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驚倒一大片

作者:鱸州魚 字數:3474

“孟陽兄,盡管政見不同,可你終究也是內閣的一員,難道你打算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

朝堂分裂後,士黨和皇黨就一直保持著涇渭分明的態勢,焦芳和李東陽雖然並肩走在瞭最前面,可兩人之間依然保持著一道不太寬,卻很明顯的距離。

以往兩黨之間也不會有什麼交談,反正也不過是吵架,朝堂上有的是機會吵,也不爭這一時三刻,隻是偶爾對視的時候,才能看見那一瞬間迸射出來的火花。

不過,今天卻有些不同,李東陽瞥見焦芳的眉頭微微抖動,顯然是聽見瞭剛才的對話,所以正有所思。事態緊急之下,他也顧不得許多瞭,借著這一問,向對方遞出瞭橄欖枝。

“皇上的決斷,咱們做臣子的當然隻能盡心輔佐瞭。”焦芳嘿然一笑,論調和之前一樣,是皇黨的典型觀點,可李東陽卻從他的神情中捕捉到瞭另外的東西,那就是苦澀和無奈。

“孟陽兄,你……難道還知道些什麼其他的?”李東陽追問瞭一句。

如今的內廷已經完全脫出瞭外廷的掌控,雖然士黨這邊費勁心思的安插瞭幾個眼線,可那些人的地位都太低,千辛萬苦送出來的情報中,也隻有正德的大致動向而已,涉及到細節問題,那是想也不要想的。

不過皇黨那邊應該有所不同,就李東陽所知,焦芳近些曰子就經常在紫禁城中走動,西苑那邊也沒少去,若說他知道些什麼內情,也在情理之中。

焦芳沒有回答這個問題,景陽鐘聲敲響,他抖抖袍袖,率先入殿而去,李東陽也隻能收起疑慮,快步追瞭上去,就在越過焦芳的那一剎那,他突然聽到焦芳發出瞭一聲微不可聞的嘆息。

“……不看著又能如何呢?”

這話著實的擊中瞭李東陽的要害,他如遭雷擊,呆立當場,一時竟是沒法應對。

“西涯,莫要中瞭殲計,不過是危言聳聽而已,莫要忘瞭,遼東那邊……”王鏊就跟在李東陽身後,這時也是低喝一聲,他這話既是在提醒李東陽,也未嘗不是說給他自己聽的。

他們終究還是低估瞭對手,還是按照從前政爭的模式應對,結果在不知不覺中,對方竟然已經佈下瞭如此多的暗著,而且發動在即,要不是有那場天災……王鏊心裡也說不出是個什麼滋味,自己這邊都是混跡官場多年的老手,這多人聯合起來,居然在兩個少年面前束手束腳,全無章法,到最後隻能指望老天來收拾敵人,死後怕是都沒面目面對先賢們瞭。

“那是天災,他逃不過,避不開的!”管他是什麼手段,隻要能達到目的就好,王鏊加重語氣,將這些曰子說瞭無數遍的話,再次重復瞭一遍。

他的聲音雖低,可焦芳離的不遠,終究還是聽到瞭,他身形稍稍一頓,可隨即又恢復瞭常態。

對於皇上和唐伯虎等人的從容,他的感觸比李東陽等人要深刻多瞭,一切都在按既定方案進行,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

拿那個政法學院來說,正如李東陽等人所料,皇上就是打算用那些落魄書生當做幕僚的,而且連名字都定好瞭,就叫參政院。

這段時間,他之所以一直往宮裡跑,就是因為得瞭正德的旨意,去西苑教授政務的,他的學生就是書院裡的學生,而他教授的內容,就是三公公在早朝上記下來的那些政事,他需要對其進行全方位的解說,並且對學生們擬定的對策予以評判。

由於參加的人數很多,而且文化程度、出身也是參差不齊,所以討論出來的結果,往往都是不偏不倚的中庸之策,算不得多出彩。

不過,由於這些人跟地方上沒有牽扯,所以,他們擬定的策略也沒有私心夾雜其中,完完全全就是當做瞭學院的功課在完成,效率既高,相對也公正。

現在固然還及不上朝堂上的大臣,可隻要不斷的學習,持續一段時間之後,這政務院到底能取得什麼樣的成果,隻怕李東陽的推測,雖不中亦不遠矣。

打從心底裡講,身為大學士,焦芳對政務院也很排斥,畢竟這機構發展起來之後,將會替代內閣的功用。

不過他教學生的時候,卻也算得上是盡心盡力,一來有皇帝的旨意,他不敢,也無從抗拒;二來他的兒子焦黃中也在政法學院當中。公私並存,焦芳也隻能拋開雜念,為此盡心盡力瞭。

想到自己那個兒子,焦芳也是苦笑,好歹也是個舉人,卻混跡在瞭一群落第秀才之中,實在有些難堪。

可他倒也理解兒子的選擇,除瞭那些傢業繁盛或者已經功成名就的,沒當官的畢竟是多數,可以這樣說,大多數讀書人其實都算是落魄的。

而天下間的士人本就是依附皇權而生的,又有幾人能抗拒天子門生這名頭的誘惑?何況還能以和閣臣差不多的方式參與政要,若是能年輕個三四十歲,焦芳自問也是抗拒不瞭的。

這不是什麼陰謀,而是堂堂正正的陽謀,挖內閣和士人的墻角,還讓他們沒法出聲反對,畢竟明面上處理政要的是皇帝自己,隻是有人幫他準備瞭發言稿而已。

所以焦芳才會有那句嘆息,在眼下情勢下,外朝的大臣們能做的,也隻有眼睜睜的看著瞭,不然又能如何呢?

夾雜在那些看似平庸的決策之中的,還有很多沒人特別留意的處置,比如嚴嵩調任戶部,然後又奉旨去天津督辦漕運。表面看起來,這是皇上關註糧食問題,可焦芳卻知道,嚴嵩實際上是去天津建港口的。

隨行人等中,一部分是投靠皇黨的低級官吏,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到兩個副手,這些副手都是出自政法學院的學生,再有就是唐伯虎配給他的幾個幕僚。

而山東的幾個衛所的指揮使也都被調換瞭,雖然繼任都是從原地提拔起來的,可既然得瞭皇帝親自提拔,這些人又豈能不感恩戴德?

更何況,其中有沒有其他門道,也是很難說的,比如威海衛的任命就比較古怪,提拔千戶趙忠做指揮使也就罷瞭,可那個副指揮使扈三娘分明就是個女人啊!這樣也行?裡面沒有古怪才怪呢。

當然,朝堂上沒人會留意這樣的小事,不過是幾個武將的任命罷瞭,他們哪裡有餘暇去關註?可就是靠著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伎倆,皇上和謝宏已經完成瞭佈局。

對於謝宏的謀略,焦芳也是感佩不已,可以說是欽佩得五體投地瞭。實際上,若是沒有那場天災,焦芳甚至可以斷言,今年的八月,將是士人們遭受第二次重大打擊的時刻,按照他的推測,近期就應該是攤牌和收網的時候瞭。

因為那場天災,焦芳這才存瞭疑慮,甚至有些動搖,可過瞭近月時間,他也慢慢的穩住瞭陣腳,皇上這個正主兒都不急呢,自己有什麼好急的?

沒錯,皇上現在是把朝臣們當猴兒耍著玩呢,政務少的時候,就變著法兒的挑起皇黨和士黨的爭端,然後自己看熱鬧。

可焦芳卻不在乎,反正大傢都是猴,都會被逐漸淘汰出政壇,那何不熱熱鬧鬧的收尾呢?好好配合,至少能給焦傢爭得一分先機,至於臉面什麼的,隨他去好瞭。

“皇上駕到……”

“臣等……”

“眾位卿傢平身吧。”

低沉的朝拜聲和正德的春風滿面形成瞭鮮明的對比,同時,對比也同樣存在於雙方的外型上,一邊是須發皆白,曰暮西山的老頭們,一邊則是風華正茂的少年,對比無所不在,鮮明之極。

“今天,朕有一件好事要告訴各位卿傢,嗯,大大的好事……”還沒等朝臣們都起身呢,正德就迫不及待的說道。

“……”沒人出聲,皇上的好事,就是大夥兒的壞事,因為他的快樂通常都是建立在大傢的痛苦之上的。在這麼個要命的時刻,皇上有好事,對大傢來說,簡直就是大大的噩耗啊。

當然,事情也未必就那麼壞,也許是聯賽贏瞭,又或者練兵時玩的開心瞭,再可能是皇後有喜瞭,這些事兒也都是皇上的好事,對大夥兒來說也不是壞事,尤其是最後那條……忐忑和期盼混雜在瞭一起,數百道眼光焦慮的眼神註視在瞭正德的……靴子上,當然瞭,沒事誰敢正視天子?

“你們想知道是什麼事嗎?”正德賊兮兮的笑道。

“咕咚!”

張升本來正伸長瞭脖子翹首以盼,心想伸頭縮頭都是一刀,不如來個幹脆的好瞭,不曾想正德卻賣瞭個關子,結果他一跤就跌在瞭地上,老半天沒爬起來。

“看來張尚書是很想知道的,唉,事無不可對人言,既然想知道的話,你可以對朕說嘛,你不說,朕又怎麼會知道你想知道呢?再說瞭,若是朕不想告訴你,你跪下來求朕,朕也不會說啊……”

除瞭幾個上前扶張升的,剩下的人對視一眼,都有瞭大難臨頭的感覺,很顯然,皇上又在惡搞瞭,那就說明他的心情真的很不錯,那也就是說……“臣等愚魯,懇請陛下明示。”楊廷和閃身出班,打斷瞭正德夾纏不清的長篇大論。

“原來楊先生也很八卦啊,那好吧,看在大傢都這麼有誠意的份兒上,朕就跟各位說說吧。”正德的評語讓楊廷和很憋悶,明明是皇上你挑起話頭的好不好?

“消息是從遼東來的……”正德揚瞭揚手,有那眼尖的看到瞭,他手中正拿著一封信箋。

遼東二字一出,大殿內就象是有一陣陰風吹過,所有人都感覺到瞭深入骨髓的寒意,果然遼東有瞭變故,而且還是和大傢期望相反的那種變故嗎?

“遼東巡撫謝宏有奏,在聖天子,呃,也就是朕的關註下,遼東軍民勤勤懇懇,傾力勞作……遼東豐收!”

下一刻,正德的話驗證瞭他們的不祥預感,最後的四個字有如一塊巨石砸在瞭眾人心頭,讓他們兩眼發黑,喉頭發甜,耳中也是嗡嗡直響,除瞭那五個字之外,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音,看不到任何景象。

(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