把銀牙一咬,狠狠地看向靜官,低沉地吩咐道:“手腳幹凈些,不可遺人把柄!”

靜官大喜,忙道:“姐姐放心,我一定把此事辦得妥妥貼貼!”

靜官說完,就眉飛色舞地出去瞭。

托請於靜官的,自然是來俊臣,可是靜官一直以為是武三思。

來俊臣知道自己快要失寵瞭,皇帝把對“叛逆們”的處置延後,卻沒有任何明確的表態,實是因為這場亂子已經鬧到瞭無法和平收場的地步,必須得有人出來承擔責任,皇帝在等著他做出該有的舉動。

來俊臣能有什麼舉動?承認自己全部是屈打成招?不可能的!開弓沒有回頭箭,他此時已不可能回頭,也不可能收手,否則就得由他來對這場風波承擔全部的責任。所以,他隻能鋌而走險。

他的價值就在於幫皇帝咬人,他要讓皇帝覺得不安全,讓皇帝覺得有人意圖對她不利,那麼他這條看傢狗就依舊有存在的價值。

武則天十四歲進宮,一生歲月都在皇宮裡度過,宮廷歲月造就瞭她,卻也限制瞭她,來俊臣相信自己的手段,可以讓這位女皇繼續認識到他來俊臣才是不可或缺的得力臂助。

於是,他決定向太子下手。

為瞭謹慎起見,來俊臣這一回沒有直接出面,他派人找到瞭靜官。

他在宮裡也有自己的眼線,知道這靜公公與女皇帝身邊的紅人韋團兒有些暖昧關系,是她最親近的心腹。但是這位靜公公盡管與韋團兒一樣貪婪成性,卻遠不及韋團兒精明,所以來俊臣選擇瞭他作為接洽人。

來俊臣幾乎是傾其所有,盡管他對錢財沒有特別的嗜好,但是他為官這麼多年,處理過那麼多大案,有意也好、無意也罷,他還是積攢瞭巨大的財富。如今,他幾乎把一切可以動用的財富都拿出來,先買通瞭靜公公以武三思的名義。

人人都知道武三思在爭儲,而且武承嗣被他鬥倒之後,他最大的敵人就隻剩下現任的太子,他是最有理由這麼做的人。靜公公果然沒有懷疑與之接洽者的身份,實際上當他看到成車的金錠銀錠和肥田美廈的契書時,他腦子裡大概就沒想過別的。

宮裡的消息迅速反饋回來,來俊臣放心瞭。

皇帝不做任何表示,他也沒有任何反應,似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坦坦蕩蕩,所以他不需要采取任何補救措施,他在等東宮事發!

局勢,將從東宮事發那一刻徹底扭轉,一切依舊在他的掌握之中!

楊帆站在公主府對面,仔細盤算著見到太平公主之後的對策。

昨天武攸暨險些當街砍殺瞭他,他今日就找上門來,自然想過可能的後果。這公主府看似危險,實則安全無比,因為這裡當傢的人畢竟是公主而非駙馬。如果武攸暨在府上那是最好不過,他正好當著駙馬的面三個人說清楚。

如果武攸暨不在,那他就得和太平公主好好談談瞭,楊帆本來是想等著見過婉兒,問清她所發的誓言後再共商對策,但是經過趙逾那一番分析,他擔心很快朝廷就要有處置下來,不能不搶在頭裡瞭。

“如果武攸暨不在,我就得單獨面對那個女人,到時候我該如何反應呢?嗯!我先以禮相待,謝過她的救命之恩,大傢不撕破臉皮,才好接下來說話。不行……,這女人軟硬不吃,狡黠如狐,好言好語根本不管用,還是要來硬的才是,待我見瞭她,便怒氣勃然,聲嚴厲色,至少來個先聲奪人,總不能叫她壓住瞭我的氣勢,對!就這樣!”

楊帆計議已定,便昂首挺胸走過長街,邁步踏上石階,抓住門上獸首的銅環,“嗵嗵嗵”地用力砸瞭三下,片刻功夫,門裡傳來一個懶洋洋的聲音:“誰啊?”

楊帆振聲大喝道:“在下楊帆,要見太平公主殿下!”

門裡先是靜瞭靜,然後便傳出一聲驚呼,緊跟著便是一種細碎的語聲,貌似兩個人在爭執著什麼,楊帆側耳一聽,虧得他耳力奇佳,隻聽一人道:“我開我開,你閃開!”

“搶什麼!嘿!真是厲害啊,他現在還敢公然登門,這副膽色……難怪是公主看上的人物!”

“去去去……”

嘁嘁喳喳的交談聲中,大門打開瞭,門前站著兩個青衣小帽的公主府傢人,一人把著一扇門,用一種很是敬仰的眼神看著他,既不叫他進去,也不說去傳報,隻是上一眼下一眼、左一眼右一眼,很希罕地打量他。

楊帆啼笑皆非,咳嗽一聲道:“在下欲求見公主殿下,還勞通稟一聲!”

兩個傢人如夢初醒,趕緊道:“啊!公主殿下早知郎君要來,早已吩咐下來,隻要郎君到瞭,便即引見,無需通報的。郎君,請!”

楊帆聽瞭頓時一窒:“太平公主早知道我要來?這……”

想到自己的想法行動早在人傢的算計之中,楊帆不免有些沮喪。

兩個公主府傢人拉開大門,把楊帆畢恭畢敬地讓進去,又匆匆關瞭大門,年長一個的那人便搶著道:“公主正在濯月亭釣魚,郎君這廂請!”

“釣魚?她男人當街殺我,這麼大的事她還不知道?釣魚……”

楊帆隨在那青衣小帽的傢人身後,不知怎麼的,突然覺得自己就像一尾肥魚,還是主動上鉤的那種,正搖頭擺尾地遊向太平公主的魚鉤,隻是此時想再退出去那是萬萬不能瞭。

傢人領著楊帆繞過前進院落,從側院兒向後趕去,不一會兒就來到瞭後花園,樹木山石蔥蔚洇潤,亭臺樓閣掩映其間,偶露一角崢嶸軒峻,一股清爽宜人的氣息撲面而來。

前方一座紅樓,樓上匾額寫著“翠萍閣”三字,翠萍與這紅樓並不相符,不過從這樓上可以看到遠處林中那方池水,水中有荷,翠葉連天,想必這翠萍二字即由此而來。

楊帆記得上次來時,駙馬武攸暨就是在此樓中與侍妾飲酒作樂的,他到瞭樓下便故意站住腳步,使勁咳嗽瞭幾聲,可是樓上靜悄悄的沒有半點動靜。楊帆無奈,故意扯開嗓門,用極大的聲音嚷道:“楊帆曾經來過公主府,記得再往前走不遠,就到濯月亭瞭吧?”

那青衣小帽的傢人回頭答道:“郎君好記性,再往前走不遠就到瞭。”說完,他又笑嘻嘻地接瞭一句:“郎君不用這麼大聲兒,小的耳朵好得很!”

楊帆裝作沒聽到,繼續大聲道:“楊帆冒昧前來,公主既在後宅,或者身著燕服,不宜見外客,楊帆是否等在這裡,容你先去通稟一聲啊?”

他故意把“楊帆”二字咬得極重,就是想引武攸暨出來,不管太平公主再如何不把武攸暨放在眼裡,他畢竟是太平公主名義上的丈夫,有他在場,想必會好交涉一些。

誰料他喊完瞭,樓上還是靜悄悄的沒有半點聲音,反而是那傢人嘻皮笑臉地走過來,點頭哈腰地道:“郎君請吧,駙馬爺不在府上,你就是喊破瞭喉嚨,他也聽不見!”

楊帆:“……”

一湖池水,粼粼泛光。

池中有荷有花,還有漸漸長成的蓮蓬。

池邊亭軒之外蝠翼般伸展出去的滴水簷下,太平公主穿著一襲大袖羅衫,手中提一竿魚桿,赤著纖秀雪白的一雙天足,慵懶地臥在一張美人榻上。一旁還坐瞭個十歲出頭的粉嫩小蘿莉,正揮著一雙小拳頭,輕輕給她捶著腿,餘此之外再無一人。

那青衣傢人遠遠就站定瞭身子,對楊帆笑道:“郎君請吧,公主那裡早有吩咐,小的就不跟過去瞭。”

:誠求月票、推薦票!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