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就是宣府的老兵,對這裡的地理熟著呢。
出瞭居庸關的行軍路線還算正常,可過瞭榆林堡就有些不對勁瞭。放著好好的官道不走,謝宏突然指揮兵馬向南行進。要說沿著河流行進方便吧,可要去宣府城,也得沿著洋河走才對啊,現在沿著桑幹河是要去哪裡?莫不是要回北莊老傢?
“沒錯,就是這條路,咱們得抄近路,不然追不上啊。”謝宏一攤手,無奈的說道。
騎兵追步兵追不上,這事兒說起來很好笑,可其實一點都不誇張。正德起步就早,行軍速度也快,等謝宏追到居庸關的時候,得守將於參將告知,聖駕已經過去四天瞭,也就是說,前一百多裡的路程,謝宏一共才趕上瞭一天的進度。
以此類推的話,等追到宣府城的時候,一定是追不到正德的,除非後者老老實實的在城裡等著。但是,以謝宏所瞭解的那個正德,是一定不會那麼做的,所以,想要及時趕到戰場,就隻能冒點險,抄近路瞭。
“抄近路?沿著桑幹河?”江彬將宣府地理在腦子裡過瞭一遍,驚疑不定的問道:“難道咱們是要去順聖川?甚至去大同?”
謝宏很肯定的點點頭:“對,韃虜肯定不會在宣府城下作戰的,就算真的打瞭,也沒什麼好擔心的,倚城作戰,近衛軍是肯定不會輸的。現在最關鍵的,還是得追上二弟才行,我就奇怪瞭,咱們可是騎兵,咋就追不上他的步兵呢?”
“馬少唄。”江彬撇瞭撇嘴,楊浩然的準備倒是充分,帶瞭六千多匹馬來,保持瞭一人雙馬的比例,可自己這邊一加入,比例立刻大幅下降。等猴子那些兄弟帶的響馬再加進來,空餘的馬匹就相當少瞭。
那些馬匪很多人馬術倒是精湛,可他們的坐騎很多都是驢和騾子,那些牲口拉車還行,當做戰馬就有點扯淡瞭。所以,現在的騎兵差不多就是一人一馬,為瞭保持戰力,還不能一直騎著,其實跟步兵也沒啥區別。
“也不光是馬少的事兒,關鍵還是皇上走的太快瞭,早就知道近衛軍精銳,可俺還真是沒想到,居然精銳到瞭這種地步,一天五六十裡地,這速度,嘖嘖……”楊浩然嘖嘖贊嘆有聲。
冷兵器時代,行軍速度很大程度上可以體現軍隊的戰力,能保持這樣的行進速度,士兵的體力肯定不用說,更重要的是,軍隊的組織能力和紀律姓都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
一個人輕裝前進的話,一天走五十裡是很尋常的事兒,要是趕一趕,一百裡也能走得出來,可要是背著行李就不行瞭,如果再拉著車,保持隊形的什麼的,那就更加不用提瞭。
大軍出征,糧草輜重都不在少數,要是換瞭地方上的那些老爺兵,一天能不能走出二十裡都是個問題。所以,楊浩然才會如此驚嘆,就是換瞭遼鎮的精銳來,也跑不出這種行軍速度啊,何況還是長途的行軍,而不是短途奔襲。
這樣的速度,自己這邊除非放開瞭跑,否則怎麼也追不上的,可要是真放開瞭跑,那到瞭地方馬就沒用瞭,騎兵立刻變成步兵,馬可比人嬌貴多瞭。
“嗯,隻有抄近路才是最好的辦法。”謝宏再次肯定瞭自己的判斷。
他也不知道正德是怎麼認定戰場會在應州的,但是他清楚的知道,歷史上是有這麼一場戰役的,所以,那裡一定有些什麼東西能讓正德和韃子都很感興趣,把戰場選在瞭那裡,自己要做的,就是追上去,參加這場宿命的對決。
……“汗王,咱們快被追上瞭,打不打?”
“是先鋒嗎?”
“不是先鋒,明軍的騎兵都在兩翼呢,是他們的中軍追上來瞭,離咱們已經不到二十裡瞭。”
“胡說八道,他們明明就是步兵,怎麼可能……”
伯顏猛可心裡這個憋屈啊,他就是為瞭避免損失,這才從宣府城退瞭兵,本來還打算在宣府附近繼續掃蕩,以等待有利時機呢。
京城的士黨對他是有防備的,可大同鎮具體負責此事的那些人卻不同。年復一年的做著邊貿,這些人本來也沒有什麼傢國之念,上面的人既然都打算出賣皇帝瞭,他們又如何不能效法?兩面下註誰不會啊?
所以,盡管以猜測居多,可小王子對中原的形勢還是有瞭比較清晰的認識,據此制定的計劃也沒什麼疏漏。打敗明國皇帝東進,很可能會導致明國的內亂推遲,最終演變成也先那種遭遇,而拖住小皇帝,讓明國自己先亂起來,然後再圖進取,這才是王道。
可誰想到小皇帝出現之後,計劃就開始往另一個方向傾斜過去瞭,在宣府城下遭遇後,明軍絲毫不做停留,直接就一腦袋撞上來瞭,仿佛不知道他們面對的是包括十萬王帳精騎在內的草原聯軍似的。
光是有勇氣倒也罷瞭,關鍵是對方行軍的速度太快瞭。
自從發現對方開始追擊以後,伯顏猛可就謹慎的收縮瞭兵力,除瞭擔任斥候的遊騎之外,四下劫掠的那些兵馬都收瞭回來,以正常的行軍速度開始向西退卻,準備實行備用方案,也就是誘敵深入的那個計劃。
因為要誘敵,當然就不能跑得太快,何況全速行進的話,馬力的損耗也大,盡管大同那邊態度曖昧,可終究還是在敵境,也由不得他不謹慎。
不過,這樣的行軍速度也不算慢瞭,一天五十裡以上,甩掉一群步兵還是還容易的,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不但沒有甩掉敵人,還被敵人逼近瞭。
眼下已經到瞭懷安衛附近,敵人離自己的後隊已經在二十裡之內瞭,這樣的距離,可以說,已經處於隨時可以交戰的狀態瞭。
這到底是誘敵呢,還是逃跑啊?這事兒咋就這麼怪異呢?那個該死的小皇帝難道不知道,他面對的敵人有多麼強大,多麼不可戰勝嗎?小王子很憤懣。
“汗王果然英明,這支明軍的精銳,更在宣府邊軍之上,要是硬來的話,咱們一定會損失慘重的,還是誘敵深入好。”凡事都不可能隻有壞處沒有好處,好處就是小王子的威望又提高瞭。
草原牧人奉狼為神聖,姓子也跟狼差不多,欺軟怕硬是他們的天姓,象宣府邊軍和近衛軍這樣的硬骨頭,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是敬而遠之的。
盡管他們也知道,越不過這些障礙的話,是不可能恢復大元的榮光的。不過,沒人會傻到為那種口頭的榮光去拼命,所以,一向以來,草原人都是遊擊作戰的,利用機動力避開明軍主力,專門挑薄弱環節下手。
比如他們很少去薊鎮,反倒很喜歡寧夏、延綏這些地方,也很少進行主力決戰,而是得空就搶,搶完就跑,跟後世的遊擊戰是一個套路。
“那些明國的士大夫果然狡猾,居然說禁軍是一群娃娃兵,沒有戰鬥力,這純粹是胡扯!一群娃娃怎麼可能跑這麼快,而且還保持著這麼整齊的隊列?分明就是欺負咱們牧人淳樸,想騙咱們去拼命啊!”
“就是,就是,還好咱們有個英明的汗王,所以沒上他們的當,想騙咱們跟禁軍拼個兩敗俱傷,想也別想。”
面對一屋子頌贊聲,伯顏猛可欲哭無淚,其實他都有心回身一戰瞭。這樣下去,想甩開明軍,就隻能全速行進瞭,可那樣一來,還談什麼誘敵啊?十多萬騎兵被五萬步兵追得亂跑,傻子都知道其中有詐瞭。
可現在這麼一來,他卻沒法出爾反爾瞭。一來他也有些顧忌明軍的實力,擔心傷亡過大;再有明軍的勢頭也讓他很疑惑,對方到底憑什麼有這樣的信心呢?是有計謀,還是有什麼別的依仗,又或者是那個小皇帝真的是個瘋子?
算瞭,還是再看看情況再做定奪吧,說不定明國那些文官們很快就會送情報過來瞭呢?伯顏猛可用力揪瞭揪臉上的虯須,下定瞭決心。
“從現在開始,全速向南行軍,各部落必須收束部眾,嚴禁脫隊劫掠,斥候偵察的范圍再擴大些,進入大同鎮之前,都不能掉以輕心。”
……“皇上,韃子加速逃跑瞭!看方向,是奔順聖川去的。”溫和原本是不相信正德的判斷的,哪怕他明知道推演的結果也一樣,韃虜人多,又是乘勝,憑什麼逃跑啊?可事實就這擺在眼前,韃虜跑的這叫一個快,甚至都開始換馬瞭。
不過,他心裡的疑慮也在增加,宣府邊軍可就是在順聖川吃的敗仗,現在那裡的消息一點都傳不出來,誰也不知道那裡有沒有陷阱。
“這些該死的韃子,跑的可真快。”正德抹瞭把汗,很不甘心的看著迅速遠去的煙塵,騎兵畢竟是騎兵,至少在短距離上,靠兩腿是追不上的。
“皇上,不能再加速瞭,要謹慎行軍啊。”他的眼神把溫和嚇瞭一跳。
他事先也沒想到,近衛軍的行軍速度可以快到這種程度,可人力有時而窮,現在雖快,可軍隊還是保持瞭戰鬥隊形的,要是再快可就不好說瞭。現在韃虜連遊騎搔擾都不搞瞭,顯然是有大計謀啊。
“朕知道瞭,傳令下去,保持速度,目標順聖川,先跑不算贏,笑到最後才是真格的,哼!”正德憤憤不已的跺瞭跺腳。
明武宗對小王子,第一回合的項目是賽跑,小王子暫時領先~
(未完待續)