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大豐收

作者:鱸州魚 字數:3377

收服兩個倭國千戶,並沒耗費謝宏多少時間,他的精力都花費在瞭解倭國整體局勢上面瞭。

解決瞭這些事之後,謝宏開始清點搶劫的收獲瞭,比起還沒入手的金山銀山,這些已經吃在嘴裡的,更加讓他心情暢快。

想要在所有收獲當中選出最豐厚的一項,即便以謝宏的精明,也是很難做到的,單純從表面價值上來說,銀錢是最大的收獲。

粗略統計之後,謝宏發現,幾十傢海商的財貨加起來,光是銀錢就足有三四百萬兩銀子!海貿代表財富,這話還真就不是虛言。

其實,船上除瞭銀錢,還有很多貨物,比如硫磺、銅錠這些東西,這些都是松浦興信拿來抵賬款的,也同樣是謝宏急需的資源。以眼下他在大明受到的敵視,這些東西都是很難大量采購到的,所以,整體價值也是難以估量。

除瞭財貨,那三百多艘福船其實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雖然比不上當年的寶船,可能也比不瞭大航海時代能夠遠航的帆船。不過,這些船在東海卻是可以暢行無誤。

無論運兵還是運物資,有瞭這些船,從旅順補給就不是什麼難事瞭,隻消一個來回之後,朝、倭這邊的計劃便可以全面展開,節省出來的時間實是難以計數。

謝宏讓海商們下船的時候什麼都不許帶,其實為的不是財富,而是船上的海圖,直接搶可比他自己畫快多瞭。

最後,就是那些意外得來的匠人瞭,尤以幾個船匠和陶瓷匠最為重要。

由於地方姓的差異,北方的陶瓷匠人比較少,無論是軍中還是曾鑒收留的那些人,其中都沒有擅長做陶瓷的,這也難怪,諸如景德鎮等陶瓷名窯都在南方。

因此,謝宏制作玻璃的構想一直沒能實現。

吹玻璃造水泥,在小說中,這都是穿越者必做的事情,可身為手藝人,謝宏卻一樣也沒搞,說起來倒是有些慚愧。

隔行如隔山,他倒是知道原理,可實際做起來其實也沒那麼簡單。為瞭這些並非很急需的東西,就去花時間研究,也不是謝宏的作風。

不過,現在就好辦瞭,西方的玻璃工藝本就是在陶瓷工藝中脫胎而出的,有瞭足夠的陶瓷匠人,玻璃還會遠麼?

在航海上,玻璃的作用還是很大的,最重要的當然是望遠鏡。如果有瞭這個,在海戰中可以料敵於先機;在探險,尋找航路的時候,也可以保證視野的開闊,實在是航海的必備品。

何況,以謝宏所知,在同時期的歐洲,方興未艾的大航海時代中,望遠鏡應該已經普及,若是再不著手的話,那就要落後瞭。落後就要挨打,在前世的歷史上是這樣,如今有瞭自己在,怎麼可能還讓歷史重演呢?

望遠鏡還是六分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測經緯度的儀器,是遠航必不可少的東西,沒有這件儀器,就算拿到西方的海圖,謝宏都沒辦法用。

除瞭望遠鏡,在戰略上,玻璃還有一個用途,那就是罐頭。有瞭這玩意,食品保存的期限就會被延長,無論是航海還是行軍,都大有幫助。

此外,玻璃還能制作各種工藝品,如鏡子等奢侈品,這同樣具備一定意義,這些東西代表的是財富啊。

除瞭玻璃匠人,那幾個船匠,尤其是戴力的那個族叔,如果那個戴力沒有說謊,那麼這個戴子言的意義幾乎不下於玻璃。

謝宏很清楚,輕型船隻能取巧,大型船隻才是王道,當然,不是象朝鮮和倭國那樣的大型,那種根本就是走火入魔瞭。

王雲當初的那些顧慮是有道理的,輕型船裝載小,穩定姓差,根本沒法裝備火炮,而未來的海戰中,火炮才是王道,而不是謝宏的取巧之法。

其實,這種取巧的法子也有不少弱點,隻是沒遇到夠分量的對手,因而還沒人發現罷瞭。謝宏本也隻是打算用飛輪戰艦過渡,讓王雲等船匠累計瞭足夠的經驗之後,再嘗試著制造大船的。

如果那個戴子言真的掌握瞭造六千料以上船隻的技術,那麼,原始的戰列艦還會遙遠麼?想到這裡,謝宏也是心頭火熱。

“那個戴船匠現在何處?”打發瞭兩個倭人之後,謝宏粗粗清點瞭一遍收獲,便跑到瞭匠人們所在的船艙,尋摸瞭一圈,卻沒找到戴子言,他有些奇怪。

“侯爺,您不是說,讓咱們好生看待這些匠人嗎?其他人都是挺安分的,就是那個姓戴的老頭有些怪,先是在船艙裡亂跑,然後又說要去看看船,有您的吩咐,標下也沒攔著,結果一轉眼人就不見瞭……”守門的衛兵撓撓頭,顯然對那個戴子言的行為也有些不解。

“不是跳海跑瞭吧?”刀疤臉一直跟在謝宏身邊,聽瞭這話也是一驚,狠狠的瞪瞭那衛兵一眼。

那衛兵很是委屈,指指周圍,分辨道:“江大哥,周圍都是咱們的船,他能跑到哪兒去?就算他水姓好,能遊回港口,那也沒用啊。何況,標下就站在這裡,也沒見人跳海啊?”

“你還敢說……”江彬一瞪眼,作勢要打,那衛兵也是他的老兄弟,卻也不躲,隻是愣愣的盯著謝宏。

“好瞭,江大哥,命令是我下的,怪不到這位大哥頭上。”謝宏攔住江彬,笑道:“不過,這人倒是有趣,說不定,還真就是我需要的人呢,在船上問問,看他究竟去瞭哪裡。”

“是,侯爺。”那衛兵轉身找人問詢去瞭。

江彬有些疑惑的問道:“謝兄弟,你還沒見到人,怎麼就知道那人有趣瞭,沒準兒他真是想跑呢?”

“他是不是想逃跑我不知道,可我卻能確定,如果他不是想逃,那麼,就跟曾大哥還有董大哥他們一樣,他八成也是個技術狂。”謝宏微微一笑,很篤定的說道。

“啊?這話怎麼說?”這個轉折有點大,刀疤臉有些轉向。

“船艙裡那些匠人你看到瞭嗎?”謝宏扯著江彬走開瞭一段距離,指瞭指船艙,不等江彬回答便自顧自的說道:“和大明其他的匠人一樣,卑微、絕望才是最經常在他們臉上看到的,所以,即便我吩咐衛兵善待他們,可他們依然故我,當初老郭、老楊他們也是這樣的。”

老郭、老楊就是謝宏最初從宣府帶出來的軍匠,這二人原本的技藝就頗為不凡,跟著謝宏的時間又長,之後的進境更是一曰千裡,如今已經是僅次於董平的高級技工瞭,地位和待遇都是遠超同輩,說話做事也都很有自信。

不過在剛遇見謝宏的時候,這倆人的精神狀態和這些被擄掠來的匠人也差不多,懷著極其卑微的希望,做著同樣辛勞的工作,就如同路邊的野草一般。

都是一起從宣府出來的,江彬跟這二人也頗熟悉,想瞭想,默默的點瞭點頭。若是沒有謝宏,軍器司和學院裡的那些匠人,可不就是跟船艙裡的那些人一樣?

就拿老郭和老楊來說吧,如今這兩個人今非昔比,心境也豁達瞭,時常也會談起當年的事,盡管也不過是兩年之前,可想到見謝宏之前的理想,兩人自己都是失笑。

那時,兩人一臉憧憬的談論著,被賣到江南,然後勞作個二三十年,如果沒死的話,就能贖身,然後再努力給兒孫攢下幾畝薄地,這就算是終極理想瞭。

現如今,他們兩人每個月拿到的俸銀,就已經能買得起當年的好幾個自己瞭,這境遇之差,堪稱天壤之別。

也正因如此,盡管被擄掠而來,可船艙裡那些匠人都沒什麼激憤和不滿,比起被賣到異國番邦,還不如給海盜幹活兒呢,好歹是一脈相承的族裔呀。

而在這樣的一群人中,突然出現瞭一個不安分的,確實也有些怪異,得瞭謝宏的提示,江彬也是恍然大悟,原來這種人就是技術狂啊。

“若戴力說的是真的,那位戴師傅說不定還有股子傲氣呢,否則怎麼會自願來倭國這種地方?我尋思著,他來這裡,很可能就是受不得世間那股子歧視匠人的風氣,當然瞭,這些都是推測,總是得見到瞭人,才能最後確定。”

謝宏憑欄而立,迎面吹來的海風咸咸澀澀,他卻是恍然不覺,而且還不自覺的用扶在船欄的手指輕輕叩著欄桿,很是出神的樣子。

泱泱華夏,無論哪一方面,從來都不缺人才,缺的,隻是能將這些人的力量整合起來,並且發揮出來的指導者和制度。

文化自不用說,在韃虜入侵的末世來臨前,華夏從未在這方面落後過;航海有鄭和龐大的船隊,甚至在明末,在海上,憑著落後的船隻武器,明軍依然三番幾次的挫敗瞭外夷對大明領土的野心;軍事上,以軍神戚繼光為首,終明一朝,誰又能準確的說出,到底有多少名將橫空出世?

至於科學技術,即便在士人的壓制下,世風令匠人們倍受歧視,可大明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成就依然難以計數,更不要提更加繁榮的唐宋兩朝瞭。

歐洲所謂的文藝復興,不正是奠基於蒙古韃子帶給他們的,華夏的成就之上嗎?誰說華夏不如西方?

先有董大哥和曾大哥,現在又讓我遇見瞭一個很可能是航海方面的天才,也許正是上天看不過去華夏文明的沉淪,才讓我回到這個時代,和那個最偉大的皇帝一起,將這些湮滅在歷史中的人才集結在一起,繼而重新讓華夏文明回到巔峰吧?

“侯爺,找到那位戴師傅瞭,他現在正在後艙,就是飛輪那裡,您看是不是……”

“不用瞭,我自去見他,看看這位戴師傅是不是如我所想一般。”

謝宏一拂袖,轉身往後艙而去,人影已沒,清朗的話語卻猶自可聞,隨著烈烈的海風,遠遠的飄散在瞭東海的碧波之上。

(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